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选10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023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选10篇

原标题:2023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选10篇

2023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选10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3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青年的使命

一考生

各位代表,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国的一名青年,很高兴参加这次国际论坛,认识很多新朋友,借此机会,我想与各位交流一个近来我心中强烈的思虑:在当今的世界,我们青年的使命是什么?

2023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肆虐全球,引发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震荡。从人事的角度看,主宰全球沉浮的只是一代一代人中的中坚力量。现在我们还年轻,仍处在学习积累阶段,主宰沉浮的是我们上一代或上上一代人,但十年二十年后,也许在座的各位,将会在世界各地登上政治、经济、军事、医务、科技、教育、商业等行业的舞台,独领风骚,领军前行,也许那时,世界的命运,就在诸位手中。所以,我想说,请各位青年朋友记着,世界的明天,将由我们来创造;世界明天的好坏,也将由我们来决定。

14年前,我国一支文化代表团到韩国江陵参访交流。其间,江陵一位中学的校长,一手贴着胸口,一手举起酒杯,诚恳地向中国学者说:“如果我们中韩两国最优秀的中学,都早早地给学生培养平衡和谐信念,消除对抗冲突意识,那么这些优秀的学生可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你们的清华北大,我们的首尔全南庆熙,也许不久,他们可能会成为中韩两国的国家领导人,那时,具有平衡和谐信念的中韩两国就可能会创造亚太和平,甚至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说完,那位校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在疫情期间,我看到由国外送来的救灾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寄言,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在病毒面前,没有国别,人类就是一个整体。就像英国诗人约翰·多思在他的诗作《丧钟为谁而鸣》中所写的那样:“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尊敬的各位朋友,世界是上一代人的,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那么二十年过后,我们用什么来主宰这个世界呢?是航母、核弹、卫星、芯片,抑或是美元、欧元、人民币?我想人类除物质文明外还有一个更有分量的部分,就是精神文明,就是大同共生兼爱互助的精神。最后,请各位帮我思考一下,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为什么要向他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得分点】

1.紧扣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提出创造世界和平就是青年的使命的论点,切合题意;

2.以设问开头,引起注意;以提问结束,引起思考。这种结构发人深思,很适合演讲;

3.旁征博引,有韩国江陵中学校长的愿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东方圣人孔子的言教,显示出深厚的积累。

02.为了美好的明天

一考生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做一位冲锋向前敢于担当的青年。在疫情期间,我国18岁的朱如归,徒步110千米到湖北,赶赴医院照看病人;19岁的黄新元,骑着单车在武汉街上为市民送药品;90后的护士,削去长发,主动请缨奔赴抗疫第一线……我想在全世界各国,一定都有无数英勇的青年在大灾大难面前,担起责任;在和平发展时期,负起使命,走在时代前列。在家里,我们有家的责任;在国中,我们有国的责任;在国际和人类面前,我们也有国际和人类的责任。

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做一位具有互助友爱品德的青年。在疫情期间,我看到了国内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也看到了国际全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画面:俄罗斯的“23吨”,澳大利亚的“7000万只”,尤其是印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寄言的援助物资……这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也是一个美丽的人间。在灾难降临时,全世界总是有更多的人,依然怀着善良与爱心,希望苦难的人们离苦得乐,希望通过自己哪怕微小平凡的努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美好风尚:睦邻友好,和谐共生,互助友爱。所以,我呼吁,我们全世界各国的青年,应该携起手来,摒弃那些以邻为壑、欺凌仇视等恶习,向全世界播撒友爱互助的种子。

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做一位襟怀宽阔、目光高远的青年。在疫情面前,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那些政见、大选、钱钞等都该退去,就像马厩失火,孔子问人不问马;病毒来袭,全球人类要站在一起,放弃成见,求同存异,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像写在中国外援物资上的话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表达的祝福那样;在天地之间,我们人类与大自然,与众生万物,也是平等共生的,也应睦邻友好,和谐友爱。所以我们也不要凌驾于万物之上,盲目地认为只有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和主宰,放下贪婪放下杀残,就像国际医学会议上提出的“要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那样。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我们每位青年,都能发出自己的“萤火之光”,那么全球的疫情阴霾必将散去,“今天所有的混乱与芜杂,努力与精进,都将在进步中变得更加清晰”。全世界必将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03.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一考生

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  

首先,很荣幸能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与会发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什么是天下为公?在我看来,“天下为公”不仅仅是一种胸怀和抱负,更是一种“合”的思想。2023年新冠疫情爆发,在世界各地互相捐赠的物资上,那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无不给人以激励。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浪潮中,“合”的思想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交通方式,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回溯历史,张骞为促成与西域的商贸交通,风餐露宿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只为带动地域间的友好合作与发展。回望昨天,疫情期间那动人的一幕幕仍留在我们心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简简单单的寄语中却蕴涵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殷切期望。一批批医疗生活物资通过铁路、船舶、飞机等分批而至,为处于疫情中的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光明!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综合国力,不变的是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国家日益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可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却从未停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发展无不昭示着各国间想要谋和平促发展的心。和则两利,分则两败!  

