【特色课程】 简说春联

网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特色课程】 简说春联

1月25日上午9时,汕头市著名书法家陈乐平老师受邀到汕樟中学为师生们开展了一场集知识与趣味为一体的“简说春联”的讲座。陈乐平,号“简斋”,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汕金平书协副主席、潮汕历史文化传播讲师团成员,十多次荣获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二三等及优秀奖,对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颇深。在讲座中,陈老师由“趣讲春联故事”引入,为师生们讲述春联的由来,又从词性、内容等方面深入讲述了撰写春联的方法,师生们都被陈老师幽默的语言与满满的干货深深吸引。最后,陈老师、校长和师生们一起畅谈如何创作校训对联,在讲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以致用。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

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_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

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

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

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

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

欣欣汕樟

求实求真龙破壁;

惟新惟善凤鸣春。

师生共同创作的校训对联中,引用了“龙飞破壁”“凤鸣岐山”两个典故,寄寓汕樟学子在学校“求实,求真”校训的指引下敢拼敢闯,勇于改变现状,有所作为,向上向善,做新时代追梦人。

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_春联及相关知识

附讲座实录:

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

今日有缘能和同学们说一说春联。春联顾名思义,就是春节贴在门框上的对联。是一种实用性较强、且大众比较喜欢的艺术形式。每到年关,总能见到挥春送福的人。就象今天一样,我在楼上讲春联,老师们在楼下写春联。

等一下我讲完春联,同学们可以下去看看老师们写的春联,是否符合我讲的基本规律,叫做现炒现卖。

既然说春联,就得说一下春联的起源。下面就由我来简单地介绍春联的起源和创作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一、春联的起源

春联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前的周代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近二十厘米),宽三寸(近十厘米),在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来避邪趋吉。所以,在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故春联也叫桃符。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五代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也是第一副楹联。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从字面上看是比较喜气、祥和的,素不知,这是一对国破家亡,夫死妻散的春联。为什么这么说呢,来讲个故事给同学们听。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五代后蜀国国主孟昶,命文学大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联,以其不工,于是自己亲笔题写了上面的那一对对联。次年即公元965年后蜀国被赵匡胤灭。当时孟昶一家连同文武嫔妃,被王全斌押去开封(宋称东京)时,赵匡胤看着花蕊夫人的美色直流口水,(有一说后蜀国亡国,是因为赵匡胤对花蕊夫人的美色垂涎已久。)问她这次国破有何感想。花蕊夫人不但是美人也是很有名的诗人,现存诗九百多首。于是她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诗云: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一句“宁无一个是男儿”!羞尽天下多少儿男哦。

她的夫君孟昶在赵匡胤的亲切关怀下,只活了七天,在公元965年6月11日死去,时年47岁,当然,后来花蕊夫人便睡在赵匡胤的龙床上。)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再说春联。

春联直到宋代仍称“桃符”。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从楹联史上来看,春联起源于周,萌芽于宋代,流行于明代,鼎盛于清代。特别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春联的内容还是以祥和、喜气、赞美、祝愿为主的。

二、那么撰写春联或者说楹联有什么规律呢?

我曾经问旧时乡间老辈,什么是对联?他说对联对联既对且联。准确地说出对联最重要的要求,即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下面就具体地来说一下。

1、字数相同。

即上下联字数要一样。不能上联五字下联四字或六字。

2、词性相当。这是春联也是楹联格律的语法要素。所谓词性相当,即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或者相近,才能构成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颜色对颜色,数词对数词……

如:天对地,去对来,红对白。寂寞对繁华。一万对三千。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3、结构相称。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彼此对称,要求结构的对仗。

词和词组的构成方式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独立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方位结构等。

如:冬去对春来,兔走对龙腾,春夏对东西,绿树对红花,看去对听来,映带对奔腾,天上对人间等等。

4、节奏相应。所谓节奏,主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这是楹联格律中的一个声律要求,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达到和谐的音乐美。所谓节奏相应,指的是上下联的节奏相同、相应、相似或尽可能保持一致。

如:

节奏2/2

天开/化宇,

人在/春台。

花开/富贵;

竹报/平安。

节奏1/3

立/三尺柜;

迎/四海宾。

节奏2/1/2

淑气/腾/嘉节;

和风/扇/早春。

节奏4/1/2

雪兆丰年/怀/绮梦;

梅妍腊月/换/新天。

5、平仄相谐。平仄相谐就是音韵和谐。

平仄相谐,好比男女成对,试看上联如果全是:

男男男男男男男;

下联全是:

女女女女女女女。

这样音韵肯定不好听,因为缺乏音韵的变化。幼学琼林说“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所以要:男男女女;女女男男才中听。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汉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字一字一音,音节分明。楹联通过联中汉字的平仄交替和对立,(做到高低配合、长短相间、升降适宜、和谐自然,)从而给人带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音韵协调的音乐美感。在楹联创作时,要注意上下联互相对偶的字要求平仄相反。

