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捞月的美好句子精选三篇

1102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醉酒捞月的美好句子精选三篇

文天祥诗歌中的茶文化

茶在中国很早就成为一种文化,当然,从吃、喝过渡到茶文化,其中经历了漫漫长夜。唐朝陆羽(注1)著作《茶经》时,中国的茶文化已具雏形,《茶经》可谓茶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此以后的茶事基本都是以此为指导,也以此为规范。到了宋朝,茶文化可谓发展到了极致,既有“斗茶”的赛事,也有因茶得职的“茶官”,日本现在的“茶道”就是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由南浦昭明禅师传回日本的(注2)。

那么,到了南宋末期,中国的茶文化是什么样的呢?由于年代久远,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当时的一些文字纪录和著作相互印证。

文天祥(1236~1283)是南宋最后一位丞相,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歌都是其人生经历的写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当时所处的人情世故,可以看到他周围社稷的人文百态,他的诗歌,是我们了解当时茶文化的一扇特别好的窗口。

纵览《文山先生文集》中的诗词,与“茶”有关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首,收录如下:

《景定壬戌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

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

椒柏(注3)同欢贺,萍蓬(注4)可叹嗟。

孤云在何处,明岁却谁家。

料想亲帏(注5)喜,中堂自点茶。

《太白楼》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晚渡》

青山围万叠,流落此何邦。

云静龙归海,风清马渡江。

汲滩供茗碗,编竹当蓬窗。

一井沙头月,羁鸿(注6)共影双。

第一首诗《景定壬戌(公元1262年)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中写的是兄弟二人当时同在朝廷为官,客居京师繁华之地,在弟弟生日时的感想。诗歌里面既有“椒柏同欢贺”的快乐,也有“萍蓬可叹嗟”的愁绪。既是骨肉情深的欢愉,也是“料想亲帏喜,中堂自点茶。”的思念。想到母亲长辈在家即使再欢喜,也只能在大客厅里自己“点茶”汤以示欢庆。

这里出现的茶,是在庆祝的场合使用的一种礼法,可理解为一种隆重的庆祝活动,可见,当时的茶文化的确是盛行的,其次也说明它不是常态的。这就跟我们现在过年过节做的一些事情,用的一些物品,吃的一些食物一样,平时我们并不做这些事情——做起来不容易,不用这些物品——用起来不简单,不吃这些食品——吃起来不便宜。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文章中再说。

第二首诗《太白楼》的“茶”是《茶经》里的茶。茶性本来平和绵软,是和平的象征,茶文化适宜清静安逸的人文环境。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天祥以茶励志,将驱除鞑虏,追求和平的决心也融入其茶诗中。

太白楼在中国比较出名的一共有三处,分别是济宁太白楼、马鞍山太白楼、歙县太白楼。由于李白在济宁生活二十多年,天天在太白楼上饮酒赋诗,玄宗皇帝对李白的征召和赏赐很多时候与其有关,所以济宁太白楼与李白最为密切。马鞍山太白楼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附近,面临长江,背靠翠螺山,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三楼一阁”,是“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这座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传说诗仙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最终醉酒捞月,乘鲸飞天,化为神仙。歙县太白楼位于歙县城西的练江边,在太平桥西端,背后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和新安碑园相依偎。传说这里原来是一个酒肆,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但碰不到他,李白路过酒肆,曾在这里骤足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

