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兰亭听后感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水墨兰亭听后感言

六年级毕业作文题目,越多越好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⒒ ⒓《——也是一种美》 ⒔《——是最美的行囊》 ⒕《与——同行》 ⒖《——伴我成长》 ⒗《——三步曲》 ⒘《——和我有个约会》 ⒙《我发现——》 ⒚《真想做个——》 ⒛《世上只有——》 21.《我——故我在》 22.《永远的——》

【第23句】:《——,我恨你》

【第24句】:《——,做我自己》

【第25句】:《——的风波》

【第26句】:《我和——的距离》

【第27句】:《——着并快乐着》

【第28句】:《给自己找个——》

【第29句】:《永远说——》

【第30句】:《那一次,我——》

【第31句】:《——不同情眼泪》

【第32句】:《带上——上路》

【第33句】:《我与——面对面》

【第34句】:《——是一盏明灯》

【第35句】:《那段——的日子》

【第36句】:《一个——的心灵独白》

【第37句】:《——,让我欢喜让我忧》

【第38句】:《爱上——》

【第39句】:《欣赏——》

【第40句】:《我眼里的——》

【第41句】:《那—那—那—》

【第42句】:《想起——》

【第43句】:《———的遐想》

【第44句】:《第一次——》

【第45句】:《给心情涂上——》

【第46句】: 《人生路上——多》

【第47句】:《——,我的最爱》

【第48句】:《——的故事》

【第49句】: 《——是一种养分》

【第50句】:《那年,我——》

【第51句】:《和——赛跑》

【第52句】:《我——,我——》

【第53句】:《有——才有远方》

【第54句】:《——在,梦就在》

【第55句】:《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第56句】:《明天,我——》

【第57句】:《我的——我做主》

【第58句】:《——,是这样炼成的》

【第59句】:《不想——》

【第60句】: 《将——进行到底》

【第61句】:《人生没有——》

【第62句】:《——是一瞬间的事》

【第63句】:《有一种——叫成功》

【第64句】:《——伴我少年行》

【第65句】:《带上——上路》

【第66句】:《——是一首歌》

【第67句】:《——是一种美丽的痛》

【第68句】:《——的回忆》

【第69句】:《有——陪伴的日子》

【第70句】:《——,没有什么不可以》

【第71句】:《与——一起走过》

【第72句】:《——,让我欢喜让我忧》

【第73句】:《拒绝——》

【第74句】:《让——为——着色》

【第75句】:《我——故我在》

【第76句】:《——,妙不可言》

【第77句】:《读懂——》

【第78句】:《我总是——》

【第79句】:《——一族的幸福生活》

【第80句】:《——拍卖会》

【第81句】:《——永不下岗》

【第82句】:《那次,我与——擦肩而过》

【第83句】:《——在我胸》

【第84句】:《——是一种牵挂》

【第85句】:《——带给我的快乐》

【第86句】:《——也是一种享受》

【第87句】:《——让我如此美丽》

【第88句】:《——,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第89句】:《最近比较——》

【第90句】:《将——进行到底》

【第91句】:《——,我的最爱》

【第92句】:《下辈子我做——》

【第93句】:《谁都可以——》

【第94句】:《——是金》

【第95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

【第96句】:《怎一个“—”字了得》

【第97句】:《——拍卖会》

【第98句】:《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

【第99句】:《敬畏——》 100.《——不需要理由》 外加三篇作文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睁开惺忪的睡眼,耳边萦绕的是你的韵脚,字正腔圆;翻开尘封的日记,满眼凝望的是你的身姿,隽永悠长;走进亲切的校园,一颗心洋溢着最深的挚爱,满口吟诵的全是你,你流转于我的血脉,不随世事的变迁沉浮;你镌刻于我的基因,不用承诺就已深植于我的生命。

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对于你我有着最深的眷恋,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你被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亲切地使用,现在我要满心呼唤你,我的母语汉语

你有着五千年甚至更长的积淀,面对你多变却清晰流畅的腔调没有人会不被你折服,浩渺的字库,准确而深刻的含义,圆润而饱含真情的声音,谁都称赞你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你有着变化多端却同样瑰丽的身影,无论是北魏庄重严肃的碑体文,还是盛唐声势宏伟的颜体字中,你都是一个灵动悠然的智者。

隽秀,有着《兰亭集序》的曼妙、雄壮,有着《神军策》的刚强、韧性,有着隶书一丝不苟的延展;写意,有着狂草飞扬独舞的洋洋洒洒。

你是一轴水墨卷,于空白中寻找大象;你是一幅八卦图,于平衡中构筑完整。

于寥寥数笔中融构一个天地,你神奇绚丽。

你有着李白放浪形骸的气质,于千年中留着一根傲骨,在文明史上巍然屹立;你有东坡寄情自然的情怀,象形而生,缥缈着道家天人合一的境地;你就是壶口黄河的奔腾,就是万里长城的坚毅,就是华山断崖的险峻,就是神州涌动的大气象。

