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6.0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6.0

2023年作文素材积累资料长期更新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添加关注

系统将会于第一时间推送给大家

另有其他任何疑问可私信

01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适用主题:奉献、热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的秦玥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02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

适用主题:劳动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作为学生,劳动可能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可以培养优良品质。

0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适用主题:劳动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历来对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想不劳而获的人都是嗤之以鼻的。因此,哪怕是家境再好的人家也都会知道“坐吃山空”和“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有道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04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适用主题:初心、热血、理想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永远像青年一样的斗士鲁迅,毫不留情地解剖到我们皮肤的底层。

05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适用主题:经典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音乐之美,更在于其真切动人的情感与饱满充沛的精神。在命运的考验面前,盲艺人阿炳以《二泉映月》尽倾悲恸之情,亦让后人为其潸然泪下,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以《命运交响曲》尽显不屈意志,亦为后世留下无尽的精神宝库。……这些作品本是个人的艺术结晶,而其背后的情感与精神能唤起世人共鸣、响应时代需求、折射社会变迁,因而具有了更高远的现实意义与传世价值。

06 商鞅、王安石等变革家,是在向已现颓势却深入人心的制度与社会生活方式宣战。

适用主题:创新

我景仰那些先哲——商鞅、王安石等变革家,都是在向已现颓势却深入人心的制度与社会生活方式宣战,与他们相对抗的,不仅仅是利益的相关者,更是如大山般沉重的陈旧观念。而现代的重大改革,更是展现了中国人和中华民族性格中的韧性——我们可以改变、甚至可以颠覆,但最本质的精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目的也统一于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

07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

适用主题:劳动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在科技领域,科研人员精心钻研,心血化为“当空舞”的彩练;在工厂车间,工人们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在田间地头,农民们精耕细作,汗水凝结成饱满的庄稼颗粒。

08 适用主题:佛系、自我

两年前,某媒体发明“佛系青年”这一词语,唤起一众信徒认祖归宗的集体狂欢。一时间,宅、佛、丧这几个词,似乎成为对这一代年轻人最好的注脚。令人不解的是,当一种不那么正面的现象成为主流,一个不那么褒义的词语成为流行语,人们对它的接受度似乎也在不断提升。直到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大众心态。一枚可以用来自我调侃的硬梗,一个让所有迷茫混沌的人都能心安理得的安全阵营。

09 适用主题:苦难、人生

没有描写苦难,诗意怎会呈现?温暖也是一样,没有冷作为底衬,没有用笔化解寒凉,它从何而来?如果作品一味地展览苦难,却没有希望的微光闪烁,这样的苦难就是真的苦难了,而如果苦难里有柔软的光影浮动,苦难就不是深渊,它会散发着湿漉漉的动人的光泽。所以我很喜欢弘一法师临终手书的“悲欣交集”,它道出了人生的真相,也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10“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适用主题:时代、规律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工智能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我们需要拥抱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也必须树立科技时代的生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