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武字的词句 带有武字的诗词

412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带武字的词句 带有武字的诗词

【第1句】:带有武字的诗词

王建

却回龙武军前过,当处③教开②卧鸭池①。 【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三】

韦庄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白樱桃】

白居易

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赋得听边鸿】

刘禹锡

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其一】

杜甫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二】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五】

【第2句】:含有“武”字的诗词有哪些

【第1句】: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第2句】:下武先秦:佚名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第3句】:武陵桃源送人唐代:包融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第4句】: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 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5句】:九歌·国殇先秦: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第3句】:含有“武”字的诗句有哪些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韦庄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白居易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刘禹锡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杜甫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杜甫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 —— 周昙忍交孙武重泉下,不见时人说用兵。

—— 罗隐侯景长驱十万人,可怜梁武坐蒙尘。 ——胡曾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 钟谟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 —— 高崇文而今用武尔攻文,流辈干时独卧云。

——崔峒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 曹邺武帝英雄类始皇,甘心黩武国几亡。

——王十朋能论魏武周文事,独有区区谢侍中。 ——王十朋试上白盐峰顶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 王十朋邺王神武冠军中,夜半骑龙逐老翁。 —— 王安中可怜窦武陈蕃辈,欲与天争汉鼎归 ——王安石境穷昭武入长汀,溪侧山根指去程。

—— 韦骧唐帝宫中三浣濯,未如晋武雉裘焚。 —— 史浩圣主勤勤欲措刑,何尝黩武爱兴兵。

——史浩堪叹娲皇六叶孙,直将豪武盖诸昆。 ——叶适君今一武登台省,我亦三清直殿庐。

——白玉蟾。

【第4句】:带有武字的成语或词语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备。

黩武穷兵 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

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横抢武夺 指用强力夺取。

极武穷兵 黩武。滥用武力。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

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孔武有力 孔:甚,很。

形容人很有力气。揆文奋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吕武操莽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

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谋臣武将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乃文乃武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乃武乃文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亦作乃文乃武。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

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弃文就武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入文出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善文能武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神武挂冠 指辞官隐居。绳厥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

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绳其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

比喻继承祖业。圣神文武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十八般武艺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

②比喻多种技能。韬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

指息兵修文。通文调武 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玩兵黩武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威武不屈 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纬武经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文弛武玩 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文觌武匿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文经武略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文经武纬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

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文婪武嬉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文韬武略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文恬武嬉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

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文武差事 比喻明劫暗偷。

文武兼备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文武全才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文武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

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文修武备 文:指教化。

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

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

指天下太平。文昭武穆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与军事。文治武力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我武惟扬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无用武之地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比喻无法施展才能。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武断乡曲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武断专横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

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武爵武任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武偃文修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

亦作“文修武偃”。武艺超群 武艺:武术上的本领。

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兴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修文偃武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

提倡文教,停息武事。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偃武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櫜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偃武兴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同“偃武修文”。偃武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同“偃武修文”。偃武休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同“偃武息戈”。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演武修文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扬威曜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威耀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武耀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耀武扬威 耀:显扬。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一十八般武艺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一元大武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英雄无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

【第5句】:带武字的成语有哪些

武艺超群、

耀武扬威、

用武之地、

孔武有力、

穷兵黩武、

赳赳武夫、

文恬武嬉、

十八般武艺、

威武不屈、

能文能武、

英雄无用武之地、

文武双全、

通文调武、

能文善武、

偃武櫜兵、

秉文经武、

文武两全、

绳其祖武、

才兼文武、

演武修文、

止戈为武、

文川武乡、

武不善作、

揆文奋武、

我武惟扬、

宣威耀武、

一元大武、

文德武功、

文武差事、

允文允武

【第6句】:武字开头七个字的诗句

“武”字开头七个字的诗句有:

【第1句】: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和题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第2句】: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卢照邻

【第3句】:武帝时人今欲尽,青山空闭御墙中。——《华清宫》张籍

【第4句】:武陵桃花笑杀人。——《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李白

【第5句】:武夷山夹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树春。——《送郑阁赴闽辟》贯休

【第6句】:武氏死时应室女。——《七言》吕岩

【第7句】:武炼方烹不等闲。——《沁园春·得遇真传》李道纯

【第8句】:武担山上望京都。——《书怀》陆游

【第9句】:武王在时教歌舞。——《铜雀妓》陆游

【第10句】:武距文冠五色翎。——《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唐寅

基本字义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妌g )不数武。

姓。

笔画数:8;

部首:止;

笔顺编号:11212154

【第7句】:带武的四字词语

带武的四字词语 :

武艺超群、

耀武扬威、

用武之地、

孔武有力、

穷兵黩武、

赳赳武夫、

文恬武嬉、

生物武器、

威武不屈、

武装部队、

能文能武、

武侠小说、

武装力量、

原子武器、

文武双全、

常规武器、

通文调武、

能文善武、

偃武櫜兵、

秉文经武、

文武两全、

绳其祖武、

文通武达、

才兼文武、

演武修文、

止戈为武、

全副武装、

文川武乡、

贝奥武甫、

武不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