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感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感言

食品安全感言作文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严峻挑战,人人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我们少年儿童的生命更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娇嫩纤弱,应该珍爱,对这些花儿威胁最大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了。

就说我们学校吧,一到放学时,校门口就热闹非凡,摊点周围被同学们挤得水泄不通。

原来是一些同学在流动摊位上买油炸食品、无照摊贩的肉串等等。

这些食品散发出阵阵香味,大老远就闻到了,谁不想尝尝呢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些食品一点也不卫生,是“三无”食品,这些食品会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色素等,如果过量食用,会对学生的肝、肾、肠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许多学生喜欢的食品大多是高糖、高脂、高盐的“三高”食品,如饮料、糖果、炸鸡、麻辣串、油炸或膨化食品。

经常食用这些食品,将会导致高血压、肥胖症、厌食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看看校园里增加了多少“小胖墩”,医院里查出多少“三高”病人,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了。

据统计:7岁到18岁的中小学生中,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小胖墩”。

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

我觉得,检查食品安全的叔叔们,可以先在各个学校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要不定期地检查校门口,发现有小贩卖“三无”食品的就应没收并教育。

这样,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少多了。

而且,在学校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一定要谨慎购买食品,因为在食堂吃饭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也举不胜举:2003年2月17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中午12时30分起,浙江兰溪市汪高小学28名在校就餐的小学生,相继出现肚痛、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2005年6月24日,台州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100余名初中生在上午陆续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原来是 23日晚曾在已对外承包的学校食堂用餐,而引起食物中毒;还有……,所以,选择食物一定要看好哦

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健康美好生活,这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让食品安全永远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吧

食品安全事件感想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

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

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

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

第三,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

“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如何让群众吃得放心摆在了我们相关单位的面前。

一是加大对制假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对部分企业实施减税政策,支持其技术设备的改良。

二是加强中央和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协调,明确各部门权责范围,有效降低政府食品监管的成本。

三是建立健全消费者与企业间相互沟通的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成果、技术的储备以及监管人才培养,加快高校食品安全评估方面的技术成果向公司企业的转移。

食品质量安全的报告

为了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消费和谐”的市场环境,3月份,工商余杭分局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箱和流动检测车加强了对市场、超市各类食品的检测力度,本月共抽检209个场所各类食品1317批次,有1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9%。

其中农贸市场100家,抽检964批次;超市及商场48家,抽检258批次;学校等其它场所61家,抽检95批次。

从抽检情况看,总体合格率与上月比较上升0.1个百分点。

现将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3月份对临平中山农贸市场(两次)、邱山农贸市场、荷花塘农贸市场、良渚农贸市场、乔司农贸市场、塘栖圣塘洋农贸市场(两次)、瓶窑农贸市场、闲林农贸市场、余杭农贸市场、獐山农贸市场、径山农贸市场、杭州大红鹰超市有限公司(两次)、仁和镇上海华联超市、临平天余超市、良渚时代联华超市、瓶窑镇第一中学、塘栖第一小学等市场、超市以及学校进行了抽检。

  一、监测的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分析  一是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

3月份,流动检测车对蔬菜及水果类食品共抽检92批次,有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

【第97句】:8%;各检测箱蔬菜、水果类食品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等检测399批次,有2批次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合格率为

【第99句】:5%。

从对蔬菜、水果类食品的抽检情况看,冬春季节气温偏低,蔬菜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不大,蔬菜农药残留量少,本月蔬菜、水果类食品合格率与上月比较有所上升。

  二是水产品、水发食品“甲醛”含量的监测。

检测车本月共抽检2批次,有1批次小银鱼水浸液含有甲醛;各检测箱本月对水产品、水发食品“甲醛”共检测74批次,全部合格。

从本月检测情况看,有些不法商贩为了保鲜防腐和美化外观,用甲醛来浸泡水产品,分局以后仍将继续加大对此类水产品的检测力度。

  三是水产品、水发食品及肉制品中“双氧水”、“吊白块”、“二氧化硫”的监测。

检测车3月份共检测30批次,有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

【第96句】:7%;各检测箱本月共检测43批次,合格率为100%。

从检测情况看,水产品、水发食品以及肉制品含有双氧水的情况已得到明显好转;本月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是水发竹笋二氧化硫超标。

