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在外风流害丈夫,和尚说出实情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民间故事女子在外风流害丈夫,和尚说出实情

古时候,在偏僻的小县城有位柳员外,名叫柳三。

柳三家里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名叫柳大,二哥名叫柳二。

这柳员外如今在这县城中,也算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中粮田千顷,生意布满四面八方,日子富得流油。

其实柳员外小的时候家境并不是太好,兄弟比较多,在他十一岁时,他的父母便把他送到酒馆里面做伙计了。

酒馆掌柜的姓刘,卖的都是自家独酿的酒,香气纯正,因此生意特别的好。

刘掌柜身边有一个女儿,名叫刘兰香,二人年龄相仿,因此关系比较好。

刘掌柜见柳员外做事比较勤快,为人老实本分,不是那种耍滑头之人,值得人依靠。

因此在他十六岁那年,刘掌柜便将他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且传授他酿制酒的配方。

一年之后,刘掌柜因病去世了,将酒馆交给了柳员外打理。

柳员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一个小小的酒馆开成了一个大酒楼,并且越做越大,将酒楼开到了许多地方。

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趁机购买了千顷田地,租给需要的佃户,赚取租金。

都说一人可以带动一家人,柳三也将大哥和二哥加入了进来,三兄弟由此都发了家。

只可惜命运捉弄人,柳三命薄,这年寒冬,柳员外意外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一病不起。

刘夫人请了周边最有名的郎中前来医治,也不见其效,最后还是离开了。

刘夫人悲痛万分,在大哥和二哥的帮助下,将柳员外风光安葬了。

只可惜柳员外和刘夫人成亲几年,刘夫人也并未给柳家生下一儿半女。

如今家中只剩下几个丫鬟和一个李管家,主仆几人相依为命。

几日之后,刘夫人的心情渐渐有所好转了。

当她刚刚吃过早饭,放下手中的筷子,便听到外面“咚、咚、咚”的敲门声,并且有人不停地呼喊:“弟妹在家吗?快开门,是大哥,二哥呀。”

兰香一听,果然是二位大哥的声音,赶紧叫李管家去开门。

那柳大和柳二见大门一开,便冲过去往屋赶。

兰香一见二位大哥心情如此急迫,便大声说道:“大哥,二哥,这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如此心急。”

那柳大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笑着说道:“这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弟妹你吗?”

“大哥说笑了,兰香随时欢迎你们来,怎么会不让来呢。”兰香赶紧解释道。

“看弟妹这几日气色好多了,我们兄弟俩也放心了。”柳二关心地说道。

“不知大哥、二哥吃早饭了吗,要不我让管家给你们备一桌。”兰香继续询问道。

“不必忙活,我和你二哥已经吃过了。”柳大赶忙摆摆手说道。

“那大哥、二哥有话坐下说,不必客气。”兰香说着赶紧把他们请进了屋。

柳大和柳二刚坐下,便急切地说道:“弟妹,你我都是亲人,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有话就直说了。”

“大哥这是怎么了,跟我说话怎么还这么客气。”

“你看,柳三命薄,走得这么早,弟妹还这么年轻,今后有何打算。”柳三开门见山地说道。

兰香一听,便明白了什么意思,直接说道:“大哥的意思我明白,我既然嫁进了柳家,生是柳家的人,死是柳家的鬼,从没想过要改嫁。”

“既然弟妹这么想,我们便不说什么了,可是你和柳三膝下无子女,将来这家业可怎么办?弟妹有没有想过。”柳二说道。

兰香听罢,瞬间明白了他们来此的真正用意。

便沉默思索了良久,才说道:“二哥的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有个主意,不知大哥、二哥意下如何?”

