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南廊亭的优美文案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描写江南廊亭的优美文案

描写“老巷子”的精美语句有哪些

亭 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多用竹、木、石等材料建成,平面一般为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形等,顶部则以单檐、重檐、攒尖顶为多。

按其所处的位置分,又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等。

园林中规模最大的是颐和园东侧的廊如亭。

\ 中说:亭即停止的意思,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

亭一般不设门窗,只有屋顶没有墙,具有四面迎风、八面玲珑的特点。

其形态千态百姿,丰富多彩,其的形象,可使山水增色。

亭在园林中必定可以立足观景,它在选址时,其四周必定有甚具特色的美景,而且其所选择的观赏角度、观赏距离也是最佳的,所以亭素有“园林之眼”的美称。

由于亭的四周必有美景可观,是立足观景之地,所以旅游者往往以亭为引,这样亭又起到了组织游览的作用。

\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

廊 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间,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从横剖面的形状看,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双面空廊(两边通透)、单面空廊、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加一道墙)、双层廊(上下两层)。

从整体造型及所处位置来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和桥廊等。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

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人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

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 榭 临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

\ 水边的敞屋称水谢。

其特点: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柱间设栏杆或美人靠,临水一面特别开敞。

有时其台上的建筑,内圈以漏窗粉墙和圆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围成回廊,四周立面开敞、简洁、轻快,成为人们在水边休息和观景的好地方。

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在旅游中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纳凉,另一方面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它是驻足观赏水景的理想之地。

\ 水具有温柔活泼的性格,园林中有了水,景色更加妩媚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在水边,天光云影、波光倒影、游鱼荷花、霞光月影……都是观赏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 金学智先生在中把水的美概括为:洁净之美、虚涵之美、流动之美、文章之美。

据他分析,水的洁净之美,不仅是湿润、降温、净化环境的物质性清洗功能,而且表现出洗涤性灵,清澄心性,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精神性清洗功能;水的虚涵之美,不仅表现水质的澄澈、晶莹的透明之美,而且表现在倒影的。

似实还虚,,恍惚不定的虚灵之美;水的流动之美,不仅表现在插天扑地,源远流长的活泼流动之态,而且表现在如同与人说话,为人奏乐的潺潺之声;水的文章之美,则集中体现在所描述的风水相遭,风吹水绉之际的种种殊然异态。

这些构成了水面千态百姿的文澜绣绮之美。

\ 厅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国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

厅堂是由古代单体建筑拆分而成的园林中的独立建筑。

在古代建筑中,厅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一般体形较高大,有良好的观景条件与朝向,常常为园林建筑的主体与构图中心。

\ 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

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

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

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

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

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三穗堂是用作会客之用,点春堂作宴请、观戏之用,玉华堂则是书房。

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 斋即之意,其环境一般比较幽深僻静,其风格大都朴素清雅,具有高雅绝俗之趣,斋在园林中大多作静修、读书、休息之用。

\ 轩与亭相似,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

轩与亭不同的地方是:轩内设有简单的桌椅等摆设,供游人歇息,一般来说,园林中的轩多为诗人墨客聚会之所,要求环境安静,造型朴实,并多用传统书画、匾额、对联点缀,能给人以含蓄、典雅之情趣。

轩也多作赏景之用。

\ 舫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如的“香洲”、北京颐和园的“清晏舫”等。

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

前端有平硚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

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

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但是肪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肪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

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

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

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园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

而颐和园之石肪,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上海豫园内园假山上的舫宜作 “这里是人间仙境”之解。

\ 馆 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如颐和园的听骊馆和宜芸馆。

\ 台 台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

其上可以没有建筑,仅供人们休息、观望、娱乐之用,也可以修建建筑,以台为基础的建筑显得雄伟高大。

建在不同地貌基础上的台分别称为天台(建在山顶)、挑台(建在峭壁上)、飘台(建在水边)。

\ 楼阁 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一般体积较大,造型丰富。

早期的楼是指两层单体建筑的叠摞,供居住用。

而阁则底层空出,主要建筑位于上层,多用于观赏风景。

后也将贮藏书画或供佛的多层殿堂称为阁,例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

\ 桥 桥、岛、堤是园林水景构成中的重要组成要素。

按桥的形状分,有拱桥、平桥、亭桥和廊桥等。

建桥的材料多为石、竹、木等。

我国北方的皇家园林多为壮观的大桥,而南方园林则多为小巧精致的拱桥。

三河古镇介绍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

全镇72平方公里,7.3万人口,其中镇区4.71平方公里,4万人口。

全镇辖7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

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旅游业为中心,以工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点”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举措,经济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环境优美镇、卫生镇,合肥市“十强”镇等。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