文天祥的《太白楼》应该是指马鞍山太白楼,因为只有它才在长江边上,才有“扬子江心第一泉”之说。文天祥在征程途中经过太白楼,登楼观景,触景生情,以诗言志。在太白楼上面对浩瀚的长江大河,想到江心的水是泡茶最好的水——第一泉,才会联想到茶经和陆羽,才会学着李白抒发胸臆,吟诗作对。茶文化中关键的一环是选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茶汤的好坏,在对水的评价中自古就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说法,可见扬子江心水在选择泉水中的地位有多高,其典故恰恰就是来自茶圣陆羽。陆羽的对茶的研究究竟有多高妙,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民间传说和记载来了解,这其中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则陆羽辨水的故事: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久闻陆羽之名,一日邀陆羽一起品茶,席间,李季卿问陆羽:“煮茶用什么水最好”?陆羽回答:“山泉水最好”。又问:“天下名泉以何处最好”?羽答:“扬子江上的南零水”。李季卿为了验证陆羽的话,遂命两名士兵驾船去取南零水。两名士兵奉命取了水,途中却因船身晃动,桶里的水溢出一半,士兵怕长官责怪,就近用靠岸江水加满后,便回来交差了。陆羽用木勺舀起水来看了一眼说,这是扬子江的水,但不是南零的,这水是靠近岸边的。士兵争辩道:我亲自到南零汲的水,大家都亲眼目睹,不信可以问其它人,这怎么会有错呢?陆羽未置可否,让士兵将水倒入盆中,刚刚倒了一半,陆羽忽然叫停,说从这里开始才是南零水。士兵大惊,没想到陆羽仅凭目测就发现了自己做的`手脚,这一下不得不口服心服,大家对陆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件事传扬开去,人们都感叹茶圣果然名不虚传。

“扬子江心第一泉”作为诗歌的第一句,既是应景写实,又是因故用典,可谓匠心独运,出神入化。“南金”是自许,“文渊”是神往,他希望来到太白楼上沾点诗仙的光辉,铸就未来学识渊博的文才胆魄。文天祥非常清楚,要想过上和平的生活,首先必须成为好“男儿”,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将肆逆中原、涂炭生灵的侵略者赶尽杀绝,这就是第三句“男儿斩却楼兰首”的意思,“楼兰”意指西域,是对外来侵略者的泛称。只有完成目前的艰巨任务,将来才会出现太平盛世,才有空“闲评茶经”,才有机会“拜羽仙”。换言之,诗歌以“闲评茶经拜羽仙”作为和平生活的象征,可见茶文化在当时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第三首诗《晚渡》被编在《文山先生文集》第14卷中《指南后录》卷之一(下)里,这一卷的作品是文天祥在狱中自己编好的,都是在被元军生擒后北上途中及牢狱中写的诗词、文章等。《晚渡》显然是其被押解北上时的作品,才会出现“青山围万叠,流落此何邦。”的诗句,因为他是被押送的人,所以走的是什么路,走到什么地方自己都不清楚,否则就解释不通了。“云静龙归海,风清马渡江。”是写景,描述当时的周边环境,“云静”、“风清”反映出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虽然被羁押囚禁,但仍然乐观向上,也可以看出,其押送人员对他还是不错的,让他有心情赏景斌诗。这首诗中表面看好象与“茶”没有关系,实际上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茶”是隐含在第三句中——“汲滩供茗碗,编竹当蓬窗。”。“茗”就是茶,“茗碗”就是茶碗、茶杯,所以,我说,这也算是一首茶诗。“汲滩”是指河南南阳邓州市汲滩镇,它座落于湍河、赵河、严陵河三河交汇口的东岸。始称三河口,后谓急滩,最后才是汲滩,但这一叫法看来至少也有七百多年了。三河口常年船只不断,船户与农户经常在此交换、买卖东西,逐渐形成为一个远近有名的集市。另据文献记载邓州附近的“邓州窑”(注7)位于今天河南南阳邓州内乡大窑店,距邓州约50多公里,邓州窑虽不是官窑,但也是宋代名窑之一,出产的陶瓷产品当然需要运输和贩卖出去,因此,汲滩的集市和运输条件自然成为其销售的有利条件,这才会有文天祥诗中的“汲滩供茗碗”,文天祥也才知道自己到了邓州。后面的句子是写他自己的境况,理解起来比较简单,这里不再细述。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末期品茶已有专门的茶碗,而且有专门的名窑烧制,可见,茶文化确实已具备一定规模。