你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你是中国文明的鉴证,是中华腾飞振兴的基石。

可是,面对外语的强势,你似乎黯淡了,在挤压中你挣扎着向前,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竞争,是谁在中国的国际会场上噤若寒蝉,绝口不讲中国话

是谁在街道,墙壁甚至是电视广播稿中任用别字,不讲规范

是谁力挺废除中国龙图腾,断言书法的绝境命运

又是谁面对着外国友人连国歌的歌词都默写不全呢

你沉默了。

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知道,你要将中国龙的印记标注于和平崛起之路的每一个角落,我知道,你用历史的力量展示着中国沧桑的厚重;我知道,你眼含热泪,还想再捧起一把中华中兴的黄土。

汉水之边的我们,听到了,都听到了

从现在起一笔一画写好你,一字一句坚定地读你。

别伤心,也别哭泣,我们看到南开、北大等名校已经把语文列入必修课,我们看到草根国学的勃然兴起,我们看到中国和谐生活的文化事业激烈的胎动,新世界中,你不会落寞,我们在行动。

我们———这青年一代郑重宣言,执子之手,与子同生。

【第2句】:父母,我永远的天空许多不了解我的人,常常会为我的快乐感到惊异,这也难怪,因为我虽然有13岁了,可我比同龄人矮许多,走路的速度也慢许多。

也许他们不知道,我的父母何等深爱我,如何为我撑起一片蓝天。

三岁那年春节后的一天,我突发高烧,还泻肚子,连转几家医院,半个月后我出院了,可出院后的我身体异常虚弱,经常感冒发高烧,爸爸妈妈经常抱着我在龙岗医院和深圳妇幼医院求医,还辗转东莞、惠州等其他外地医院。

无论妈妈怎样提心吊胆,爸爸怎样哀求医生,但还是查不出病因,而我的双腿也开始出现无力病变,我还依稀记得爸爸抱着我悲泪长流,妈妈捶胸顿足的一幕。

经过多方咨询和好心人的热情指点,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广州的一家著名医院检查,其结果是单肾、肾子管酸中毒,要花很多钱做大手术。

为了挽救我这幼小而羸弱的生命,爸爸到处奔波求助。

外婆告诉我,那段时间里,我那山一样坚实的爸爸瘦得变了形,一下子苍老许多,终于把我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动过手术的我依旧虚弱不堪,日日吃药,年年复检。

我慢慢地懂事了,深深地感到自己给家里带来的灾难。

有时会看着爸爸忙碌奔波的身影或是望着妈妈小心呵护我时那充满怜爱的倦容悄悄落泪。

爸爸知道了,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爸爸告诉我:“生命非常宝贵,你要好好珍惜。

再说了,你是爸妈的心头肉,要是没有你,这个家会完整会快乐吗

”爸爸还说,他们因无法使我享受其他健康孩子幸福快乐地生活,不能减轻我肉体的痛苦,已经痛彻心肺了,希望我能以顽强的意志对抗病魔,我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全部。

此后,为了让我快乐度过每一天,我的爸爸总是在繁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我,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爸妈所付出的艰辛是普通父母所难以想象的。

尽管爸爸每次在我的面前都显得非常开心,但我已从他年轻却又出现皱纹的脸上读出了无底的医药费给他留下的沉重负荷,同时也感悟了爸爸的坚毅。

我也越来越坚强。

为了让我结识更多的朋友,妈妈经常带我出去玩。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商场,在经过女士服装区的时候,我发现妈妈的脚步放慢了,眼睛定格在一套漂亮的服装上,我劝说妈妈买下来,服务员也说妈妈穿上肯定好,可妈妈说不合适,急忙走了。

我拉着妈妈的手流泪了,为了我,爱美的妈妈很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我在心中呼喊:“妈妈呀,您是想把钱积攒下来花在您的宝贝女儿——我身上,才一次又一次地委屈自己的呀

”现在的我,比以前刚强多了。

我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不需要也不愿意的到特别的照顾。

想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我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最乖最乖的女儿,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我可亲可敬的爸爸妈妈,女儿想对你们说,千言万语数不尽你们的养育之恩,是你们给了女儿鲜活的生命,培养了女儿战胜困难的斗志,扬起了女儿生活的的风帆。

爸爸妈妈,你们听到了女儿的心声了吗

【第3句】:都是小鸡惹的祸童年淘气的事太多了,如果它们是一串风铃,那么风儿一吹,它们便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响声。