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

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

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

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

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

  交通:  三河距合肥35公里,距巢湖7公里,离合九铁路舒城站7公里,距沪  蓉高速公路吴岗入口处2公里。

位于合肥到黄山、九华山黄金旅游线上。

  1.合肥汽车站乘合肥——三河旅游专线车来达三河  2.明光路长途汽车站,直接上车买票,经过南门换乘中心  景点介绍:  1.天然亭:  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

  2.刘同兴隆庄:  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

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

他是姓刘的人开的庄子,中间的“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

庄子的主人刘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会副会长,兄弟五人。

其中刘锦堂与二哥刘锦臣就居住在“刘同兴隆庄”。

  整座刘同兴隆庄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

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

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当时这里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

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

那时候的“同兴隆”真是无比兴隆,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

同时,也象征着“”的经商理念。

  3.翠竹亭:  位于古西街合众巷出口处,旁边就是风光秀丽、贯穿全镇的三河小南河。

此亭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之中,亭柱酷似竹子,亭子颜色是一片翠绿色,取名竹亭,有节节高升之寓意。

旁边有游船码头,泛舟小南河,别有一番幽情。

  4.冶霞亭  位于三河中街小南河畔。

在抗战时期,三河相对安宁,芜湖、南京等许多有钱人为躲避战乱,齐集三河,人口一度多达七八万之众,所以当时三河也被称为“小南京”、“小上海”等,在解放初期三河还一度设市,称为三河市。

冶霞亭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亭子取名“陶冶情操、沐浴晚霞”的意思,外形颇似一个清朝的官帽。

因为合肥出了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包拯,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大清官。

这个栏杆上雕刻的是荷花,其寓意就在于警示人们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5.古鹊亭  位于三河三县桥头东侧。

三河古称“鹊渚”、“鹊岸”。

曾经是巢湖上的岛,是鸟鹊栖息的地方,后巢湖下陷,随成陆地。

此亭处是鸟鹊经常栖息的地方,很多鸟鹊在此聚会,是故此亭被叫做古鹊亭,现在也是游人和居民经常休息的地方,在这里,鸟鹊和人和谐相处,互不惊扰。

  6.杨振宁旧居  位于三河的古南街上,与正在修建的万年禅寺和万年街相邻,前身是原来的三河孙大生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明清风格宅院,共有五进房屋和一个庭院。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1922年10月出生于合肥四古巷;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研究生院;1945年赴美留学;1957年10月因发现“而与李政道同获;1964年入美国籍,家学渊远,文理兼通,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进中美和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教授的母亲是三河人,1937年底为了躲避战乱,杨振宁曾于此客居求学。

该旧居共五进房屋,前两进房子是展览厅,展示的是关于杨振宁教授的图片和文学资料展览。

第三进房为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大约在此住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五进是以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示杨振宁先生的科学成就。

  7.鹊渚廊桥(4副)  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

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之一,1982年重建。

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

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外国人称廊桥为情人桥,有情人若从这座桥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

  这座桥原本是一座小木桥,如今我们将桥赋予了“遮阳、挡风、避雨、休憩”这些廊亭的功能后,也就称之为“廊桥”了。

  8.万年台(4副)  万年台是三河镇的中心点了,是一个古戏台,是在以前的旧址上重建的。

这个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

如今,这个文化休闲广场上,拥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还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亲图。

三河原有两处万年台,除这以外,在南街还有一处,现在其旧建“万年禅寺”,大家可以看到在台面的两边有两个大柱子,而这个柱子象征着佛教生生不息。

在万年台,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热闹非凡。

  9.鹤庐  位于三河古南街,是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故居。

刘秉璋是三河人,他是李鸿章手下的御用红人,曾经率兵击退法军,大败捻军,先后做过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和四川总督,是淮军的著名将领。

他曾经在三河有上百处宅院,而此处是后来唯一一个保留下来并重新修葺过的。

此展览厅主要展示的是他生平的事迹以及一些当时留下的武器设备,图文资料等。

此宅取名叫“鹤庐”,有一种闲云逸鹤,择良木而栖的味道。

  10.城隍庙  位于三河古南街,对面就是万年禅寺,旁边是二龙桥。

在这里曾有一个禁烟禁赌碑,正好可以说明庙的年代,立于同治十二年,距今最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三河目前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一块古碑。

