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

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6篇

  篇1我学会了包粽子

  “哇,好香啊……”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出炉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进入了我的眼帘。“啊呜!还真不错。”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丝丝的。

  那已经是去年端午节的事了。“吃粽子,赛龙舟,欢欢喜喜过端午……”我哼着小曲,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着几把绿油油的竹叶。我们先把叶子放在水里浸泡。接下来就是准备包粽子的配料了。奶奶准备了糯米,红豆,五花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蛋黄了……真是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做吧!

  首先,要选出2片大小几乎相同的竹叶,把它们交叉卷成圆锥形;放进糯米,接着加入馅料,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再用凸出来的竹叶向下折盖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间。然后用麻绳扎起来。我看了会奶奶包粽子,就照着她的做法试着包了一个,可是最后不是馅溜了出来就是“犯人”逃脱了麻绳的管束。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有点灰心丧气,就想溜了。奶奶说:“做什么事不都是容易的,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一定行的。”于是我就在奶奶的指导下认真地学起来了。奶奶笑眯眯地说:“馅放进去的时候,你可以用汤匙压平,再把竹叶紧紧盖住,扎麻绳还是要讲究技巧。就像这样。”奶奶随手拿起竹叶包了起来。她动作是那样的轻巧灵活。扎粽子的手蝴蝶一样一上一下地舞动着。过了一会儿,一个“绿里透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一个,两个,三个……”我越包越起劲,越包越熟练……

  每想到端午节,我心里总会有一种包不住的喜悦。

  篇2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要用吃粽子来的方式纪念他。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当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发上为我们包肉粽子。由于我的好奇心强,所以有时就看姥姥是怎样包粽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说:“为什么总看我包粽子,是不是想学呢?”我点头称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应了。首先,准备猪肉、粽子叶、酱油、鸡粉、盐和糯米。先把猪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用酱油、鸡粉和盐淹上。再把糯米洗干净,等猪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只见姥姥先把粽子叶折成一个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猪肉,并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再用粽子叶封上口并拿线扎紧就可以入锅了。现在轮到我了,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馅放得太多了,都被挤了出来,馅放的太少了,粽子瘪了,线绷得太紧了,把粽子叶都绷破了。再包第二个时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慢慢包,终于包出一个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

  篇3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重大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船、挂香包、系五丝绳等。

  端午节这天,妈妈就教我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呀!在动手之前,我的确觉得简单。我把糯米和豆子泡在水里,妈妈告诉我直到泡软了为止。我又把花生、果肉、大红枣跟糯米搅拌在一起,就变成了粽子的馅儿。然后我把馅儿弄成三角形的,拿起两三片竹叶,笨手笨脚的把粽子包裹起来,还用线绳把它牢牢的捆绑起来。不过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难看,但是这也是我辛勤劳动的结果啊,我看着粽子满意的笑了。

  妈妈干脆利落的包了十几个大粽子。我和妈妈一起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过了一会儿,香气四溢,我以为粽子已经熟了,可是妈妈说时间还不到呢,让我耐心等待。又过了十多分钟,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浓香,我简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我看着出锅的粽子,竹叶更加翠绿,我想一定是色香味俱全的。我咬一口香甜可口,真是天下美味呀!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篇4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学会了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看见奶奶正在忙着洗粽叶。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洗糯米……奶奶弄好了这些,准备包粽子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一边学、首先,我拿了几块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再把米倒下去,后来又抓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引得奶奶眉开眼笑,我看一下自己也跟着笑。后来,我终于把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夹些猪肉、蛋黄、腊肉……然后就把叶折起来最后绑住它,奶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捆紧好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粥了。我就用绳子捆紧了粽子,一条粽子就这样弄好了,我再接再厉,继续包粽子,附近的邻居都夸我棒,都赞不绝口。

  那天,包粽子的趣事真的很有趣,也让我感到好开心。让我从中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篇5我学会了包粽子

  六月的天空是湛蓝深远的,六月的小伙伴是活泼开朗的,六月是炎热的。端五节坐着龙舟,脖子上挂着香包,头上扎着艾叶辫子,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向我们驶来。

  端午节的前夕,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节习俗里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让人吃了还想吃。妈妈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里买的没什么两样。新鲜的粽叶,大盆用酱油调好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都准备好了,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见妈妈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试一试。别看我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多了。我包的粽子一会儿“喂”得太多了,糯米都从粽叶缝里“逃”出来;一会儿“喂”太少了,还没“吃”饱;一会儿粽叶被我折得乱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状……我灰心丧气,干脆不干了。妈妈见了,鼓舞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气馁,我们一步步来,总有一次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妈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连三地包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钻进我的鼻孔,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篇6我学包粽子

  据说,古代著名诗人屈原5月5日投汨罗江,人们在江上打捞尸体,却不见屈原尸体,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包粽子投江喂鱼虾。现在,粽子人们已经不投汨罗江,但包粽子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学包粽子。

  我们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把粽叶洗净后放到水中泡,过了几分钟,陈老师拿了2片粽叶,一卷,将粽叶卷成一个“小喇叭”,舀上糯米,用粽叶把糯米包好,再用绳捆上,一个粽子就“ok”了!

  我见了,手也不禁痒痒,于是,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装了些米,当我正庆幸“工程进展顺利”时,却发现底下正漏米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片粽叶把粽子包得严严实实,捆上绳子,总算包好了!啊?不是吧!瞧我那粽子,也太“帅”了吧!整个一立体梯形,找不到粽子的影子,嘿嘿,我这粽子“时髦”了吧!

  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粽子了,这次,我把米放少一点,然后就包了起来,用绳子捆好。哎,不对劲,还是不对劲,那粽子又扁又小,像天生“营养不足”。

  看着自己接连制作了两个“伪劣”产品,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我想起了现在流行了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于是我又认真包了一个,就这样,包了一个又一个,现在我包的粽子虽然丑了点,不过还算个粽子。这也意味着我终于成功了!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因为我战胜了困难!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