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客溪的朝圣好句子精选200条
描写朝圣的句子
牵着手,
我们一起去朝圣。
在最初的心有灵犀时,
心的热情澎湃,
似海啸般排山倒海而来。
我是被卷进这海啸中了。
幸福的海啸,
也许,
不是人人都能遇到,
我是幸运儿了,
而我,
确乎不是一个弄潮儿。
因为我已经在这潮水中,
呛得神志不清了。
痛苦久了,
人会麻木,
幸福劈头盖脸而来,
也许,
只要一会儿的功夫,
就会令你呆若木鸡了。
我坚信与心去朝圣,
会终成正果的,
因为心,
是那样的坚毅果敢,
反而显得我倒是,
踌躇满志了。
心说,
上天让我们相识,
为什么不留下美丽。
是啊,
人海茫茫,
网海深深,
能走到一起,
不是缘分,
又是什么呢?
山一程,
水一程,
在心的温柔抚慰中,
我忽然身有彩翼了,
似乎天下,
就没有苦累二字。
人生至此,
真乃佳境矣。
风雨总会有的。
不知道,
是什么样的风雨,
冷了心姐的热血,
淡了心姐的柔情。
如果说,
是因为别人的流言中伤,
我宁愿不相信是真的。
心姐的'理性,
我是知道的,
心姐的智慧,
我是明白的。
小小的螳臂当车,
难道心姐能在意吗?
然而,
心姐是找了,
一个极好的理由
----为了我
----却要离开我了。
我茫然。
离开,
尽管无奈,
尽管不忍,
但终究是,
义无反顾的决然,
正如她,
来到我身边的时候,
仿佛一阵风,
声犹在耳,
却不见了踪影。
离开就离开吧,
我的思念,
是唤不回她的转身的,
我的眼泪,
她同样地“不知”。
对我的文字,
她从最初的“发狂”,
到现在的漠然,
我不知道我究竟,
错在了什么地方。
一一让她过目审阅了的日志,
却让她“蒙羞”,
自然是悔恨不及了。
红颜,不再,
知己,不谈。
恰似一场雷雨,
挟风而至,
又随风而去。
我只在雨后的旷野,瑟
瑟地发抖。
还要去朝圣吗?
那种虔诚,
是否被雷雨冲走。
那份感情是否仅仅是,
台词里的经典语录。
一个人的路途,我
还要走多远。
幸福,
总是被思念无限放大,
又无限缩小。
思念中的我频频受伤,
我只能,
自己舔舐着伤口。
微笑时的承诺,
在世俗中狂遭贬值。
曾经的守望如歌,
关注如春,
爱的无以复加,
而今,
仰望星空,
我却,
听不到一点点的回应。
再也聆听不到,
温柔的呼唤了,
温柔不知去了何处。
很短的时间里,
让我对心判若两人,
大有今非昨是的感觉。
我又该怎样,
去看清这份感情,
我又该如何,
自怨自艾地自我作践。
朝圣,
原本我们是三生有幸,
两人同心一个方向,
而今,
一段情缘,
就这么匆匆收场了吗?
我从火中出来,
又走进了冰的世界。
远去了,
人,远去了,
缘,远去了,
爱,远去了,
情,远去了的,
还有我的梦。
山一程,
水一程。
去朝圣。
心,
你为什么不再,
与我同行?
幕落人散。
曲未终。
只要还有,
低回婉转的琴音,
在心空飘荡,
我的灵魂就可以,
在这琴音里独舞。
朝圣。
我怀揣着虔诚,
风雨无阻。
朝圣散文
路过一种从未有过的纯净,我知道,那曾是掀起你盖头的风,落在我掌心中,略带腮红……
路过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我知道,那曾是你含在酒窝的雨,写在我笔锋里,浸渍三更……
路过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静,我知道,那曾是流淌过你长发的羊角梳,藏在我记忆深处,凝满蛛网……
路过一种从未有过的痴情,我知道,那曾是你从未开口的泪,装在我背影后,目送天明……
春天,我在你融化的溪水中苏醒,透过起伏的波纹打量着黎明,我看见晨曦的目光如你近在咫尺的眼神般,掠过无数惺忪的蓓蕾,穿过无数嘎吱作响的枝杈,触摸着,我的身躯;我听见一群群麻雀,如同你儿时的青涩般,抖落着满翅的云霞,用婉转的声线勾勒着丛林的轮廓,描摹着雪山的倩影,渲染着草原的身形……
夏天,你独自一人在空荡的山谷中绽放,不知多少个清晨,潮湿的露水为你梳妆着新叶,结队的蝴蝶舞蹈着你的侧脸,而那些潺潺的流水,在你轻盈的微笑旁轻声细语,松散的泥土将你托向岸边,我,就在梦里经过了你的身前,一次次,在你彭散的裙摆下放肆地吸食着你那不为人知的洁净,贪婪地霸占了你生命中所有的金黄,游弋在,你的岸边……
秋天,你走了,化作了漫天飞舞的羽翼,用生命,在广阔的天地间为我留下继续追寻你的痕迹,星星点点,为我装点着每一片沉默的夜空,用你一生的等待为我守护着你从未提及的.承诺,用永远的凋零为我固执着你从未托付的青春!用那些永远都不容弥补的遗憾!扬扬洒洒,只把余烬坠入在那条只属于我们却又整整阻隔我们一生的,溪水中……
冬天,当我随飞雪一同凝固,你知道,我曾在那段暗无边际的寂寞隆冬压抑得几乎快要窒息!我焦虑,我躁动,我憎恨我狂暴得几近崩溃!我妥协,我放任,我悔恨我愧疚得直至万念俱焚!