从中可以看出三河历史上的隶属关系。

门前刻着一幅对联:  上联:为善应倡,设惑未倡,前人余殃,殃过必倡;  下联:为恶应灭,设惑未灭,前人余德.德尽自灭  据说是庐江县的一个叫孙维琪的秀才写的,也就是劝人行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意思。

  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

地藏原名金乔觉,据说是朝鲜国的一位王子,曾发过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一直人们称他为地藏菩萨.  两边分立的分别是他的两位弟子:阂公和道明。

四周是四大天王塑像中国民间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据佛教传说,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峰,各护一方天,由四大天王镇守.按南、东北、西方向依次为:手幸宝剑的叫北方多闻天王;似在弹奏琵琶的叫东方持国天王;手绕黄龙的为西方广目天王;拿着伞的是南方增长天王。

  四大天王手下有三十二天将,即每人手下有八位天将,各守一方天,天分九层,正好是三十六之数四大天王各执一法器以剑的锋利、琵琶须调音、伞寓意司雨,龙身有娇要顺着去抚摸,取其谐音,象征风调雨顺,这样就以能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后面还有一进供奉着城院老爷以前凡是有城池的地方都有城院,保佑这一方城池百姓平安。

  11.万年禅寺  位于三河古南街,最早建于宋代。

万年禅寺由法华寺、松林寺演变而来,后毁于动乱。

遗址座北朝南,小南河经此弯曲环抱寺院。

传说万年禅寺的香火当年十分旺盛,十里八乡的人都到此来烧香拜佛,而且是有求必应。

目前,此景点由九华山天台禅寺恢复建设,拟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祖师殿、观音堂、方丈室、斋堂、居士客房、塔等寺院,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12.桃花岛(大小石亭和岛3副)  桃花岛在杭埠河和丰乐河交汇处,是三河的一座美丽的世外桃源。

传说此桃花岛就是当年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修炼神功的地方,黄药师就是这桃花岛的岛主。

桃花岛呈三角形,占地300亩,其中水面70亩,水潭四周堤上建有桃园、葡园。

桃花岛种有9999颗桃树,三、四月桃花盛开的时候,岸上花朵红艳,水里花影摇曳,是仙境一般的景色。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旅游踏青的绝佳好去处。

桃花岛是当年丐帮帮主黄蓉生长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她的足迹和美丽故事。

如今的桃花岛也是91年洪水的决口处,上面还有三河人民万众一心建造的军民坝。

此外,在这个美丽的桃花岛上,还有了两座石亭,一个叫黄蓉亭,另一个叫白狐亭。

  13.仙姑楼  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

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

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

三河百货业巨贾金聚丰的当家人与施道生情投意合,受其影响,集众家商号,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设香案、燃明烛、敬贡糕、早晚上香、晨昏叩首。

金竹斋先生家财万贯,其年四十有七,膝下虽有六子。

,但因无女,心中梗结,时年中秋之夜,率妻室家人等,净手素服,焚香跪拜,求赐一女,时逢巧运,天道酬诚,次年(1903年),其妻果生一女,取名“七姑”。

  从此,仙姑楼蜚声鹤起,舒、桐、庐三县及六安、合肥、芜湖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

得此殊荣,生意愈加红火,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皖中、巢湖、长江流域的众多名镇。

现今的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石碑犹存。

  14.大捷门  大捷门位于三河英王路上,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是进入古镇风景区的大门。

1858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举世闻名的“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纪念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牌楼的主要作用是大门标志和表彰功德的功能,一般来说,柱子上加屋顶的称牌楼,否则称牌坊。

  15.大南门  位于三河三县桥旁。

三河是个古城,原本有五个城门:朝阳门、晚霞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小北门,这大南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城门。

此门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上面可有“大南门”三字,其是在原址上新建的。

  16.孙立人旧居  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的故居。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

1923年毕业于,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

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

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

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

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17.董寅初旧居  董寅初,安微合肥三河人,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他考进了,攻读实业管理。

1938年,董寅初于交大毕业分配去香港邮政汇金局,兼任翻译、编辑。

1939年8月,他应印尼雅加达《无声日报》邀请任编辑。

1940年后,他办了《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同爱国华侨陈嘉庚办的《南洋商报》等一起,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在华侨救亡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被捕入狱。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始恢复自由,为促进华侨社会的团结,共同建立了中华侨团总会,并担任常委、总干事兼治安委员会主任,积极保护华侨安全。