  四是豆制品中“甲醛”、“吊白块”和“二氧化硫”的监测。

检测车共抽检91批次,合格率为100%;各检测箱本月共检测豆制品113批次,全部合格。

  五是粮食及制品、糕点、去皮浸泡食品、干货、干果以及其它食品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等的监测。

检测车3月份共检测了40批次,有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5%;各检测箱本月对粮食制品、糕点等共检测185批次,全部合格。

从检测情况看,为了使去皮浸泡食品保存时间长、卖相好,一些经营户使用焦亚硫酸钠等溶液浸泡,造成二氧化硫超标。

本月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是去皮芋艿水浸液和去皮马铃薯二氧化硫超标。

  六是肉制品、腌制品等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的监测。

检测车本月共检测了114批次,有5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

【第95句】:6%;各检测箱本月共检测124批次,全部合格。

本月检出不合格的食品分别是散装酸菜和泡菜二氧化硫超标以及现腌蔬菜亚硝酸盐超标。

  七是冷冻肉类制品中硼砂的监测。

本月检测7批次,全部合格。

  八是食品中苏丹红1号、2号、3号、4号的监测。

本月检测1批次,合格。

  九是鲜鱼类禁用药物孔雀石绿的监测。

本月检测2批次,全部合格。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开放分类: 大学、专业、就业专业前景本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

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食品科学以及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和营养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技术、管理、策划、食品生产及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等,食品企业管理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深造情况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轻松一点可以给别人提供食谱,个人或幼儿园之类的,我听别人说这个专业不错~~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为主题的论文。

急!~!~

【摘要】 “民以食为食为先”。

食品的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康,而且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与兴衰,在国际贸易交往中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声誉,近些年来倍受世人的关注,是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但这个问题尚未能够引起许多国家及部门的重视[1]。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都市化、新的食品生产、利用,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使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食物中毒时有发生,新的食源性病原体感染不断出现。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都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也给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食源性疾病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 人们为了除虫,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喷洒蔬菜、水果;为了提高瘦肉产量,盲目使用违禁激素(瘦肉精)喂猪;为了增白面粉,随便使用吊白块;为了骗钱,将稻草沤水兑色勾盐当酱油出售等等[2];真是举不胜举。

随着时代的改革变化,食品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普及和食品贸易国际化,全球不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比利时“二恶英事件”、英国“疯牛病”、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以及我国暴光的阜阳劣质奶粉、霉变毒米、苏丹红事件等,都使食品安全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也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2]。

这一切也清楚地表明,食源性疾病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或消失。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都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依然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已刻不容缓。

1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致病因子而导致的感染或中毒。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蠕虫和真菌引起的。

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严重暴发流行。

据报道,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30%的人患食源性疾病。

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其中约5000人死亡。

欧洲一些国家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增高到5倍。

尽管现在还没有关于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系统性报道,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这些国家食源性疾病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霍乱、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感染等,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报告表明,全球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已达数亿人,每年约有几亿腹泻病例,导致约3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约70%是因生物性污染的食品所致。

在发展中国家,估计每年腹泻及其相关疾病有

【第2句】:7亿病例,导致24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

由于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年度报告制度(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其中美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最完善,资料报告最多最完整),且漏报率相当高,发达国家的漏报率高达90%,发展中国家在95%以上。

所以很难准确估计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据WHO报告,食源性疾病的实际病例数要比报告的病例数多300~500倍,报告的发病率不到实际发病率的10%。

因此,所得到的报告病例数仅是“冰山一角”。

我国虽有较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还没有健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故难以估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据卫生部统计,近几年我国食物中毒例数、人数、死亡人数有较大上升,专家估计,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20~40万人,但统计报告的约2~4万,尚不到实际1\\\/10,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2]。

2002年,卫生部共接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28起,7127人中毒,死亡138人;2003年重大食物中毒事件379起, 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分别增加了1

【第96句】:7%、

【第80句】:7%、1

【第34句】:1%。

尽管各级卫生部门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产销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从整体上看,各种生物性和化学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非常艰巨。

食源性疾病不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例食源性疾病病例,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1,100 亿元。

澳大利亚估计每年因食源性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达26亿澳元。

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约有2,366,000例病人,每年的医疗费和损失约为3~7亿英镑。

1986年引起全球恐慌的“疯牛病”,共宰杀1100多万头病牛,经济损失达数百亿英镑。

1996年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事件,约 9000多人中毒,经济损失惨重。

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也造成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了食品企业的声誉。