综上所述,我们从文天祥为数不多的茶诗中可以看出,第一,在南宋末年,茶文化是盛行的,既是隆重的,但也并非常态;第二,当时茶文化是崇高的,令人向往的,甚至可以作为和平美好生活的象征;第三,茶文化是有群众基础的,是百姓喜爱的,其器具是专门生产和交易的。

这就是文天祥诗词中关于茶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注:

【第1句】:陆羽 733年-804年,一名疾,字鸿渐,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第2句】:日本《类聚名物考》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第3句】:椒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 ’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第4句】:萍蓬 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喻行踪转徙无定。 唐 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第5句】:亲帏 亲:父母;帷:帷幄,帷幔,帷帐。

【第6句】:羁鸿 《汉典》:亦作“羇鸿”。犹征鸿。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至垒石湾》诗:“寒月波荡漾,羇鸿去悠悠。”。 唐 柳宗元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 明 文徵明 《夜坐》诗:“微风吹空星漠漠,时有羇鸿夜寥廓。”

【第7句】:《陶录》全名为《景德镇陶录》清代景德镇人氏兰浦原著,六卷,后经弟子郑廷桂增补为八卷,另加入卷首《图说》和卷尾《陶录余论》共十卷,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异经堂刻印刷出版(四册一函)。卷七《古窑考》洪州窑、越窑、柴窑、邓州窑、建窑等 宋代名窑甚多,如饶州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建窑、象窑、吉窑、董窑、钧窑、耀州窑、邓州窑等等,皆为名品,各具特色。

文天祥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错复杂的南宋末年。

文天祥的一生有过很多波折坎坷,但作为封建士大夫,他渴望有所作为,以一展宏图。忠君爱国是其最主要的精神品质。细读其诗作,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又表现为:豪情壮志、铮铮铁骨、幽愤情绪、耿耿丹心。

1 “闻鸡坐欲驰”的豪情壮志

文天祥自幼受父亲文仪的熏陶感染。公元1256年,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20岁的他考取了进士第一名。可天不随人愿,因其父亲病逝,为遵孝道,不得不守制三年。公元1259年守制期满,文天祥被朝廷任命为承事郎、签书宁海节度制官厅公事,自此开启了他光明正义而又艰难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时文天祥也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雄伟的志向。其《夜坐》中“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立志报国、勤勉不已的豪情,率真地表达了自己“簸扬且听箕张口,丈夫壮气须冲斗”的雄心和为报效祖国建立不朽勋业的抱负,可见忠肝义胆、气宇轩昂。但因时事艰难,宋朝政廷软弱无能,自己的直言忠谏一时又不能被朝廷所接受,加以得罪朝中权贵,一时难酬抱负。但其奋发有为的思想、立志报国的志向一直没有变,“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长共暮云愁”,“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正由于其满怀豪情立志报国的雄伟抱负,使他即便在兵败被俘的'日子里都能始终抱定“将以有为也”的信念,跟元军作不懈的斗争。

2 “饿死真吾志”的铮铮铁骨

公元1274年6月,元首忽必烈率20万大军大举进攻南宋政廷,南宋顿时陷入危急境地。此时的文天祥再也按捺不住了,要跟元军作坚决的斗争,于是他四处征集义军,招纳英雄豪杰。至公元1275年4月,文天祥已集结义军一万余人并开赴临安准备抵御元军的进攻,以保大宋江山。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作战英勇,但最终还是未能挡住元军锐利的兵锋,临安危急。

后谢太后派文天祥出城与元将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不料,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扣留住了,元帅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但文天祥软硬不吃,坚贞不屈。后行至镇江,文天祥借机冒险出逃,历尽艰难险阻,到达福州。因其不满张世杰专制朝政,文天祥离开朝政并辗转各地继续联络抗元义军,坚持斗争。至公元1278年冬兵败被俘,于公元1282年底在柴市慷慨就义。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文天祥此时被俘北行途经南安军,如不被俘本能回到故乡庐陵,所以诗人只能发出“归乡如不归”的感叹,可见其心情悲苦。想想自己身系拘囚,不能再为朝廷尽忠尽力,于是就决心饿死以殉国,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读来尤其感人肺腑。展现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形象。

