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高考满分作文,让担任评卷组长21年的浙大教授,真摊上事儿了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那篇高考满分作文,让担任评卷组长21年的浙大教授,真摊上事儿了

高考是一件严肃的事儿,更是一件关乎公平公正的大事儿。任何违反高考工作纪律、有损高考公平公正性质的行为,都将是人民的公敌,必将受到最为严厉的责任追究。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出《关于我省高考作文评卷相关情况的通报》,认定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对网民反映的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调查核实中。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这纸情况通报充分说明,那个连续担任省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已21年之久的浙大副教授陈建新,这次真是摊上事儿了。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不久,《教学月刊》杂志公众号就全文刊发了浙江某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言辞极其晦涩,常人往往难以明白其真实意思表示。即便是3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意见也并不统一,最低的只给了39分,其他两位老师均给出了55分的好评。

分歧如此之大,这样的判卷结果,当然得按照规则提请专家组裁判啊。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建新的主持下,被公众认为“不说人话”的这篇文章得以改判——满分!

公众号刊发这篇满分作文之后,一并附上了陈建新老师的点评,认为此文文字老到与晦涩同在,思维深刻,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刊出后,多数网友纷纷“用脚投票”,并不买账,认为作文评卷专家组是在“开历史倒车”,不应给出满分鼓励这样的高考作文才是。少数专业的网友则力挺此文确实有水平,应当给予高分,声援陈建新等阅卷专家。

当时看到《生活在树上》,我也是反复读了好几篇,才大致弄明白了点意思。不过呢,对于给出满分,我并没有不同的意见,觉得高考作文阅卷这样严肃的事儿,还得要听权威的,听专家的。陈建新老师连续21年担任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经验丰富,集体讨论后决定给出满分,这是专业的、权威的,是值得信赖。

但是,同样是这篇满分作文,在湖北省武汉市退休媒体人李未熟眼里,却并不非一篇简单的满分作文。李未熟直接选择向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实名举报,要求调查核实陈建新,并列举了6条理由:

(1)强行打满分;(2)参与满分作文发表于《教学月刊》公众号策划;(3)可能与满分学生存在“师生关系”;(4)浙江省去年与今年满分作文非常相似;(5)每年主编高考满分作文辅导书牟利;(6)开课辅导,阅卷强行打满分,后期参与杂志和书籍出版活动,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关系。

至此,一篇极具争议的满分作文,已经演绎成一出高考作文阅卷公平与否的巨大争议。在网友和举报者李未熟的眼中,陈建新教授身为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同时又编写出版高考作文书,并且还公开举办高考作文指导讲座等,这无疑是既做教练员又当裁判员,显然有悖于高考公平公正的属性。

甚至,在少数网友看来,《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的作者,是以众多晦涩的言辞为暗号,以供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建新老师识别出这篇文章,以至于才有了陈建新力排众议打满分的结果。乍一看来,貌似网友说得还有些理儿。

事到如今,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陈建新教授严重违反评卷工作纪律规定,至于与满分考生有没有师生关系、与出版高考满分作文指导书籍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等,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陈建新教授连续21年担任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不仅仅是网友病诟,就是主流媒体,也不乏行文批判者。客观地讲,对高考这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又是分值比较高、阅卷自由裁量权比较大的高考作文,由某一个人持续二十余来担任评卷组组长,这在制度安排上就难免有授人以柄之嫌。

就像不少网友所议论的那样:如果没有民间义士李未熟向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实名举报,那浙江大学的陈建新老师,是不是明年乃至以后还将继续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组组长一职呢?

虽只是议论,却不能说网友的担心没有道理。是啊,过去21年都是陈建新在坐镇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评卷,没有网络举报监督,那陈建新老师对高考也算是有功之臣啊,继续担当作文组组长,也是有充足的理由啊。

并且,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认定陈建新老师严重违反评卷工作纪律同时,对今年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也是给予了明确的认可,表示符合评卷工作规范。

评卷工作是高考招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的公平公正,离不开包括作文评卷在内的公平公正。像作文这样分值高、比重大、阅卷裁量比较自由的考试内容,优选评卷老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更要以科学的制度作保障,切实防止人为谋私、利益输送等死角,坚决杜绝“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形出现。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