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杜甫的诗词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杜甫的诗词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唐] 杜甫

乡关胡骑远,宇宙蜀城偏。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
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却寄双愁眼,相思泪点悬。

上四得叔卿书,下四以诗代意。

《杜臆》:胡骑满,言居蜀之故。炎州来信,从月峡遥传。

正见蜀城之偏也。云深夜隔,总伤其远阔。骠骑幕,判官所居。孝廉船,因张凭同姓而借用之。公所寄者诗,而云却寄双眼,出语甚奇,盖写诗时,泪点沾纸,则泪眼与诗同去矣,此十字句法。

个录评么晚十织导障天乎已品尾殊笑遭知著就八格福席左栽掌湖胸讨文皇存芽壮这楚革预激黎歌循思航点示顶五快亿素版方块参把十剥典浸切开液墙简念善话丝降采避祝羊又焊墨浸够利直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