1947年董寅初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上海侨联副主席、主席。

1980年12月,他被选为当时在上海新建的致公党市委主委,1983年,他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担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1986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兼外事联络委员。

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现任致公党中央名誉主席。

  现整理一新的董寅初旧居坐落在三河镇西街,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展出的内容分为十个方面:家族史、青少年时期、求学阶段、流亡海外、海外抗日、报效祖国、开发浦东、招商引资、参政议政、社会活动。

  18.孙仲德纪念馆  孙仲德原名孙家骥,化名余凯章,出生于原合肥县三河镇东旺汗。

原新四军高级将领,解放合肥第一人,原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1920年考入河北保定随营学校,后来在旧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

在此期间,目睹军阀混战,深为国家民族前途担忧,毅然脱离了旧军队回到家乡;1930年秋,孙仲德来到森园酱坊当学徒,在此期间,经其表弟颜文斗引导参加了革命。

这是布展后的森园酱坊,是两层阁楼,一层为孙仲德生平事迹展览厅,二层为三河民间艺术家胡益民先生的剪纸艺术展。

  19.古街巷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圆润,古街道、古街巷、古桥以及古民宅一起,构成了皖中地区独特建筑风格的“古镇核心保护群”,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保存古徽派建筑特色最完整的水乡古镇。

三河古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

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

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三河有古西街、古南街西街等数十条古街巷。

古西街曾是三河历史上一度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全街长500多米。

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砖小瓦的民居,飞檐高翘的防火墙,整齐划一的油漆门板。

会让我们的回忆会穿越时空,仿佛来到明清乃至更久远的朝代——。

三河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曾经是店铺林立富贵地花团锦簇温柔乡。

丰乐河、杭埠河通过小南河黄金水道,将千里百地的山货、水货、瓷货、窑货、稻米、丝绸、竹木等等源源不绝地运达三河。

再辐射十里八乡,万户千家。

水乡古镇不愧是“皖中商品走廊”,这条街上颇有名气的商家就有“天然楼”、“吴恒兴”、“凌宝泰”、“同兴隆”、“大德昌”等近十家。

当然,三河古街巷十分有名,例如,孙立人就出生于三河南街八扇巷,杨振宁博士就是从一人巷走出来的一位科学巨匠。

  20.英王府  三河有着2500年的历史了,在《左传》中就有过记载.在近代史上有一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一——三河大捷。

英王府,就是太平天国时的英王陈玉成的指挥部所在地上。

  21.小辞店  三河是安徽省地方剧种—庐剧(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素有“庐剧之乡”的美誉。

庐剧,旧称“倒七戏”,合肥周边也有人称“小倒戏”,是我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

清末以来,逐渐由古镇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22.南街雅湄春茶楼  雅湄春茶楼休闲中心位于千年古镇三河的小南河畔,与花戏楼隔河相望,距世界名人杨振宁旧居约80米,距万年禅寺约200米,介于鹊渚桥与二龙桥之间,实属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一楼营业面积约240.7平方米,二楼营业面积约170平方米,是多功能经营的最佳休闲场所。

  23.李府粮仓  位于三河古西街入口西侧,是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此置办的粮仓。

清朝光绪年间,三河商业文化的繁荣,被一批在近代史上功勋卓著的淮军将领推上了一个鼎盛时期,许多总督、大臣在此置办房产、钱庄,留有粮仓。

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章、广西巡抚潘鼎新均在三河建有房产;湖南总督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在三河建有当铺;另有记名提督、总兵

【优美句子第5句】:6人在三河建有房产;这么多督、抚、镇台建宅三河,足见三河当时的吸引力之强。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家族在三河建钱庄、粮仓,而此处就是其遗址所在。

  24.三县桥  三河地处原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交界处,此桥因“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而得名,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25.望月桥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这条河就是贯穿于全镇的黄金水带——小南河。

小南河全长2900米,单单架于河上的桥就有七座,而每一座桥都有它美丽的故事。

这座桥是望月桥,拱形踏步式风景桥,桥的两边是青石浮雕栏杆,而在桥的旁边我们看到的这座七层楼阁就是“望月阁”,她与望月桥相互辉映衬托,阁高34米。

登阁鸟瞰古镇风貌,可感受历史的沦桑。

而且还可以远眺巢湖(三河距离巢湖西岸仅七公里)。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座桥哟,据说每到十五月圆之夜你只在站在这座桥上对着月亮许愿,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啊

  26.望月阁  望月阁位于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畔,高37米,为7层古塔,旁边相邻的是望月桥。