3 “眼看胡马泪痕多”的幽愤情绪

在南宋末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天祥的诗歌还表现出深深的幽愤情绪。眼看南宋政廷一步步走向衰亡,加以自己的豪情壮志一时又难以实现,文天祥的心中不免生发忧虑和惆怅。在得罪权宦董宋臣被贬瑞州事,文天祥不由得忧心忡忡,“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虽身处异地,但仍然念念不忘要收拾旧山河。

在兵败被俘、身陷囹圄,南宋政权被元军步步蚕食直至灭亡的那段“非人世所堪”的日子里,文天祥这种悲伤幽愤的情绪在其诗歌中时有体现。可在目睹偏安江南一隅且软弱无能的南宋政权在遭遇元军大肆进取中原而显得手足无措节节败退的情景时,文天祥不由得悲从中来,心中的忧愤一时难以释怀。

又如“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独自登楼时柱颊,山川在眼泪浪浪”,“江山有恨销人骨,风雨无情断客魂。泪似空花千点落,鬓如硕果数根存”,“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这些诗句无不包含着诗人那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忧患。

而这种悲伤幽愤的情绪,也正是文天祥忠贞爱国情操的重要体现。

4 “以身殉道不苟生”的耿耿丹心

其实贯穿文天祥诗歌始终的内在情结是其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耿耿丹心。在其词《酹江月》中“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可见其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至死不渝的忠贞。

这种愿意舍身殉国的大气魄,在其代表性长诗《正气歌》中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他饱含深情的笔墨极力歌颂历来愿“以身徇道不苟生”的英雄人物,文天祥也更愿意以身效法他们,为追求“正气”而舍生取义,并且认为这种“正气”“当其贯日月”。因而,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可谓义无反顾。《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感情充沛,笔墨酣畅,具有深沉刚健、悲壮凄凉的艺术风格,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的英雄气概。”

还有,“挽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诗书礼义圣贤徒,竭心磬志尽匡扶”皆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威武形象。而且这份忠心从未改变,“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为收复山河,尽忠朝廷他显示出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在我国诗歌史上,文天祥的作品并不占有重要地位,但他始终是一位铁骨铮铮、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英雄。他那心忧天下坚忍不拔“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的民族气节,构成了我国爱国主义思想宝库极为珍贵的一颗光耀千古的璀璨明珠。

文天祥诗歌及其风格

文天祥诗歌及其风格文天祥是宋代末年代表性诗人,一生经历了早年仕途,中年宦海沉浮的军戎生活以及最后的战败被俘从容殉国这三个阶段。

  文天祥诗歌及其风格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元兵渡江之际,文天祥奋起御敌,后为元人所禽,囚于燕京四年,忠贞不屈,为国捐躯。他的诗歌主要是以德元年起兵勤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以书写性情为主,一共三百首左右,后期以诗歌纪行,效杜诗为主,诗歌风格也呈现出独有特色。

