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风人”的诗句

192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带“风人”的诗句

为您整理了49句带“风人”的诗句,其中“风人”开头的诗句6句,“风人”结尾的诗句9句,“风人”在中间的诗句34句,供您参考。

“风人”开头的诗句

【第1句】:风人妙托物,予德惭菲凉。——出自高斯得《次韵俞掞县尉见赠钓台赋梅》

【第2句】:风人伐木歌,咏写求友声。——出自赵蕃《次韵王照邻去秋送行并呈滕彦真》

【第3句】:风人所作葩而正,治世之音乐以和。——出自刘克庄《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第4句】:风人第一章,窈窕河之洲。——出自陈傅良《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第5句】:闺闼关何事,风人美造周。——出自李流谦《挽秦国夫人》

【第6句】:风人托草木,骚客拾兰蕙。——出自北宋·黄庭坚《和答刘中叟殿院》

“风人”结尾的诗句

【第1句】:且要弄风人,暖蒲沙上饮。——出自唐·李贺《贾公闾贵婿曲》

【第2句】:讵意阻风人,于此费永日。——出自方回《初二日甲子雨阻风自次韵》

【第3句】:世上方为失途客,江头又作阻风人。——出自唐·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

【第4句】:可怜冲雨客,来访阻风人。——出自唐·白居易《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第5句】:我欲效风人,聊赋博鸡诗。——出自周南《博鸡》

【第6句】:沈思宦游者,何啻使风人。——出自唐·王周《使风》

【第7句】:神女恍惊巫峡梦,飞琼原是阆风人。——出自宋·葛胜仲《浣溪沙》

【第8句】: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出自许必胜《山中杂咏》

【第9句】: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出自梅尧臣《陈丞相燕息园》

“风人”在中间的诗句

【第1句】: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出自蔡襄《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第2句】:采彼风人谣,輶轩轻似鹯。——出自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

【第3句】:舞袂回风人斗丽,醉山颓玉客留欢。——出自宋祁《答燕龙图对雪宴百花见寄》

【第4句】:北风人独立,南国信空遥。——出自唐·贯休《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第5句】:丝麻虽美收蒯菅,尚冀风人采舆隶。——出自李流谦《贺王制置敷学之除》

【第6句】: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出自杨万里《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

【第7句】:土风人情管头好,不比阳阿辄相遻。——出自陈造《寄程安抚》

【第8句】:送酒客寻方外士,观风人是省中郎。——出自陈襄《和子直闻运使兵部驻节京口寄呈如晦》

【第9句】:殢得春风人尽醉,独醒谁似白头翁。——出自曾巩《北园会客不饮》

【第10句】:西楼歌舞隔珠幄,独有春风人不觉。——出自李新《苦寒歌》

【第11句】:父子才名震蜀都,家风人道似三苏。——出自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第12句】:又梦东林饮虎溪,叹息清风人不悟。——出自秦观《答朱广微》

【第13句】:世上曾谁歌白雪,慨叹风人声屡咽。——出自张闰《次韵曾侍郎》

【第14句】: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出自唐·王建《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第15句】:一枕清风人寂后,半窗明月酒醒时。——出自郑蒨《睡觉》

【第16句】: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出自真德秀《卫生歌》

【第17句】:秋风人渡水,落日雁飞天。——出自唐·柳中庸《扬子途中》

【第18句】:诗成正自不因题,看取风人发兴时。——出自钱时《示槱》

【第19句】:半夜西风人未觉,秋声先报草根虫。——出自张耒《夜思》

【第20句】: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出自方岳《舟次严陵》

【第21句】:书不风人人负书,公卿岂庆终犁锄。——出自王之道《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

【第22句】: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出自唐·戴叔伦《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第23句】:赋罢凌风人已朽,后来白尽几人头。——出自张嵲《赠何子应侍儿二首》

【第24句】:乃知风人意,比兴宜成章。——出自家铉翁《萱草篇》

【第25句】:昨夜霜风人褀衣,晓来病骨更支离。——出自苏轼《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

【第26句】:后来始说闽部采,亦有风人刺丁蔡。——出自赵蕃《寄莫万安》

【第27句】: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出自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

【第28句】:比户清风人种竹,满川浓渌土宜桑。——出自司马光《和子骏洛中书事》

【第29句】:风雨小楼清梦远,山河古道风人行。——出自陆文圭《送魏叔华归杭州得行字》

【第30句】:忽有小风人未觉,荠花无数总摇头。——出自杨万里《行圃二首》

【第31句】:阅历春风人眼恕,相传此法度荒寒。——出自张埴《夏日鹄山》

【第32句】:朱槿更作猩袍红,夸道风人尝印可。——出自陈傅良《兰花供寿国举兄》

【第33句】:料峭晚风人不会,留花且住伴诗仙。——出自杨万里《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第34句】:骚人绝芳洁,孰与风人宽。——出自陈傅良《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