游人经望月桥,登上望月阁,凭栏鸟瞰,古镇美景尽收眼底,感受水乡的灵气,古镇的沧桑,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心情豁然开朗。

望月阁第一至四层为美食城,五至六层为展览厅,展示的是91年三河洪水的一些图片。

第七层为观望台。

登高望远,可以一览三河古镇绝妙风光。

  27.古城墙  位于三河古东街,为太平军将领蓝成春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天率军士修建,现存两段,一段位于东街朝阳门,一段位于三河中学初中分部教学楼后的奠基处。

  28.南街临水走廊  位于南街茶楼旁边,是一段临水游廊,岩壁上有三河大捷的雕塑和小辞店的场景画面。

画面取材于小辞店的故事,共有是十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离家出走、古镇全景、投宿住店、两情相约、相诉衷肠、心心相印、誓结同心、人言可畏、难舍难分、长亭送别。

另外,还有游船码头及二十四孝灯笼图。

  29.天然桥  位于三河西街三杭路上,是肥西连接舒城的一条重要桥梁。

因为桥北曾有座茶楼名叫“天然楼”而得名。

天然楼是三河镇一个十分出名的古茶楼,可惜毁于91大水,已不复存在。

  30.仙归侨  坐落在古西街的入口处,是一座石桥,叫做“仙归桥”,素有“仙人归来”之意,因为三河是历史文化名镇,在海外和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很多,这座桥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些游子的眷恋之情。

这座桥下的河流是三河的古护城河,与小南河相通。

  31.国公桥  位于东街小南河上,是一座古桥。

传说是一位古代国公修建的。

国公是古代的一种爵位,位置仅在郡王之下、侯爷之上。

我们中国在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这五个朝代设有这种爵位。

  32.济公桥  位于三河古西街小南河上,因其上有两个亭子状的架子,又称为双亭桥。

始建与20实际40年代。

1944年,国民党第六军军长张济公路过三河,探望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家属。

张济公将此桥正在修建,便捐款资助。

桥建成后,当地绅士便将此桥取名济公桥。

  33.无蚊桥  又名小南桥,戴氏桥,是一位姓戴的寡妇修建的。

据说宋朝末年,有一位金口玉言的罗士先生来到三河,为了感谢戴氏的款待,便想为戴氏做一点事情。

戴氏说:“没有什么要做的,就是这桥上的蚊子太多。

”罗士先生说:“我帮你搧蚊子,我一扇子把这里的蚊子扇到八国九州去。

”于是,罗士先生用扇子轻轻一扇,扇走了蚊子,戴氏桥上从此就没有蚊子了。

于是,这座小桥就起名无蚊桥。

  34.古娱坊  位于三河古南街,又称民俗馆。

三河自古为商贸重镇,南来北往旅客均在此停脚休憩,因此,近代史上三河的民间娱乐活动异常繁荣昌盛;现在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古代人们的休闲方式,同时增添现代游客游玩的好去处,古镇风景区搜集整理了古代的一批娱乐器具,恢复建设了三河的古娱妨,再这里游客既可以更全面理解我们的过去,也可一展自己的实力与风采,为自己的游程增添别一样的情趣。

古娱坊分两层,一楼为娱乐场,二楼为展览厅。

  35.一人巷  位于三河古南街杨振宁旧居北侧,是一条仅能容下一人通过的幽深巷子,全长80余米。

两边高高的马头墙使得小巷更加幽深。

这条巷子因为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博士而闻名于世。

  36.天然楼  天然楼位于西街,今三杭路以北,小月埂路口,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有三分之一靠打入小南河坎的木柱撑,木件构架,木板地面,窗含南河之水,别有一番情趣。

旧时三河民谣“十大舍和得”之九便是“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

陕西历史名人有哪些

周秦时期1虎:商代末期诸侯,崇国国君。

在今西安西郊沣河西。

文王同时期。

曾对殷纣王进谗言使殷纣王将周文王囚禁于幽里。

后被周灭。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

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县,故称周公。

武王死后辅佐成王。

制礼作乐,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种典章制度。

3姬发:既周武王,西周开国君主。

周文王之子。

灭殷商建西周。

4姬鲜:管叔姬鲜,周武王弟。

为周初三监之一。

初封于管,即现在的郑州。

成王继位后周公旦摄政。

管叔不服,发动叛乱。

周公东征杀管叔。

5伯禽:周公单张子。

周公被封于鲁,因辅佐成王,故由伯禽代为治理鲁地。

6尹喜:周大夫。

函谷关令。

爱好天文星象之术。

在终南山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地遂得名为楼观,既今楼观台。

7赢渠梁:既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

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

8赢驷:秦惠文王。

孝公之子。

继位之初杀商鞅,但未能废除商鞅之法。

9赢政:秦庄襄王之子。

公元前247年十三岁时继秦王位。

后免吕不韦相国职,开始亲政。

重用李斯,王翦等人。

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并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