兰香一说,柳大和柳二便疑惑地对视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道:“弟妹不妨说说看。”

“我知道大哥和二哥的膝下都有两个儿子,我想从中挑选一位过继给我,将来便由他来继承这家业,不知大哥,二哥可否同意。”

柳大和柳二一听,便兴奋起来了。

柳大便抢先说道:“弟妹,你这个主意不错,我没意见,不知弟妹看上哪一位了。”

“这,我想让他们来比试一下,再做打算。”兰香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我们家小儿柳书比较聪明,十分讨喜,定能选上。”柳大开心地说道。

“大哥此言差矣,柳书调皮爱惹祸,一点都不懂事,还是我们家柳才最靠谱,小小年纪便已经能咏诗了,将来定会有出息。”柳二不服气地说道。

这不说不要紧,柳大听完柳二的话,便来气了,大声说道:“二弟这就不对了,做生意可不比那读书多少,饱读诗书可不一定会做生意。”

柳二一听大哥这么说自己的儿子,瞬间也有些生气了,声音也大了起来。

“大哥别这么瞧不起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就这样两人抬起了杠,吵得不可开交。

兰香也没想到大哥和二哥会争风吃醋了起来,劝也劝不开,最后搞得不欢而散。

为了公平起见,兰香决定三日之后,让他们两家的孩子来比试一番,赢者胜出,这样两家便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一晃两天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一大早,丫鬟冬儿和李管家一大早便起来打扫庭院,做好早饭,等刘夫人吃过早饭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柳大带着孩子过来,柳二眼看是等着急了,便对兰香说道:“弟妹,大哥不会是不来了吧,这马上都日上三竿了,也不见他的人影。”

兰香想想也是,即使是睡懒觉,现在也该起来了吧,便对李管家说道:“你去门口迎迎,看看有没有来,咱们再等一等,万一起床晚了呢?”

说完,李管家便往门口走去。

刚巧,柳大媳妇大梅便风尘仆仆地跑来了,哭着说道:“大人,你看柳二在那。”

“好,你们几个把柳二给我绑起来。”县官吩咐道。

众人见状一脸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时迟,那时快,几名衙役听到命令便要去绑柳二。

柳二见状,大声问道:“大人,这是为何要抓我,我究竟犯了何罪?”

“何罪,你为了让你儿子赢过我家儿子,竟然下狠手将自家的大哥给害了,如今还在装糊涂。”大梅气势汹汹地说道。

“害大哥,这话从何说起?”柳二被说得一脸懵圈,不知发生了何事。

原来,柳大昨晚在书房呆到很晚,便没有回卧房休息,独自在书房睡下了。

待今日早晨,大梅迟迟不见丈夫起床,便到书房去喊叫,结果连喊数声也不见有人回应。

于是就推门进入了,结果被吓得大声喊叫“啊…”

顿时晕了过去。

院子里的丫鬟听到刘夫人大声叫喊,连忙上前观看,见到眼前的一幕,也是被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地跑出来了。

并且大声说道:“杀人啦,杀人啦!”

最后只有府内的刘管家稳定了局面。

看到柳大躺在地上,身上被刺了一刀,早已经没了呼吸,赶忙叫下人却报官。

结果在县官的盘问下得知,柳大前几天和柳二之间因为孩子之事吵得不可开交,有可能会报复。

并且衙役还在院内发现了一只男士穿的鞋子,很可能是凶手逃跑时丢下的。

如今柳二成了最大嫌疑人,县官才命人将他抓起来。

柳二赶紧解释道:“大人,小人实在是冤枉啊,我怎么会害自己的大哥呢?”

“是啊,大人,我相信柳二哥的为人,是不是搞错了。”兰香也走上前说道。

“来人,把发现的鞋子拿过来让他试一下,便知到底是不是他。”县官说道。

令人没想到的是鞋子大小刚好合脚。

“柳二,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抓起来。”县官严肃地说道。

“大人一定是搞错了,我家相公是不可能害人的。”柳二媳妇徐氏说道。

就这样柳二被押入了大牢。

距离这里几百米开外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寺内的香火非常旺盛。

只因里面有一个和尚,法号净空,能为生者祈福,死者超度,因此,他经常替这里的百姓念经祈福。

如今柳二发生了这种事,徐氏便想着去寺庙为丈夫祈福,请求平安。

这日,徐氏早早地就来到寺庙烧香祈福,待许愿完毕,净空便走了过来,上前施礼,安慰着说道:“夫人这么早来许愿,佛祖一定会保佑你的丈夫洗刷冤情,早日回家。”

徐氏一听,便眼含泪花,哭泣着说道:“多谢大师吉言,希望佛祖一定要护我相公周全。”

“夫人的诚心佛祖一定看得到的,您路途劳累,不如到后房歇息片刻,再走也不迟。”

“那就有劳大师了。”

就这样,徐氏去后房歇息去了。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在后房的墙角边竟然看到了一只鞋。

它不是一只普通的鞋,却发现和案发现场发现的另一只刚好是一对。

徐氏蒙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怎么会有相公的鞋呢?