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不变的是青年们报效祖国的心。正所谓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強。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坚守本心,不断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让世界在合中求共赢,在合中求发展。  

诚然,“合”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概念,“合”有时也不一定会带来双方的共赢。但是,我们可以在“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寻求一条最适合国家间的互惠发展之路,让世界更和谐,更美好!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最后,我再次呼吁来自各地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济,不断促合作谋发展,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断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1.立意精准,思维辩证。“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的观点是从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中“同一”“共创”两个关键概念演化而来,立意精当且思维辩证;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论部分,考生设置的三个分论点也体现出了辩证思维的功力: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观点不言自明。2.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考生深谙演讲稿的写作特点,无论是经典的开头还是自然的结尾,都使得整个演讲稿结构谨严;在行文过程中,注意不断地点题,三个分论点的呈现,这些都使得思路越发清晰且明朗。3.用语灵活,情感充沛。考生善于运用各种句式,如设问句、感叹句,调节不同的语气;整句读来音韵和谐;整散结合,读来节奏鲜明。这些都很好地表达了充沛的情感。

04.千疆荡荡魂梦同

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与本次论坛并进行演讲!  

毫无疑问,中国如今已经走在了世界风浪的前列,在中国文化中“和同为一家”这一理念贯彻古今,到了现代,这一理念脱离了唐太宗与西域各族交好的理念输入方面,而拓展至了输出,那就是不仅仅中国在做着兼容并蓄这件事情,更要将这种理念输出出去,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千疆荡荡魂梦同》,意思是世界各国最终都要为同一个梦想,兼收并蓄,实现世界大同!  

此时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要将你们中国的标准强加于人?我将要告诉大家,兼容并蓄不仅仅意味停留在接纳,在新时代中,它更意味着共同体的理念。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个体效用发挥到极致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成功,例如在当下的新冠疫情之中,覆巢之下无完卵。所有力图抛开同伴谋取生存之道的,必将受到打击。  

近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全球人民团结一致,朝着全人类的伟大理想社会进发。抛开国籍,抛开种族,抛开宗教,大家会发现作为人类的梦想是如此纯粹且一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日本千年前送给中国高僧的寄语,在危难关头被友好邻邦再次相赠。亡魂在我们的耳边低语:没有人能够抹去杀戮和战争,但灿烂的未来只能让新一代的我们去聚沙成塔。卢梭说:远离人群的,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所以凡人需要人群与社会,需要协同共助,取长补短。  

面对多变的世界,我们青年“后浪”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是时候重读墨家的“兼爱”,将这种孕育在久远的中华文化中的新芽种植在当代的思想上。钱穆先生有言:中国史其实是一部文化史。中国青年将要带着国潮期待世界,迎接世界。我们不必像二十世纪激进学生一般举旗高呼,奔走相赴,也无需学千年前宿老酸儒用春秋笔法,檄文等身。我们只需要替诸位看更广袤的世界,读更深邃的思想,正己身而树己骨,证己道而立己途。在提升个体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意识的碰撞与交融,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是该走上这“后浪”之路的。  

最后,希望青年们能够奋勇成长,在建设世界友谊与连接世界命运方面,早日成为最强大的动力,青年梦是世界梦,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1.立意深远,给人启迪。考生在“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來”的主题框架下,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深远意义的观点:我们只有兼收并蓄,才能实现世界大同的梦想。对“兼收并蓄”的解读深刻且有意义,所谓深刻有意义,是说,作者把其放在一个历史环境中,既看到了“兼收并蓄”的吸收,更看到了其输出的重要性,这自然地联系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给人以启发。2.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演讲稿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全文,即提出“为同一梦想,兼收并蓄,实现世界大同”,然后从兼收并蓄的特点以及重要意义来分析,最后从我们青年应该如何做结束。清晰严谨,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3.材料丰富,底蕴深厚。选材丰富,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如唐太宗与西域各族交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钱穆先生的话,等等,文化韵味浓厚,对中国历史特别熟悉,举例信手拈来,绝无斧凿之痕。

05.携手逐光,必有相逢

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青年:  

你们好!  