那天,妈妈带我到乡下去做客,我在城里长大,对乡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这不,我刚进屋,连杯荼也没来得及喝一囗就溜出去玩了。

我独自一人来到郊外,看见不远处一片丛林,心想:那儿一定有童话故事中所说的小白免大灰狼什么的吧

,想着想着我便走进了丛林,丛林深处阴森森的,不过,我从小爱冒险倒是一点也不害怕,继续往前走着,突然,我见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岸上有一群小鸡,我对小鸡打起了主意,我脑子闪过一个念头:小鸡下水会怎样

带着好奇心的我,慢慢逼近小鸡,猛蹲下来,呵,捉住了一只小鸡,高兴过了头的我,不小心又将小鸡放跑了,我只好重新又去捉,这群小鸡被我这么一捉,吓得四处乱跑,还不停地“叽叽”地叫,仿佛在向它的主人求救。

以我的技术一下子又捉住了一只,我怀着高兴而又害怕的心情看看四周,庆幸没人,捧着小鸡,一溜小跑来到小溪岸边,把小鸡慢慢放入水中,小鸡在水里一边挣扎一边发出凄惨的叫声,仿佛在说:“我不会游泳啊,小女孩救救我啊……”望着这一切,我心理忐忑不安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忽然,“谁偷我小鸡

”丛林深处传来一阵吼声,眨眼工夫,就见一位老农手持柴刀向我奔来,(当时这位老农一定是在丛林深处砍竹子)我慌了,咋办

那一定是小鸡的主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拼命地跑啊跑,那位老农哪肯罢休,一直向我追来,眼看前面没了路,我想:必死无疑了

那老人向我大吼两声:“偷我小鸡,找打

”我全身发抖地说:“大……大伯,我……我……不……是故意的……”他不管我怎么解释,拎起我就走,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奇迹出现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妈赶来了,我舒了一口气,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妈妈对老农说:“小孩子好奇,不小心……”终于我被妈妈安然无恙地找回来了

回到家,妈妈还老对我说:“以后小心点,一个人去外面,不要招惹事非啊,不怕被人抓呀

”我还是不服气地嘟哝道:“都是小鸡惹的祸

”这件事之所以会让我至今难忘,是因为它展现出了我童年时期的天真和幼稚。

我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都觉得那时的我好傻啊

书法的感受两百字左右.

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气勃勃之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作笔墨凝练,老笔纵横,将水墨工夫发挥到了极致。

身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 的优秀传统,在绘画、书法、刻印上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气勃勃之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作笔墨凝练,老笔纵横,将水墨工夫发挥到了极致。

求赏析几首《墨梅》。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齐白石小时候的故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赏析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富春山居图鉴赏一、背景介绍《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好友无用师所绘的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臵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

此画作非一气呵成,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7年一直画到至正10年,他会随身带着依兴致添加笔墨,反复画了好几年,使其前段和后段不尽相同。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原为董其昌收藏,后几经辗转流离,传至收藏家吴洪裕手中。

吴洪裕对其痴迷到决定死前焚图殉葬,是其侄子火中取画,才救下了这幅绝世佳品。

但画卷从此成残卷,焚成两截。

前段较小,因画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为“剩山图”,流落民间;后段画幅较长,现通称为“无用师卷”,后被清廷收藏。

1933年,为避日军战火浩劫,“无用师卷”随故宫重要文物南迁,15年辗转过四川、贵州、南京等多地,最终被运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剩山图”也在几经流沛后,于1956年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成为该馆半个世纪以来的“镇馆之宝”。

二、艺术价值首先,中国绘画史上有两大高峰,一个是宋代,一个是元代。

元代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个成熟期,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传统人文画对后代明清山水画主流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元代黄公望本身成就很大,《富春山居图》是他最经典的代表画作,同时其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作品并不多,后世有艺术家将此画同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提并论,因此这件作品无论是它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是历史珍稀程度,都是十分巨大的;此外,这件作品引起许多人关注,还在于它所描绘的场景,有让人产生一种可居可游的感觉。

其次,在历史价值方面,《富春山居图》是填补古代历史空白的极好史料。

元朝重武轻文文人不受重视,隐居南方,黄公望是其中之一人,他经常与倪云林、王叔明、吴仲圭、曹知白等大文人相聚,合作山水画,所以《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其实是元朝社会士人文化群体、爱好艺术时代精神、名士缙绅个人风格等历史背景的综合反映。

最后,在艺术价值上,通过《富春山居图》可以看到元代蒙古文化对中原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影响不大,南方士人如黄公望仍继承著宋代传统本位文化,诗、文、书、画创作仍然是他们的情趣。