我,一次次幻想着可以再一次停留在那片你的岸边,再一次触摸着那些流动在鳞鳍之间,滑翔过每一根鳃丝,侵润在每一滴血液里的思绪,触摸那些早已被叫做曾经的情节,那些勾着小指奔跑在村野里的脚印,那些拽着衣襟追逐在稻田边的汗滴,那些擦在袖子上一丛丛山杏的酸涩,那些光着脚板溅起了一串串水珠的对望,那些惹哭了你却还在一直不停的傻笑,那些你晶莹如绿松石般的哀怨,那些一去便不再复返的,只属于我,和你的童年……
经过了你,路过了你,却被你,带走了我自己。
远远的,是你在呼唤着……我的名字吗?
你知道,我在每一滴泪光中都能看见你的倒影!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在重温着你的发丝!我在每一声心跳中都能听见你的口吻!我的每一寸步履都在丈量着你的视线……
况山朝圣美文
早年读荀子《劝学》,只知道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推崇为“后圣”,却不曾知道荀子是今天的山西安泽人。
乙未年初秋,“三个文化”推进会间隙,与文联、作协的两位挚友提及朝圣荀子故里的意向,谁知两位钟情地域文化研究的兄弟一呼而应。岂料,次日一早准备出行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意外的细雨并未改变我们的况山朝圣之行。
汽车在蒙蒙细雨中沿长临二级公路缓缓西行,穿方山隧道,出王峪寺头,经安泽杜村,不足两个小时,安泽县城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停车凝望,沁河北岸赤色的山岩上,有一处飞檐斗拱直耸云天的塔楼,上书“望岳楼”。其东侧百余米,有一座古朴、典雅,酷似战国风格的山门,山顶的烟雾缭绕处,还有一尊高大的人物雕像。我们贸然断定这里就是我等冒雨寻访的况山。
我们跨过沁河桥,顺路浏览过望岳楼,将车停在了况山脚下的荀子文化园外。此刻,蒙蒙细雨小了,小得像雨像雾又像烟,为荀子文化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门前,车辆停放有序,游客不算太多,我们各自提一把雨伞,开始沿陡峭石阶攀登神往的况山。游览况山有两条路。其一,进山门西侧有一条贯通全景的平缓山路;其二,进山门迎面是一条石阶陡峭、林木蔽天、不见景点、直达山顶的捷径小路。可能是绿荫通道里山花烂漫、野果飘香的诱惑,我们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攀石阶。陡峭的石阶让人气喘吁吁,不得不走走歇歇。面对上山的台阶,让人体悟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内涵。
攀过九百八十级台阶,穿越清爽的绿荫通道,终于站在了况山之巅。况山,地处太岳山南麓的安泽县城东北,它东扼上党关,西指平阳城,南临沁河水,北依太岳山,海拔一千余米,千沟万壑,森林密布,春华秋实,冬青夏爽,登临其间如入人间仙境。我们抵达山顶时,高大的荀子塑像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朝圣的游客,都为十九米高的荀子塑像赞叹不已。高峻的况山之上,荀子身着长衫,手持竹简,美髯飘逸,顶天立地。
蒙蒙细雨停歇了,凉爽的秋风也调皮地吹来,还不时地牵扯游人的衣襟;荀子塑像上空,几只展翅的鹰在盘旋中等待搏击长空;身旁的丛林里跳出一群七彩鸟,追逐着飞向了云天;南腔北调的游客,久久地聚集在荀子的脚下顶礼膜拜。我们三人在况山之巅四处眺望,只见远山云雾追逐,眼前奇花摇曳,林中百鸟啾啾,天空露出了几道奇异的祥光。俯瞰山下的.安泽城光彩夺目,犹如遗落在翡翠丛里的一颗明珠;绕城的沁河水蜿蜒有致,像飘逸在俏妇人肩头的一条丝巾;流淌的沁河水像一首诗,美丽的安泽城似一幅画。
