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开头惊艳,让人眼前一亮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开头惊艳,让人眼前一亮

原标题: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开头惊艳,让人眼前一亮

语文老师经常批阅作文,往往能迅速发现学生作文里的“巧思”,当发现学生用心写出的且很有新意的一个词语、一个比喻、一个开头等等时,会为学生高兴,也会不吝赞美和分数。

比如,一个老师看到学生写出“唯有扎好基础,方能有所感、有所创造,方能快意人生”这样的句子,便给出了“最近写文章常有妙语,好!”的评价。看得出来,老师对学生的进步很是欣慰。

还比如,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因为具有构思别出心裁、语言方面使用了古白话等特点,在当年被老师给了“令人拍案称奇”的评价。

换个角度看,我们写作文要常写常新,要相信真正的“巧思”是会发光的,是会被看见的。

比如形容自习课很安静,我们常用“连写字的‘沙沙声’都听得见”“心跳声都能听见”等,要是老这样写就没有“巧思”了,可以说“教室里真静啊,我仿佛听见了窗外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同样是以声写静,后者就新颖得多,当然也不能为了新颖而乱编,还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下面这篇江苏高考满分《拒绝平庸》就很有“巧思”,当时阅卷专家评价此文“有自己”,评价作者“相当有悟性”。那年是命题作文,这里就把作文标题改为“风沙渡”。

此文曾经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那它到底“巧”在哪里呢?

首先表现在切入角度这方面。

本文的文体属于议论文,一般学生写议论文会在开头表明观点,像“与庸碌之辈为伍,和麻木之人同流,一直不思进取,常常随波逐流,就会落入市井,就会陷入平庸。我们要有拒绝平庸的决心和执着”这样,而本文作者却从早上去考场时看到的一家餐馆写起,从评价餐馆名“风沙渡”引出话题,很惊艳,让人眼前一亮。不拘泥于模式,又自有章法。

“至今还记得那篇《风沙渡》,以一件小事为切入点,很大气的感觉。”一位看过此文的人说。因为对这三个字印象太深,很多人习惯叫本文为“风沙渡”。

其次表现在表达方面。

议论文的语言难得做到有哲思还很灵动,而本文就做到了。“我期待小酌后那相视一笑,更期待那不甘平庸的来日方长”,音韵很美,余味悠长,用词也很讲究,读来满口留香,回味无穷;“我必去‘风沙渡’”,五个字看起来简简单单,却透着一股人生况味。这样的句子还有不少,简单来说,作者的文字中不仅“有自己”,还“有生活”,有个人的思考,有生活的气息,所以能打动人,能启发人。

其实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如果里面“有自己”,就会更有感染力,更具“巧思”,更有新意。所谓“有自己”,一是文字里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且思想积极阳光,二是有“我”这个人参与进去,能给人真实的感觉。哪怕是只有二者之一,作文很可能会显得格外不同,不信就试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