《富春山居图》婉委地表达了元代文人画家自甘隐逸、寓兴和平的心情,这就是《富春山居图》艺术价值所在。

三、表现内容该图卷长达两丈,描绘了富春桐庐山水,江水平静,峰峦起伏,点缀丛林亭舍,疏密相间,吸收了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了深厚的笔墨功力。

清初画家恽寿平在赞赏此图时说:“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

”这幅作品在元代山水画中确是一幅从真山真水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杰作。

历代文人都珍视这幅画。

据记载,此图在明清两代,曾为许多人收藏。

明代成化年间为苏州著名画家沈周收藏,万历年间转归松江董其昌名下,后又为宜兴吴正志所有。

吴正志传给他的儿子吴洪裕,吴洪裕爱若至宝,寝食与共,临死前竟将此图投入火中,“殉以为葬”幸而他的侄子吴子文从炉火中抢救出来,但前面已经烧去了一些。

吴家把第一节烧剩的部分裁割下来,从此,这一图卷就分成了长短两段。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

【第36句】:9厘米,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黄公望晚年久居富春江一带,他经常身背行囊,内置笔墨画具,但见好景便一一绘下,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山水素材。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通过长时间精巧的构思和数年埋头作画,最终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这幅画长六米多,黄公望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起伏,林木萧疏,浅水平滩,坡石沙洲。

山石回旋辗转,丛林散布于山下江畔,村落掩映在山谷林间。

亭台渔舟、草木树石。

小桥飞泉,景随人迁,令人目不暇接。

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好一派江南瑰丽的秋天景致。

黄公望用一种苍劲干练的笔墨技巧,秀丽简远的笔风将富春江畔的景色书写的酣畅淋漓。

他的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杂乱,用笔随景物而变化。

画山用干笔擦出大披麻皴,画树石用浓墨点染。

笔势潇洒秀润,墨色透明凝重。

用淡墨画山石,用浓墨点横苔,高山采用纵向的披麻皴,平川点上横卧的点子、线条,点线相间,浓淡交错,形成独特的笔墨节奏感。

在浓墨润泽的树林对比之下,山峦显得白玉般明净疏朗,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体现出线条与笔墨的审美价值,被誉为山水画之典范。

黄公望在作这幅画时极注意层次感,前山后山的关系,改变了传统屏风似的排列,而是由近而远地自然消失。

他并不夸张虚境和实境的对比,而是在虚实之间用微妙的过渡层次加以渲染。

画中的树木尽管未作细致的刻画,但不同树木的质感和空间对比都表现得极为充分,连作为点缀的草亭人物,也都描绘得生动严谨,比例合度。

画面仅用水墨渲染,但深浅浓淡搭配的极为合理,不用的水墨在宣纸上转化为无穷的“色彩,使画面空白具有真实的空间感,给人以挥洒奔放,一气呵成的深刻印象。

若明若暗的墨色,经过这位大师的巧妙处理,超越了随类赋彩的传统观念,自然地笼罩在景物之上,化为一种明媚的氛围,令人产生亲切之感,充分反映了黄公望对客观外界和主观感受的高度尊重。

画家在画中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又注重绘画本身的笔墨意趣。

在画家看来,绘画之美并不仅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笔墨本身所体现的美,所传达出的画家的主官感受、气势和意趣。

通过对这幅《富春山居图》的鉴赏以及推及到其它的作品可以看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育知识,更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对我们的性格,感情,认识,人生观,思想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人文修养得到提高。

更具一般的说,美术鉴赏的意义在于使作品完成它的创作使命。

没有欣赏或鉴赏的作品,即不与观众见面的作品是不会产生任何社会作用的,美术作品只有通过鉴赏才能产生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观者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掌握的知识,对作品加以理解而使作品达到完善的过程。

具体作品面对不同的观者将产生不同的效应,但美术作品存在的共同效应是主要的。

美术欣赏是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素质,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首先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的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以中国的美术作品为例,上下五千年,许多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种建筑艺术,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使我们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上和个人经历所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

外国美术作品,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帮助人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的扩展知识领域。

其次,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

因此,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接受教育。

如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和商周的青铜艺术,以及他们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工艺品,使人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古老文化的辉煌,从而增强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比较鉴别,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审美的批判过程,便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第三,美术鉴赏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动的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

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作品,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审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鉴赏艺术的能力。

这种鉴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能力提高的过程。

艺术作品看的愈多的人,就愈能鉴别和欣赏艺术。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多欣赏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多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进行审美分析,是提高人们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会被其中真实而生动的形象所打动,唤起我们优美崇高的思想感情。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从而改善人的情感状态,影响人行为。

同时也得到视觉的愉悦和享受,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通过对《富春山居图》的鉴赏使我了解了中国另一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它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对培养我们的认识世界的能力 ,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