2 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第2句】:1 环境变化 由于开放改革,大量农村人口无计划地向城市地区流动,导致城市人口拥挤,居住条件变差,饮用水供应和废弃物处理都处于重大压力之下,增加了食源性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人口不断增长,农用化学物质和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重金属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使污染加重(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兽药残留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目前,我国有850条河、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程度严重。

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可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损害人体健康,降低人体抗病力。

2000年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个样品检测,结果蔬菜中重金属超标的占23%;种植业与养殖业造成源头污染,我国每年氮肥用量2500万t,农药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倍和2倍。

二恶英污染又是一个环境污染主要案例(焚烧废弃物、汽车尾气)直接或间接污染肉、乳及水产,使致癌致畸,直接致死量为砒霜的900倍[2]。

【第2句】:2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超量使用、滥用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生产工艺流程未能严格执行,微生物杀灭不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微生物引起腐败;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辐射食品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

这些均可明显增高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

【第2句】:3 社会因素 贫穷和落后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

贫穷曾经被称作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

贫困导致食品生产设备简陋,知识落后,可影响食品良好卫生规范的实施。

虽然食源性疾病在富裕和贫穷这两种人群中均有流行,但富裕阶层的人一般患长期存在的轻微疾病较多,而贫穷人群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较多,如婴儿腹泻、霍乱、伤寒、甲肝等疾病,且死亡率较高。

【第2句】:4 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与食源性疾病关系密切。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快餐的需求量增大,在外就餐机会增多,就餐注重口味,以鲜为快,喜吃生食 (如喜欢食刺参,生食贝类和鱼虾等),另外,一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也不完备,食品制作不规范,这些因素都增高了食品污染病原体和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现已确定,许多鲜果和蔬菜都是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性利斯特菌的载体,这两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是近10年发现的最严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

【第2句】:5 其他因素 除上述这些因素外,尚有许多因素与食源性疾病流行有关,如食品贸易国际化可引起食源性疾病跨国传播;病原微生物适应性改变(沙门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等);新食源性病原体不断出现,近20年先后发现数十种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新病原体,如弯曲杆菌、大肠杆菌0157:H7和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沙门氏菌抗药菌株、环孢子虫(Cyclospera)、圆孢子(Cyclosporidium)、朊病毒等;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因此,食品安全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求关于食品安全的感悟200字

随着科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高,“无忧”的人们对品安全与营养也越来越重视.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能茁壮成长,我在此谈谈自己对“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的见解.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多家庭把鸡、鸭、鱼、肉……等荤菜当成主食.虽然说荤菜能够给我们补充蛋白质、脂肪等人类所需求的物质,但是光吃荤菜是不行的,君不见,现实生活中的“大肥头”和“小胖墩”越来越多了.萝卜白菜等素菜虽价廉但物美,它含有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对我们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吃荤菜,还应该多吃素菜.只有荤素搭配着吃,才能有益我们的健康.我们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更不能挑食.荤素搭配,更利健康.再就是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见到可口的饭菜就“大开吃戒”,暴食暴饮,这样做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  不仅仅是营养均衡问题,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峻.现在的学校周围,小摊点上垃圾食品、“三无”食品比比皆是.我们说的垃圾食品指的是方便面、火腿肠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指无产品名称、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太差,把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当零食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每天放学,学生们都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买那些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这些食品不但缺少营养,而且含有激素,不符合卫生标准,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美国曾经有人做过一次实验,连续30天只吃麦当劳的食物,只喝麦当劳的饮料,结果原本健康的他,体重急剧下降,肝、肾等器官也受到损伤.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吃垃圾食品的危害性.在此,我劝告大家不要三天两头地去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里大饱口福,吃那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更不要吃其他垃圾食品、“三无”食品.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均衡营养,不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为了我们的健康,我要再次呼吁: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懂得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得营养,吃出健康.

我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这个专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比较好···

从事研发比较好,但是大企业的研发不好进,如果是男生,最好是先干生产,第一,发展快。

空间大;第二工资高。

如果以后还是想干质量管理,那么再转成质量管理,这样在生产一线的经历对你非常有帮助。

总之,前几年别怕苦,选择了或者是被迫选择了食品,那么就认命吧,只能好好打好基本功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