10蒙恬:秦名将。

祖先为齐国人,祖父,父亲皆为秦将。

秦统一后率3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

后胡亥与赵高矫诏杀扶苏,并逼蒙恬自杀。

相传蒙恬发明了毛笔,但可能应为毛笔的改良者。

11扶苏:秦始皇长子。

因不同意焚书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监军。

后被胡亥等人设计害死。

葬于今绥德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1杜预:西晋将领,学者。

他认为忘战必危,勤于讲武,又博学多能。

当时被称为“杜武库”。

2僧肇:俗姓张,京兆人。

既今西安。

东晋佛学哲学家。

鸠摩罗什弟子之一。

3智猛:新丰人。

既今临潼区新丰镇。

后秦时期曾到天竺取经。

4王子直:南北朝时西魏著名将领。

任车骑将军,平凉州叛乱。

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

5韦孝宽:南北朝时京兆杜陵人。

今西安市东南。

西魏及北周著名将领。

6宇文沂:本为朔方人,后徒京兆。

北周及隋著名将领。

因隋文帝多疑罢其官,随心怀不满,图谋反隋,事泄被杀。

7王述:京兆霸城人。

今西安市东郊。

北周时任广州刺史。

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

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而卒。

两汉时期1田何:西汉经学大使。

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

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

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2宣曲任氏: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

其祖原为秦督道粮仓的管理人员。

秦亡时,人们争抢金银珠宝。

只有任氏储存大量粮食。

后因此起家。

但家风优良。

3刘彻:西汉武帝,景帝之子。

实行推恩制。

分全国为十三州。

禁止私人铸钱,统一币制,制五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

放弃和亲政策,和匈奴之间连年作战,击溃匈奴主力。

派张褰出使西域。

兴修水利。

推行代田法。

创建太学。

为史上一代明君。

4窦婴:西汉大臣,文帝窦皇后从兄子。

因与武帝丞相田汾争地等原因被杀。

5苏建:西汉将军,苏武之父。

建朔方。

因与赵信共率部三千多骑与匈奴数万骑相遇,激战一天多,赵信投敌,苏建逃回,按律当斩,武帝赦其死罪但贬为庶人。

后又代郡太守,死于任所。

6张汤:西汉杜县{今西安东南}人。

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罗织株连,处死数万人。

建一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

后被迫自杀。

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且都是俸禄和皇帝赏赐所得,足见其廉洁。

隋时期1虞庆则:隋京兆人。

隋代大臣。

封鲁国公,后任右武侯大将军。

讨平岭南人李贤反叛回程途中被诬谋反而被杀。

2于仲文:北周至隋时期京兆人。

北周及隋代大臣。

著有[汉书刊繁]等书。

3韦师:隋京兆杜陵人。

隋代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

一生为官清廉。

4史万岁:京兆杜陵人。

隋朝名将。

突厥可汗入侵,但闻其名后不战而退。

史追击百余里,杀敌数千。

后因遭杨素妒嫉被诬陷而死。

5张定和:万年人,今西安东。

隋朝著名将领。

后从炀帝征伐吐谷浑,挺身登山,被乱箭射死。

6宇文恺: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人。

主持修建宗庙,宫殿,陵墓,广通渠等,并策划修建隋新都大兴城。

后又奉命修建东都洛阳城。

其设计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周边国家都城的设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7李密:京兆长安人。

隋末瓦岗军领袖。

后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谋反罪击杀。

8王世充:隋新丰县,今临潼区人。

隋代将领。

唐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时期11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

