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一种美德-2644字作文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节约是一种美德-2644字作文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历来重视节约。可是当人类文明进程步步推进的时候,“节约”这个优良传统却不被人们重视了。现在,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个好事。可是,人们却逐渐淡忘了节约。想想过去,比比现在:以前,人们的经济状况没现在那么好,每一笔钱都用在实处,每一笔钱都要有一个算盘。可是现在,必胜客、雷迪森酒店,人们津津有味地吃起山珍海味;耐克、李宁,人们喜滋滋地穿起高档名牌的服装;花园、别墅,人们住起了优雅舒适的住宅。

当然,这倒还是现在人们的高级生活需求。更不可想象的是现在有些人连养只动物都那么讲究,要美容、要化妆,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地为它们花,毫不心疼。那些人何不想想,用这些钱来救助贫困山区的人们啊!要知道,这几百元钱就是一个贫困山区孩子几年的学费呀!也许这些人会说:“花几个钱算什么,这是我的钱!”有钱并不是不好,这是你辛辛苦苦赚来的,但是要看你怎么用了。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也不能把我们的传统美德——节约给忘记。

有些人把“节约”和“贫穷”连接在了一起。特别是学生。现在的学生攀比现象很严重。父母有钱,就给他们很多零用钱,他们则乱花。有的同学仗着有钱,就嘲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说他家里穷。导致有些同学都不愿意去上学了。有的还因为这,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节约是一种美德,没有时空的界限,没有尊卑的区别,是人人都应具备的,而不是“贫穷”的代名词。我认为在这个相对富有的时代,在相对富有的人群中更需要“节约”。更希望这些人把节约下来的钱无偿地捐献给那些贫穷的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学习上的困难……

节约从每一滴水开始十多年前,提起中国,我们头脑中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地大物博”。面对水资源、能源的日益短缺,今天恐怕没几个人会脱口而出这个词。回望过去,水短缺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突出,如此紧迫。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我区拥有水资源10。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到200立方米,仅次于天津市,位列全国倒数第二,银川市已被列入全国10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银川已探明水资源只能满足120万城市居民工业和生活用水,如果城市人口发展到150万人至300万人,水资源紧缺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时下,建设节约型社会被提到了极端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与节约完全相反的一种情况:长流水经常出现在办公场所及公共场所;在公共浴池洗澡用水量是在自己家洗澡用水量的几倍……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公民节约意识尚未形成。水乃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社会公益广告: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水资源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绿色”润滑剂的重要成分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链条中的一环,链条任何部位的损毁,都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如何才能不让珍贵的水变成人们的眼泪,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水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再者,人人都应当成为珍惜水资源,确保“人水和谐”的好成员,人人都应当争做珍惜各类资源,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水资源,不干断子孙路、吃子孙饭的蠢事。自古以来,“节约”与“公益”就是两个并行不悖的话题,如果“节约”的多了,“公益”的效果就会好一点;反之,如果“节约”的少了,“公益”的效果就会差一点。过去,我们曾深切地呼唤着义务教育时代的到来,可是,义务教育似乎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美丽梦想,尽管我们历经三番五次的改革,可是,这条理想之路却总是在“钱”的问题上遇到羁绊。

如今,我们仍然无休止地呼吁着“尊老爱幼”的美德,仍然坚持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想追求,仍然本着“常怀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的原则,迫切呼唤着老年人幸福时代的到来,迫切呼唤着消除贫困、消除饥渴的社会状态。可是今天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已达小康,但仍有部分人在生存恐慌的边缘上挣扎。我们倡导节约,赞美节俭,总是怀揣着用节约出的“砖”砌“公益”的“墙”、筑和谐之“楼”的美好心愿,总是期待着节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的日子。我们翘首期盼,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这个动人的日子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在期待的过程中,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努力加快脚步去接近这个日子。

接近这个日子,我们在警醒世人“节约”行事的同时,更需牢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更需时刻从自我做起,减少浪费,减少铺张,把所能节约的一切都积极奉献给公益事业,发自内心地做点让百姓感动的善事。尽管节日里谈节约并不新鲜,但还是颇有些味道。一个“节”字就可以组成节日、节气、节约、节省等等词组,使这“节日”与“节约”在表面上就存在着某种关联,这是文字的味道;在节日里谈节约,反对大吃大喝、过度挥霍,提防因节致病、因节致贫,则又有一番寓意。喜庆的日子,我们自然要欢度。但欢度宜有度,节日也应有节。如果欢度无度,欢也就成了患。如果节日里少了些节制,那节日也终会少了喜庆。就会有胡吃海喝者,快乐了嘴巴伤害了胃,瘪了腰包还遭罪;就会有争强斗富者,讲排场比阔气,让天价月饼大行其道,成为名利场上的敲门砖。

欢度佳节,我们提倡节约。节约是一种态度,反对浪费、鼓励消费的态度。节约过日子,不是要我们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那样的节约终是苦涩的;节约过日子,也不是要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打乱我们的正常生活,而是要培养我们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花值得花的钱和时间,做值得做的事。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于家而言,节约一粒米、一滴水,是对幸福生活的打算,鼓励我们量力而行、勤俭持家;于社会而言,节约一张纸、一度电,更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当这种责任成为习惯,每个一乘以十三亿、乘以六十亿的时候,这种责任也就更有了欢庆的价值。欢度佳节,我们还要学会节约。

原本以为这节约应该从嘴巴和屁股开始。管住了大吃大喝的美食嘴巴,就不会有被整桌倒掉的美味珍馐;管好了废话不绝的会议嘴巴,就可以阻止“瞌睡虫”式的聚会;管住了“坐着一栋楼”的屁股,就看不到超标的公务用车;管好了“小姐”们的坐台屁股,自然可以制止灯红酒绿下的糜烂奢华……

可电视里说了,这节约应该从城市建设开始。管好了有关部门的笔,就不会天天碰到“老扒路”,把马路挖了填,填了挖;就不会有防洪堤上建工厂、闹市区上马污染项目的闹剧;也不会有城市雕塑建了拆、拆了建的丑闻;更不会出现缺水城市用自来水冲扫大街的悲哀……

但报纸上又说,节约应该从校园开始,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节约习惯;节约应该从考试开始,杜绝走形式的假认证;节约应该从医院开始,节约应该从节会开始,节约应该从精简机构开始……其实,节约从哪儿开始并不重要,只要开始了,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个时刻开始了,这天天都是节约的日子,才会天天都是好日子。本来嘛,这节日节日,就是提醒我们节约过日子。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创造大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