我很高兴能够作为中国代表参与这次论坛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语言、肤色、民族的青年们,能够一同坐在这里,平等而和谐地进行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携手逐光,必有相逢》。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明白,种族的差异、制度的不同与历史的遗留并不能代表全部,作为人类这个整体的一份子,我们注定走向联合,正如我们的祖先曾为各自的利益兵戎相向,也曾为共同的灾难同心携手。  

东方的墨子曾说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西方的约翰·多恩也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今日在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大敌面前,我们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一个看客,可以置身其外,可以事不关己。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正在直面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因此是联起手来的时候了,正如我们的祖先一样!在人类的历史中,曾有过无数为抵御共同的威胁而建立起来的联盟,而如今,是时候建立起一个全人类的联盟的时候了!我们应当明白,今日病毒的威胁将不仅是人类唯一需要共同面对的威胁,而仅仅是一个警示,甚至开端!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饥饿问题愈发严重,而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难以预估,而这仅仅是在和平环境下地球内部暂时需要面对的问题罢了。我们需要看到,在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和平状态下的今天,依旧有无数深陷苦难漩涡的人们正在挣扎,被无数人的鲜血染红的时间长河仍在悲伤,用它的痛苦警示我们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因此我们不应再继续怀抱着自私与恶意,而是应为了彼此间共同的利益而奋斗,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而奋斗,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发展和希望而奋斗!  

我们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无数这样的例子,看到不同国家的人为彼此祝福祈祷,看到不同类型的语言传达着同一种祝愿,看到不同颜色的手握在一起,看到人与人的相逢,看到黑夜后黎明的曙光。我们应当看到,人类的联合是可行的,是有利的,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保障更多人的幸福。我在这里期待着,终有一天,我们彼此间将不再有歧视与偏见,战争与仇恨,每个人都将幸福而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微笑着向经过的随便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人颔首示意,并且不用为未来而发愁!  

最后,致人类,致青年,致幸福,致前路光明,致未来无忧!  

谢谢大家!

【点评】1.立意精准,催人奋进。“携手逐光,必有相逢”,“携手逐光”的目的就是“必有相逢”,相逢的就是世界美好的未来,“光”之意象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令人向往。2.文体特征,表现鲜明。同是表达观点、发表看法的文章,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就是演讲稿必须有现场感,也就是说写作有极强的对象感,本演讲稿开头的“闲言碎语”就是这种表现,看似多余,实则是考生的匠心独运。3.句式選用,恰到好处。情感激烈的时候选用感叹句,如正数第三自然段;表达不可遏止的情绪的时候,用排比,如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而奋斗,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发展和希望而奋斗!

06.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宁夏一考生

各位青年代表: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裹大陆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体脱离了整体就会形单影只,整体没有了个体也会显得残缺不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互利互惠,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推动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

墨子曾说:“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可见,只有拥有包容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美美与共,君子和而不同。项羽刚愎自用,终自刎于乌江;蔺相如宽容待人,终成千古佳话。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关注时代,胸怀家国,放眼世界。个人的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和国际发展同进步,不应拘泥于身边小事而忽视了大千世界。若无宽广的胸怀,就易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大厦将倾却浑然不觉。

美美与共,成责任之美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个体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集体,只有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能,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面对困境的时候,更要团结一心,勇担重任。2023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使人们措手不及,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安静,学校停学,企业停工。曾被批“懒散”的“90后”却有不少人下了请战书,志愿参加抗疫行动。有的人穿上了白袍奔赴抗疫一线,有的人骑上了摩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医务人员送去各类必需品。“90后”成为抗疫主力军,彰显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美美与共,成合作之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今日世界各国的“互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入,我国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合作共赢的意愿随着诗句与抗疫物资一同漂洋过海。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则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谋求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秉持包容共享的精神,避免“交相恶”。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更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秉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共赢,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中国青年愿为世界青年携手并肩,同担时代重任,共创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07.青年携手,共创未来

甘肃一考生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并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发表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青年携手,共创未来”。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基础是大爱。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神,若视其身。”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大爱是没有疆界的,在面对人类共同的苦难时,世界各国应尽可能地彼此帮助,阳光才有可能刺破苦难的阴霾直射大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3年的春天,这些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包装箱上的寄语,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同样,“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箱上的话语,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疫情期间,中国与其他国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就是大爱的一种体现。只有认清各国之间紧密相连,处于同一命运共同体这一现实,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国际突发事件;才能真正促进本国发展、世界繁荣;只有在危难时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世界各国才能战胜危机,重归稳定。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实现则是合作共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应该国际事务出谋划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随着各国工业的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亟待解决。只有世界各国携手致力于环保,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说的“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阔大陆的一部分”,我们青年人也要树立这种大局观,摒弃自私狭隘的利己主义,胸怀世界,共谋发展。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愿景是世界辉煌。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祖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全体青年不仅要树立大局观,还要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共同努力,携手创造辉煌世界!