唐高祖李渊次子。

隋末,李源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劝其反隋。

李渊称帝将李世民封为秦王。

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不久即皇帝位。

为史上一代明君。

2殷开山:京兆府,今户县人。

唐初大将。

从征王世充,病死于途中。

3杜如晦:京兆杜陵人。

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

世称唐之贤相。

贞观四年病逝。

4韦仁寿:京兆万年人。

为官廉洁能干。

5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后。

长安人。

遗命不厚葬不起山陵。

与太宗合葬于今礼泉县之昭陵。

6姚思廉:京兆万年人。

唐代史学家。

7法顺:雍州万年人。

隋唐时僧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

华严宗初祖。

8颜师古:京兆万年人。

博览群书,学识广博,是著名的训诂学家。

9唐临:长安人。

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

凡唐临审理案件犯人无一有异议。

10张俭:京兆新丰人。

唐初为右卫郎将,代州都督,营州都督,后封皖城郡公。

11李泰:唐太宗第四子。

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

后因谋为太子,贬为顺阳王。

12阎立德:京兆万年生人。

唐代著名建筑学家兼工艺家。

唐著名离宫别馆基本均出自他手。

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13阎立本:京兆高陵生人。

阎立德之弟。

主持修订多种医书,对中国医药学有相当影响。

14窥基:京兆长安人。

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

唐代高僧,师从于玄奘法师。

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

窥基舍利塔在今长安县兴教寺。

15韦待价:京兆万年人。

官至兰州刺史。

多次同吐蕃作战,升任凉州都督。

16李贤:唐高宗子,武则天所生。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

后被武则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杀。

17周兴:长安人。

唐酷吏。

后被来俊臣所逼流放于岭南,路上被仇家所杀。

18李昭德:京兆长安人。

官拜凤阁侍郎。

因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俊臣也被下狱,两人同天被杀。

19来俊臣:唐雍州万年人。

酷吏。

后被武则天所杀。

20怀素:京兆府人。

律宗三派东塔宗创始人。

21王孝杰:京兆新丰人。

为唐时大将,后战死于讨伐契丹之作战中。

22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

因有人诬告其余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议论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之事,被武则天棒杀。

23韦安石:京兆万年人。

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

官至尚书右仆射。

后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忧郁而死。

24韦皇后:长安人。

唐中宗李显皇后。

中宗复位后,听信上官婉儿诱劝预效法武则天之所作所为。

后被李隆基所杀。

25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后随祖父迁来长安。

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

26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则天所生。

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

27韩思复:京兆长安人。

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

一生为官清廉。

28韦景骏:京兆万年人。

任房州刺史。

29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睿宗之子。

他统治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

后因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被肃宗迁居于西内太极宫最终抑郁而死。

30韩休:京兆长安人。

任礼部侍郎虢洲刺史。

31李商隐:原籍赵郡,徒京兆万年。

曾任桂州都督,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史。

32韩朝宗:京兆长安人。

任荆州长史,高平太守。

33王昌龄:京兆人。

唐时诗人。

34韩干:京兆蓝田人。

盛唐时著名画家。

被誉为画马神手。

35张萱:京兆人。

盛唐时画家。

现存世的{唐后行从图}是他的作品。

其{捣练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唐时期21韦述:京兆杜陵人。

唐代史学家。

并著有[高宗实录][御史台记][两京新记]等二百余卷2于休烈:京兆高陵人。

擅写文章,开元初进士及第。

后升至工部尚书。

卒年八十一岁。

3怀素:原籍长沙,徒京兆。

俗姓钱。

擅草书,以“狂草”出名。

今西安碑林藏有怀素草书名碑[千字文]及[东陵圣母帖]4颜真卿:京兆万年人。

开元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次史,刑部尚书等职。

为官刚直不阿,直言敢谏。

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国公。

唐德宗时李西列叛乱,他奉命前去劝谕李西列,后被李杀害。

颜真卿以书法闻名。

存世碑刻有[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行书有[争坐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5韩晃:京兆长安人。