【第1句】:文天祥生平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元名臣,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他的一生与宋末元初那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结合,以时间为轴,融入到当时复杂的环境之中,他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受良好家教熏陶的青少年时期。文天祥出生于南宋理宗时期自古文人荟萃的江西庐陵,他们祖辈均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这对于文天祥的人格影响非常深刻。文天祥二十岁时候,进入著名的学者欧阳守道主持的庐陵白鹭书院读书,这位儒学大师以“有益于时用”为宗旨教书育人,为文天祥以后的人生道路种下忠义的种子。他于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参加临安的礼部考试,并以第一的成绩应举成功,但在他状元及第几天之后,他的父亲便去世了,他们兄弟几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丁忧守制。其次是宦海沉浮的仕途及其军戎生涯。开庆元年蒙古开始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有宦官劝说皇上迁都,文天祥便上书反对,建议将这种奸佞小人斩杀,但被驳回,他请职还乡。咸淳十年(1274),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兵二十万侵宋,面对来势汹涌的敌人,文天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兵勤王的历史重任,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戎生活,这期间经历了家人被俘,但苦于力量悬殊,守到最后还是战败。他的爱国之心与精神却感动着所有人,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反对投降,坚持抗战,文天祥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民族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正气歌。[1]最后是战败被俘,从容殉国时期。文天祥被捕之后,元朝的统治者也看中了他这根巍巍不倒的旗杆,企图说服他投降,为元朝效力,但是没能动摇他的决心。就这样,文天祥以囚徒的身份踏上了北上的行程,继之幽囚燕狱四年,在狱中的这一时期的诗歌也是他在文学史上爱国精神与民族正气最强烈的表现,文天祥完成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在囚禁几年无效之后,元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八日,文天祥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不拜,元人也最终将其杀害,这位民族英雄终以三首慷慨悲凉的绝命诗怀着对自己祖国的深沉热爱走完了他四十七年光辉的生命历程。

【第2句】:文天祥诗歌内容

文天祥的诗歌收录在《文山先生全集》中,共有诗歌830余首,他的诗是诗人首次将国家与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奋斗史,也是继杜甫之后,又一部“诗史”。

(一)前期:酬唱赠答、抒怀言志诗

文天祥前期诗歌约有三百余首,因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大部分都是酬唱赠答与抒怀言志之作,这时候的诗歌在艺术及思想深度上虽不及他后期的创作,但是也不乏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夜阑拂剑碧光寒,握手相期出云表。[2]”这些写得豪迈奔放,雄健壮阔,将文天祥早期的那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火热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前期的作品中还出现有“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这一类描写南宋末年外族侵入,表达对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结束战乱的信心和愿望的思想性较深的作品。[3]

(二)后期:爱国诗、纪行诗

文天祥后期的作品大多收录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集杜诗》中,一共有五百七十余首,这一时期文天祥被元兵囚禁,但他忠贞之心并未减少,创作量也很大,这一时期他的诗风主要是效法杜甫,以诗纪时事,以诗纪所遭。《指南录》中大部分篇章是叙述文天祥被俘北行,虽身处艰难困境,却依然充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纪事诗。《指南后录》是文天祥诗歌思想深度,表达感情最为强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爱国精神与民族正气最强烈的表现,是文天祥自己自励与忠贞的几张表现。有《过零丁洋》、《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名句流传千古。他的《集杜诗》二百余首分别记述了南宋末年抗元斗争、起兵勤王被俘入狱与追忆前人旧事、感叹世事的个人生平遭遇,将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与自己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出他爱国,不愿屈服于外族,誓死与国家命运共存亡的爱国之情。

【第3句】:文天祥诗歌艺术特色

文天祥不单以爱国英雄的形象吸引着众多人,同时它的诗歌也已独特的艺术特色感动着众多的读者,以下将主要从语言与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其诗歌特色。

(一)语言风格

文天祥的诗歌大多直抒胸臆,能够以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感情,是诗歌极富表现力。如《纪事》这几首诗,用特别常见的口语化语言将面临敌人的威逼利诱与压迫依然能够慷慨从容,严词相待,终不辱使命的爱国主义形象刻画的生动形象。以这种外表平易晓畅,意蕴却深刻绵延的语言,不但显示出他对于平时生活的'认真观察,同时还显示出他语言运用能力的精通。在他其他一些诗中还显示出他独具特色的一面是虽有些诗句对语言千锤百炼,却丝毫显示不出生硬晦涩的地方,还有这些“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 橹声人语小,岸影客心长。”这些诗句,也足以见出他语言极具特色的一面。   (二)连用用典

