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倡议书【三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倡议书【三篇】

【篇1】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1. 宣传推广关爱身边流浪动物的理念。

2. 提倡伴侣动物主人行为自律,和谐邻里关系。

3. 提倡伴侣动物主人行为自律,及时清理污物,维护社区环境,营造和谐社区。

4. 达到改善动物生存环境的理想目标。

5. 我们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一家人,我们生命应该是平等的!

6. 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

7. 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

8.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9.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10.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

11. 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12.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13.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14. 不鼓励采集,购买,制作动物标本,莫以科学名义伤天害理。

15.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笼网,夹子等应果断拆毁。

【篇2】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全市人民要努力学习环保科技知识,切实加强自身环保意识,充分理解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在“创模”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而且在面临复杂局面时,更要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模”需要千家万户的支持。我们应该自觉抵制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活用品,自觉节约水电,积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不违反机动车集鸣禁行规定。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不食用野生动物,实行家庭垃圾分类,爱护园林绿地,爱护环保设施,不乱扔垃圾,不像江河内丢弃杂物,不乱排污水,爱护大运河,爱护湖……并以实际行动参加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各种活动。

积极参加“创模”宣传,广泛宣传“创模”的重要意义,宣传环保知识,帮助身边人员提高“创模”认识。同时,主动劝阻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模”中去,最终形成“人人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好榜样”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模”为大家,“创模”靠大家,“创模”成果大家共享。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参与“创模”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齐抓共创,为实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篇3】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倡议书

第2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保护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教学难点

1课时 教学过程

陆川导演的作品《可可西里》,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播放影片片段: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悲剧,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引导:大家对刚才看的影片片段有何感想?

生甲: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盗猎屠杀。

生乙:使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师补充:藏羚羊由于它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却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变成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过渡语:人类的一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数量逐年减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阅读思考,归纳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生甲: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它们的遗传基因更是丰富多彩,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也变化无穷,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乙:生物多样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过渡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的重要因素,据专家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但是很多动植物数量在逐年减少,变成珍惜甚至是濒危物种了。那么,你们课前调查的珍惜动植物有哪些呢?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三、收集资料,展示濒危生物及生存现状

第一小组:我们组收集和整理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展示课前打印好的图片,同时介绍: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一带的高山深谷中,据调查如今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山系中,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关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的祖先比我们人类还古老。至今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它是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第三小组:(展示图片: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华白鳍豚,是世界范围内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属淡水鲸类。近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物减少,加上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污染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我们觉得白鳍豚急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好,刚才三个小组介绍了几种典型生物及其生存现状,总的来看,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下面请看我国濒危灭绝的生物名单。(课件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名称和图片)

(过渡语:据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请大家阅读课本97页的两则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探讨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一)资料分析

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 讨论:

1、水葫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北大荒垦区停止垦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生甲:水葫芦疯长,抢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生乙:水下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少,缺氧,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死亡。师补充:以水生动植物为生的鸟类数量减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生丙:北大荒的做法是对的,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生丁:生物遭到破坏,会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师补充:对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的消失,破坏生态平衡,而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

第四小组:通过资料一,我们小组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第五小组:滥砍乱伐也是原因之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减少,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减少,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第六小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滥捕乱杀也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

师引导: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想法吗?

第一小组: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生活污水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师生共同总结: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诸如森林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师引导: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生物学工作者、动物园管理人员,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并陈述你们的观点。第一小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例如,水杉、桫椤、珙桐、银杉、金花茶等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动物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级别。但是面对这些珍贵的生物,人们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微弱,因此,我们觉得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警示人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

第二小组:作为生物学工作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就地保护一些濒危动植物,就地恢复和保护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例如可可西里、四川卧龙、西双版纳、长白山、青海湖鸟岛以及盐城滩涂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小组:建立自然保护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些生物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或者数量实在太少了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觉得植物园、动物园或者水族馆就可以成为这些动植物的第二个家,这就是迁地保护的措施,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其它小组补充:以后我们再去植物园、动物园这些地方的时候,应该小心翼翼了,不能做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第四小组: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那些繁殖时间长、存活率低的动植物,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栽培的手段。例如扬子鳄、中华鲟、水貂、水杉、红树等。

其它小组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努力地关注、保护身边的濒危动植物。

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几个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总结起来包括依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以及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既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尝试着进行一种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研究”模式教学。

(一)合理分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然

(二)有效探究,促进课堂交流展示的必然

课前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学生收集的许多信息没有进行取舍,而是全盘讲出,浪费较多时间,从而导致本组其他成员的时间不足。

(三)置身角色,提升理论升华实践的果然

本节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老师没有拘怩于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将知识与问题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分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节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的思维对话的设计,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无一不为“问题--研究”模式教学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新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气氛和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信息的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方面将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很好的倡议。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