美好的未来,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创造,需要各国青年努力拼搏!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08.同舟共济,携手共创未来

甘肃一考生

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

能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并代表中国青年演讲,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同舟共济,携手共创未来”。

什么是“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孙子·九地》曾记载:“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它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的吴国人和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但如果让他们乘同一条船,遇到大风,他们肯定也能互相救援,配合的像左右手那样协调。可见,同舟共济,是人类战胜困难最有力的武器。

2023年年初,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疫区各医院防护物资频频告急。世界各国纷纷寄来各种医疗用品,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那些印在物资上的寄言,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在他国的疫情开始变得严重起来时,中国同样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与他们分享抗疫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看,这就是“同舟共济”的例子。这告诉我们,当灾难来临时,世界各国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为什么人类要同舟共济,携手共创未来?

英国的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阔大陆的一部。”可见,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世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而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疾病流行、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了严峻的威胁。无论我们来自何国、身处何地、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只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互帮互助,这样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激情、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世界梦”的中坚力量。所以,世界各国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做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世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创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09.以青春之名,共创美好未来

内蒙古一考生

各国的青年代表: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作为中国青年代表,站在这里和世界各国的青年朋友一起探讨、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之名,共创美好未来”。

此时此刻,面对着台下的各国青年代表,看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它形象地描绘了我们青年此时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各国的青年都要把握青春,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大潮中闪光。

以青春之名,共创和平未来。青春是一本打开了却合不上的书,需要我们不停地阅读、探索和总结。和平的环境是世界上最魅力的一幅图画,是世界上最动情的一首诗,是世界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中国在近现代经历过许多战争的创伤,更加懂得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现如今,有一些国家未来的代言人,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团结起来,传播和平理念,凝聚国际和平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让战争的硝烟不再弥漫。

以青春之名,共创科技未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的未来也注定是科技的未来。而科技的发展成果属于全人类,每一项科技的问世必将推动人类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世界各国青年更应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属于我们的青春印记。

以青春之名,共创友谊未来。友谊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人类是一个大家庭,都住在地球村里。由于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青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携手同行,这样才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和谐、友善的世界。

朋友们,我们要明白——和平环境的维护、科技的发展、友谊之桥的搭建,都离不开青年,离不开青年的努力奋斗。因此,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凝聚青年力量,一起携手同进,共创美好的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0.时代青年有为,共创精彩未来

青海一考生

各位尊敬的代表:

大家好!

我是本次大会的中国青年代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时代青年有为,共创精彩未来”。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同样,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能组成整个世界。世界和发展需要营造互助互利的国际氛围,需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此,才可大道不孤。

而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必须肩负起将祖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促进全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与世界青年携手奋进,共创精彩未来,这便是青年担当,也是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

当代中国青年要奉献自我,命运与共。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战疫的号令吹响,许多青年学者前辈的样子,写下“我年轻,让我上”的请战书,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疫一线。内心涌动着家国情怀,肩头扛着责任担当,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以奉献之心守护家园,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样子。在深圳,“90后”店主每天免费给居民派发蔬菜;在武汉,“90后”小伙多次给医务人员送饭;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90后”从全国各地奔赴工地……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发光发热,将青春的旗帜插满整个抗疫的战场。他们在历练中成长,承担起了青年的社会责任。

当代中国青年要胸怀国家,放眼世界。

墨子曾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我们与他人、与社会紧密相连,负有共同创建美好社会的责任。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王源被任命为大使,他立足联合国大会舞台,面向全球,为世界儿童的未来而努力。我辈青年,当以中国青年之身,担起共创精彩世界之责,彰显我国青年相应国家号召,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大唐时代,长帆之下,六次东渡、百折不回的鉴真中下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善因,换回了千年之后一箱箱漂洋过海的抗疫物资。大漠风沙之中,马克·波罗的驼铃阵阵,带回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古国的深深祝福。而今,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中国青年想要告诉世界的正是那一句:“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让我们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共创精彩未来!

这就是我想分享的,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商务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