对于典故,前人的研究有很多,用典也是历代文人学者所关注的一种写作技巧和方法[4],文天祥却能够十分贴切的巧用这些典故。在他前期诗歌中,使用较多的是文学典故,比如在这首《闲居和云屋道士》中,反用王羲之兰亭集会时候感叹时事、感叹人生的典故,认为有些事不应该背后议论,既已事成定局,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放旷达一点呢,于豪放旷达之中又透露出丝丝的忧愤之情。在他的后期诗歌中,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作为一名爱国志士,诗歌中运用历史典故较多,他从年幼时候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读《左传》、《史记》、《汉书》,在他的《正气歌》中运用一系列苏武、董狐、张良等烈士的典故来表明他的决心。文天祥的这种连用典故的现象,不但不显得刻意衔接,诗中的慷慨义气让人读后,反而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鼓舞。

(三)赋笔、比兴手法的运用

在宋代,由于当时的理学派倡导质直诗风,又由于他从小便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此时代的文天祥赋笔与比兴的手法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运用的较多。在他的《指南录》中,主要是叙述他出使元营,被拘后设法逃脱归国的艰苦经历,他在这里采用了唐代杜甫用组诗记事的方法创作,这类以记述自己遭遇,刻画生活环境恶劣的诗篇基本都以赋笔的方式完成。在《指南后录》与《吟啸集》中,诗人将赋笔与比兴二者结合运用,将自己作比喻,表明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国恢复自由并对于元人无论怎样的恐吓与诱惑都不活动摇他的忠贞之心。诗人将这两种手法结合运用,即表明自己遭遇,又表现出自己决心的用法,在宋诗中给后人影响非常深刻。

文天祥虽落入元军之手,是很不幸的经历,但对于他这一阶段的创作来说,却是他诗歌最具价值,艺术性最强的时期。文天祥的优势就是从军生涯以及生平所遭对他的影响中,他以诗歌纪事纪行,创造出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诗史”,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辉煌的一笔,为后代创造出无限的财富,爱国情怀也影响着古往今来的每一位读者。

  拓展阅读:关于文天祥历史古迹

文山城墙

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期间留下不少事迹,影响最深的是“文山城墙”。 “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茫荡山的莲花山,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第4句】:5米,高3米许,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更多为夯土所筑,十分壮观。

遗址后经造林、开路,严重受毁,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地下墙基尚存。

文天祥于1276年七月上旬到达南剑州后即着手筹建这一带城墙。因为元军南侵陆路必经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墙成为当务之急。按理说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第3句】:五个月才能完工,但文天祥仅用了几天几夜就把这10里长墙筑成了。修筑工事,夜以继日,远近百姓闻风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足见当时民众抗元热情之高涨。后来人们传说文丞相抗元气节惊天地泣鬼神,筑墙如有神鬼相助,遂把这段城墙称为“鬼城墙”。

江西遗墓

位于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骛湖大坑之原。

走进墓园,心里为之一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坊,石坊上镌刻着“仁至义尽”四个大字,迈过石拱桥,登上石级神道。神道为47米长,寓意为文天祥走过的不平凡的47年人生路程。神道两旁,翁仲、石兽肃立,青松翠柏成行。文墓的所在,是一座虎形山,从山下仰望墓茔,巍巍然,森森然。文墓的建筑可谓独具匠心:不左不右,方位正北;最上端是墓茔,呈圆形,往下是菱形石梯,再往下是狭长直立的石台阶,整个造型,如一柄利剑,不偏不倚刺入虎口之中。这一切似乎向人们展示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不屈的性格。

文天祥《夜坐》诗歌鉴赏

夜坐是五言律诗,作者南宋文天祥,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天祥的诗歌鉴赏,欢迎阅读~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夜坐,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

②蛩,蟋蟀。

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简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全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风味。

前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诗人不禁慷慨悲歌,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

逶迤:对蹉跎日月的无限感慨。

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不惧风寒的神韵 孤高品格的象征。

【阅读延伸】

阅读下面这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 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全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13句】:

(1)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2分)这幅肃杀凄凉的夜坐图,使全诗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2分)

(2)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壮志难酬的痛苦。(2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