绝大多数汉字为二字音步,故句中奇数字位可适当放宽,偶数字位要求严格,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但这不是铁律,由于楹联接受了诗、词、曲、赋和骈文的多方面影响,故而在声调掌握上有时显得较为灵活。一般来说,采用律句创作五言、七言等短联,其节奏点基本在二、四、六位置上;若采用词、曲、赋、骈文以至散文、俗语、谚语、成语等句式,以及含有领字、专有名词等,则其节奏点就不一定在偶数字位上,其平仄的匹配较之律诗要丰富灵活得多,但节奏点上的平仄仍要求相对。

此外,对于单联内部的文字在排列上要做到平仄交替,一般连用两个、三个即可交换平仄。

@(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为平声。这是最基本规律)

联句尾字三连仄和三连平都是对联创作的大忌。

如:句尾三连仄

同修富裕路;

共享小康年。

如:句尾三连平

梦里花开花艳丽;

云中歌唱歌空灵。

提到平仄,不能不提汉语的新旧音,即新旧四声。汉语有旧四声和新四声之别。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声(含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除平声以外,上声、去声和入声皆为仄声。现代汉语(主要是普通话)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在的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消失了,被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面。如:

一,十,国,读,日,月……

在楹联创作中,一般以运用旧四声为宜,当然也有使用新四声的,但在同一副楹联中,新旧四声不得混用。(但我个人偏于古四声,为什么?如果你用新新四声来看古人的诗词楹联,古人都错。我以为古四声如学书法的临古帖,临古帖自然古雅,临今人的帖好不好,当然好!速入也速死这。为什么?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我们学习要入古,入古才能生新。)

新旧四声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入声字的掌握。例如,国、学、实等字,普通话的读音都是阳平,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读音却都是入声。常用字中大约有两百来个字属于前述的情况,初学诗词楹联者可通过记忆《入声字表》的方法加以掌握。

( 等下有时间就来辨一下平仄和四、五、七言联联律 )

6、内容相关。楹联的本质特征是“既对又联”,“对”和“联”互为表里,表里紧密相连才是统一的整体。内容相关就是要求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相关、相扣、相联、相呼应。也就是说,上下联之间要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相近,或相反,或相关。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都应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加以表达和阐述,使主题突出,中心思想明确,切不可使上下联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可有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联,叫无情对,无情对始作俑者张之洞,一次宴群僚,出文竹有人对以武松)

7、楹联的禁忌。在楹联创作实践中,自觉不自觉的违律违规的情况屡见不鲜,总结几点如下:

一是避免合掌。应注意上下联对仗的字词的意义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中国”,“千秋”对“万代”,神州歌大治;华夏乐长春。等等。

二是避免上下联出现不规则重复字。有规则的重复字是楹联创作中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楹联的表现力。但也有例外,楹联允许“之、乎、者、也”等虚词同位重复。

如:

初春之梦;

昨日之花。

两个书名相对,上下联都有之。准许的。

吉祥门中容百福;

富贵堂前纳千祥。

不规则重字不准许的。

春风荡漾春花绽;

舞步轻盈舞曲新。

(有规律重字)

三是避免上强下弱。成联后要注意上下联气势上的匹配,做到轻重相当。若上联气盛,下联气弱,即“虎头蛇尾”,此乃对联大忌。

还有点时间,接着来辨下平仄。

先辨四声:古有四声,平上去入。今也有四声,一二三四声。

联律,一般四五七言联律依照诗词格律来。

四言律: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梅开五福;

竹报三多。

五言律:

①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三阳临吉宅;

五福萃华门。

②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杨柳春风第;

芝兰玉树階。

七言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①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

②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花里清歌春载酒;

琴中流水静留宾。

最后谈一下我和你们林锦洪校长如何创作你们的校训对联,一开始我们想到是:

树德树人催化雨;

求真求实沐春风。

求真求实还求善;

立德立名更立人。

后来我们引用了“龙飞破壁”“凤鸣岐山”两个典故(简述典故内容),寄寓你们这些汕樟学子在学校“求实,求真”校训的指引下,敢拼敢闯,勇于改变现状,有所作为,向上向善,做新时代追梦人。最终创作了下面这副对联:

欣欣汕樟

求实求真龙破壁

惟新惟善凤鸣春

以上便是春联也是楹联的起源和创作规律。不知同学们对春联(楹联)有没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诸位若有兴趣,可以找一些写对联的书籍来学习创作,吴恭亨的《对联话》,明末清初李渔的《笠翁对韵》来看,以加深印象。

今天就讲到这里,内容参考当代联家观点,让我们一起学习,现在我们移步到操场写对联啦,谢谢大家!

春联知识简单有哪些_春联及相关知识_春联知识有哪些简单

有一种梦,叫樟之梦:

汕之樟,一叶一光,一光一人生,让每一个汕樟学子都能发光出彩!

有梦、有爱、有未来,梦已扬帆远航!

文字:何丹妮

初审:谢丰

复审:林少斌

终审:林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