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九旬老兵讲述送“鸡毛信”的故事 13岁那亲身经历战斗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厦门九旬老兵讲述送“鸡毛信”的故事 13岁那亲身经历战斗

在厦港街道下沃社区磐石小区,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党员,他送过“鸡毛信”,在淮海战役中曾因轻伤不下火线、带头冲锋陷阵、灵活执行俘虏政策被评为二等功,经过枪林弹雨的洗礼,身上负伤无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近日,记者走近这位九旬老兵,听他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

11岁加入抗日儿童团 13岁智送“鸡毛信”

老电影《鸡毛信》中,抗日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故事陪伴过很多人的童年。王兆礼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智送“鸡毛信”那年,他才13岁。

在童年时期,他亲眼看见了日本侵略者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大批同胞遭到杀害。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幼时的他,立誓要保家卫国。1940年,在村里读小学时,他便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很快,踏实能干又聪明的他便被推选为抗日儿童团的团长。

时间来到1942年,日军为打通交通线,开始疯狂修建炮楼。为修建炮楼,日军抓来村里青壮力量,紧锣密鼓进行施工。时年才13岁的王兆礼,也是其中一员。

“一天,施工队负责人王培萱让我戴一顶伪军小帽,让我偷偷接近日军营地,观察有多少辆日军军车、有哪些日军等。”王兆礼告诉记者,在掌握到这些信息后,他都暗记在心,随后一并汇报了给王培萱。

几日过后,王培萱吩咐他送一份情报到邻近的八路军游击队根据地,并将这份“鸡毛信”藏在他的衣领当中,并反复叮嘱他万不能私自拆开看。

“说真的,当时我紧张得要命,害怕完不成任务。”王兆礼告诉记者,更为凶险的是,要到目的地,得步行四五公里。

在这次任务中,大胆、机灵的王兆礼完成得很顺利,顺利将情报传递至八路军游击队。通过这些情报,八路军游击队掌握了日军的行踪及火力情况,在一次突袭战中炸掉了尚未完成的炮楼,歼灭了日军和伪军。

轻伤不下火线 俘虏四名敌军

随着年纪的增长,王兆礼成为党支部重点培养对象。1947年7月,年满18周岁的王兆礼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他便参军入伍。在短暂的新兵集训后,在残酷的战场洗礼过后,他迅速成长。

淮海战役时,在围歼黄维兵团的中周庄战斗中,王兆礼带3排攻击前进,他带头突破敌人阵地。“在冲锋过程中,我右臂负伤。”王兆礼回忆道,但一想到战机转瞬即逝,他绝不可能下火线,吊起绷带就冲向敌军战壕。不过,冲至战壕前,他才发现,四个敌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当下要开枪点射,却发现子弹卡壳了!万分危急之时,他看到战壕上摆放着不少手榴弹。他跃身抓起手榴弹对着四个敌人,让他们把枪扔到一边,并命令他们往解放军阵地前进,那里有人收容俘虏。

王兆礼带伤指挥,完成上级布置的战斗任务。战斗结束后,老百姓用牛车拉着负伤的王兆礼,将他送到涡阳的中野医院养伤,一个多月后伤愈归队。战后,王兆礼因带头冲锋陷阵、灵活执行俘虏政策被评为二等功。

不忘初心 营造和谐邻里氛围

当年的冲锋号角已然远去,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王兆礼这样的先辈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在破碎的山河上铸成了新中国。

在王兆礼家中,随处可见的是报纸和党员学习资料。每天,他都要从头到尾认真翻看报纸,关注国家大事。王兆礼的爱人——磐石小区党支部书记马勤英,也很热心社区公益事业。退休前,马勤英还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今年85岁的她,不但是磐石小区党支部书记,更是知心奶奶。在她的努力之下,下沃社区磐石小区,这个由省军区厦门第三干休所和市国企安置房组成的小区,探索形成了“五好邻里”党建工作法,双方居民共同制定小区文明公约,营造“军民鱼水一家亲,坚如磐石不动摇”的和谐邻里氛围。

岁月如梭,韶华易逝,王兆礼希望,后辈们能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转发分享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