顺荀子塑像广场西侧南下,我们来到了蔚为壮观的荀子文化园后圣殿,这里是主祭荀子的圣殿。殿内依次排列着老子、孔子、荀子、墨子、惠子等华夏民族五位圣贤的塑像,每尊端庄魁伟,灵动传神,栩栩如生。整个殿宇富丽堂皇,匠心独运,妙不可言。殿宇的背后是一道创意新颖、规模宏大、凹凸有序、图文并茂的荀子文化墙。墙高不下十米,长度约有百米,通体以晋南赤岩锻砌而成。建造者摘荀子劝学、修身、富国、荣辱、礼论、天论等三十二篇经典名句,分篇列章镌刻其上,一道简约的文化墙,处处闪烁着荀子思想文化的光芒。三人在文化墙的左上角找到了荀子的《劝学》篇,在给人以鼓励与鞭策、警醒与反思的经典名句前,旁若无人地齐声诵读起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漫步于荀子的《王制》《天论》前,浏览“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虔诚的目光,探寻着荀子礼法兼治、勤政爱民的人文思想,思绪也似乎插上了翅膀,在况山的烟雨微风里自由飞翔。
三人辞别后圣殿,拾阶而下,步入书院广场时丝丝烟雨又一次笼罩了况山。广场上,三十二根擎天玉柱围着一根金色龙柱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圆,齐刷刷地直刺云天。每根汉白玉柱上都镌刻着荀子的名言,且汉白玉柱的顶端都有一只口衔红菱的鸟。我们对书院广场的设计寓意有些迷惑不解,身边又无导游解说,只好随意揣测起来。文联主席说:三十二根玉柱,代表荀子华章三十二卷;玉柱形成一个圆,可能是寓意荀子圆满的一生。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说:玉柱顶端口衔红菱的鸟,也许是安泽人想通过飞鸟的传递速度,将荀子文化传遍华夏四面八方。我的猜想是:三十二根擎天玉柱围成了一个圆,兴许是寓意荀子文化必将给故里安泽撑起一片明朗的天。三人各抒己见的猜测之后,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久久地回荡在况山与沁河的朦胧烟雨中。
午餐在沁河边上的农家餐馆,我们深为荀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也为安泽倾力开发地域文化而感慨。感叹、感慨过后,谈论的话题依旧是大儒荀子。三个人随心所欲,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又对荀子的晚年境遇议论揣测了一番,臆断荀子晚年身居兰陵著书立说时,没有忘记况山的蓝草、山石与树木,也没有忘记沁河的溪流、螃蟹与黄鳝。况山与沁河的影子,在荀子的传世华章里随处可见,诸如:“山”、“水”、“溪”、“石”、“木”、“蟹”、“鳝”……甚至,还遥想晚年的荀子,会因了弟子韩非、李斯倍感欣慰,劝学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兴许原本就是荀老先生对韩非、李斯的鞭策与鼓励……
告别安泽城踏上归途的时候,朦胧的烟雨彻底停息了,灰暗的天空也逐渐明朗起来。汽车穿山越谷一路东行,我们再次回望安泽时,雨后西斜的秋阳正从太岳的况山折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太岳,也映照了东方。
朝圣地路上诗歌
朝圣地路上
朝圣地路上,
我只是一朵尘埃里的花。
沐浴着日月光华,
承受着风霜雨打。
一步一向往,一步一芬芳。
漫天的繁星成就我的诗行,
亘古的日月骄纵我的歌唱。
千草的清香在我身上萦绕,
万树的气息在我蕊间徜徉。
我是一朵尘埃里的花啊;
在这朝圣的路上,
静静的悄然绽放!
朝圣的'路上,
我在走向你啊,
那文学神圣的殿堂。
我轻叩着你的门环,
你是否听见了我的呼唤?
地角天边,
我相伴着云朵翩跹,
你是否听见了我的呐喊?
河流高山,
你可是受圣者差遣?
燃着烛光,
导引我迈向你指的前方!
朝圣的路上,
我倔强的心弦却从未别弹,
人生冷暖,苦乐悲欢都储藏在我心间。
四时变迁,每一季都是我深情的眷恋。
春天来了,我化作燕子携着白云一同翱翔。
夏天来了,我化作花朵伴着绿叶一起歌唱。
秋天来了,我化作枫叶和着雨点一同感伤。
冬天来了啊,化一树傲雪的寒梅就是我的渴望。
当我独自漂泊在异乡,
朝圣的路,我就这样执著的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