原来在两年之前,她生下了小儿子柳才,只可惜孩子太小,体弱多病,经常哭闹,柳二便请净空和尚前来做法,祈祷孩子健康平安。

谁知天空不作美,正是雨过天晴,路上泥土颇多。

净空和尚来到家中时鞋子已经沾满了泥土,徐氏便将柳二的鞋送给了他一对,以表歉意。

难道说他去过大哥的家里?

徐氏被吓得不轻,为了不打草惊蛇,歇息了一会儿,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然而她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县衙,报官去了。

县令一听,便立刻派人将净空抓捕归案。

大堂之上,刘夫人,柳二,净空、徐氏等几人跪在了大堂之上。

县令惊堂木一拍,大声说道:“大胆和尚,还不将杀害柳大的过程如实招来。”

净空吓得瑟瑟发抖,结巴着说道:“大人,您宽枉我了,我根本就没有杀人。”

“没有,那这一只鞋子从何而来,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大刑伺候。”

净空一听便急了,大声说道:“大人,那柳大确实不是我杀的,是那刘夫人和李管家所为。”

“什么,刘夫人和李管家所为,可有证据。”县令一听,立刻问道。

“大人,切莫听他胡言乱语,我怎么会害自己的相公呢,一定是他血口喷人。”刘夫人一听便着急了,立刻说道。

“大人,小人确实亲眼所见,绝对没有胡说。”净空大声地说道。

原来在比赛的前一天,柳大请来了净空前来给小儿子祈祷,并且留净空吃了晚饭,二人聊得起劲,便走得有些晚。

在走到院内的时候,见到一个黑衣人鬼鬼祟祟地进了刘夫人的房间。

净空好奇,便跟随其后,准备一探究竟。

不料却听到那男子说道:“你放心,有我在,咱们的儿子一定可以胜出,你就放心吧,到时候柳三的财产就是我们的了。”

“但愿如此,你刚才进来时,没被人发现吧。”刘夫人小声地说道。

“没有,我注意着呢。”男子说道。

此时,门被一下子踹开了,他们二人的对话刚好被进屋睡觉的柳大听见了。

便大怒道:“你们二人竟然背着我做出这种丑事,我必须要带你们去见官。”

刘夫人见状,便跪下来磕头道歉,哭着说道:“老爷,看见我们多年的情份上,就饶了我们吧。”

只可惜柳大脾气倔,不为所动,怎么能让他们的孩子去参加比赛呢,一心要揭穿他们的阴谋。

一旁的李管家一想到如果此事传出去,那他们不就前功尽弃了吗?一切努力白费了,自己还要丢了工作。

想到这里,便拿起一把水果刀朝柳大刺去。

此时的刘夫人却吓得不敢说话,为了此事不被人发现,便将柳大拉回了书房,然后再嫁祸给柳二。

净空看到这一切吓得魂都丢了,一路小跑离开了,谁知跑得太快,把鞋子跑丢了一只。

刘夫人和一旁的李管家都瘫在了地上。

原来他们二人是同乡,当初刘夫人刚来到此地时人生地不熟的,李管家见她长得清秀,讨人喜欢,便把她介绍进了柳家做丫鬟。

由于生意方面的事情,柳大经常找柳三,便认识了刘夫人,一眼就喜欢上了她,最后将她娶进了门,柳夫人从此飞上枝头变风凰。

柳大生意忙碌,经常不在家,刘夫人寂寞就经常找李管家哭诉,长此以往,二人便对上眼了。

刘夫人便开始在外偷吃了,后来便生下了小儿子。

本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一日,柳大气冲冲地回家了,刘夫人便问其缘由,为啥不开心,这才得知兰香要挑选继子之事。

为了让儿子能够被选上,继承柳三的财产,刘夫人便找李管家商量对策,这才刚巧被柳大撞见。

刘夫人和李管家做出如此害人之事,被押进了大牢,等候发落。

从此,柳大一家便散了,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兰香便将他们收养了,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小编有言:本故事传播正能量,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喜欢的朋友就点赞、关注、转发支持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