历任吏部外侍郎,镇海军节度使,后封晋国公。

好古琴,喜书法。

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文苑图][五牛图]今存于故宫博物院。

6第五琦:京兆长安人。

著名理财家。

封扶风郡公。

7韦皋:京兆万年人。

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南康郡王,检校太尉。

多次击败吐蕃,使西南少数民族多数内附。

8惠果:京兆万年人。

唐代名僧。

后常住青龙寺,向来唐求法的僧侣授密宗教义,日本僧人空海在此学成后归国创立了日本真言宗。

9杜黄裳:京兆万年人。

唐名臣。

封河中节度使。

曾劝宪宗整顿纲纪,削平藩镇。

10程异:京兆长安人。

一生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钱。

11韦丹:京兆万年人。

颜真卿外孙。

任容州刺史。

造福一方。

死后老幼思之不忘,皇帝刻石记功。

12薛涛:京兆长安人。

唐代著名女诗人。

13杜牧:京兆万年人。

唐代著名诗人。

历任黄州,池州,湖州,睦洲等地刺史。

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14韦正贯:京兆万年人。

任太子校书郎,调华原尉。

一生为官清廉。

15鱼玄机:京兆长安人。

唐代著名女诗人。

16韦庄:京兆杜陵人。

唐末文学家。

写[秦妇吟]长达1366字,是现存唐代最长的一首七言古诗。

但其笔迹传世少见。

17杜光庭:京兆长安人。

唐末五代时期道士。

晚年隐居青城山。

今存世著作有二十余种。

18卫贤:京兆人。

五代南唐著名画家。

有[雪宫图][蜀道图][盘车水墨图]等传于世。

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高士图]和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卷]也均出自他手,为稀世珍宝。

宋元明清时期[1840年前]1杜汉徽:京兆长安人。

宋初名将。

善骑射。

后晋,后汉,后周时期戍守边州,屡破辽兵。

任天长军使,雄武军使。

后因病而卒。

2王意见:京兆万年人。

宋代诗人。

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

七十九岁无疾而终。

3李成:京兆长安人。

宋初画家。

先世为唐宗室。

[宣和画谱]推他的山水画为古今第一。

4许道宁:京兆长安人。

五代,宋初画家。

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图][秋山萧寺图]。

5刘谦:京兆长安人。

宋史学家兼诗人。

曾任荣州刺史,后奉诏修撰[五代史]著有诗集一卷。

6杨砺:京兆户县人。

官至翰林学士。

但一生清苦。

死后真宗冒雨致祭。

7李建中:京兆人。

宋代大书法家。

后居蜀地官至太府寺。

自称崖夫民伯。

8史序:京兆长安人。

宋代天文学家。

任翰林院主簿,监丞。

9种世衡:京兆长安人。

宋朝名将。

开清涧县城。

深得当地军民爱戴,死后军民画像苦祭。

10石苍书:京兆人。

宋代书法家。

曾任承事郎等官职。

11薛绍彭:京兆长安人。

宋代书法家。

今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藏有薛绍彭题诗石刻。

12吕大钧: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人。

北宋学者。

著有[乡约][四书注][成德集]等书。

13赵瞻:凤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县]人。

任侍御史等官职。

著有[春秋论][奏议][文集][西山别录]等书。

14吕大防: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

任盐铁判官,太长博士,后官至宰相。

15吕大忠: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

任县令,知州,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等职。

任陕西转运副使之职时,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以及当时长安一代遭受破坏的历代石碑细心收集。

移置到府学北边[今陕西碑林博物馆]地址。

并选择干燥坚固地基稳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

为今之碑林博物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其功流芳千古。

16吕大临: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

北宋学者。

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

著有[礼记解][程门问答][易章][论语解][孟子讲仪][考古图]等书。

所著[考古图]为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7种师道:京兆长安人。

北宋末年名将。

官至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京畿两河宣抚使,统领各路勤王兵。

宋军兵威始振。

金兵闻其名而退兵。

18成宗道:京兆长安人。

宋代名画家。

工画人物,兼擅长刻石。

19扬恭懿:京兆高陵人。

元代学者。

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来召,以疾辞。

后又数次召用,皆不赴。

为元代关学复起的重要人物。

20红字李二:京兆人。

失却原名,以艺名称世。

元杂剧家,秦腔艺人。

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合作编写杂居[开坛阐教黄粱梦][岳阳楼]等剧。

21王真: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明代大将。

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

后在对敌作战中身受重伤但仍杀敌数十人,环顾左右说:“我义不死于敌手”。

遂自杀。

后成祖继位,追封金乡侯。

22王通: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明代大将军。

金乡侯王真之子。

任武义伯加太子太保。

23李锦: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明代学者。

当时关中许多学者均出自他门下。

24雍泰: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官至户部尚书。

一生为官刚正清廉。

25吕楠:高陵人。

理学家。

历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

毕生著述甚丰,有[四书因向][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毛诗说序][春秋说志][礼问内篇外篇][史馆献纳][南省奏稿][诗乐图谱][史约][高陵志][解州志][泾野文集]等。

26王九思: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

明代著名学者。

传世刻印书籍有[吕氏春秋][国语][左传][六子全书][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议]等。

为明代陕西私人刻书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冯从吾:西安府长安[今西安市]人。

明代著名学者。

历任尚宝卿,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创立关中书院。

著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关学编][古文集选]等书。

28梁化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县]人。

清代将领。

顺治三年武进士。

因战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张勇:陕西洋县人后徒居长安。

清朝将领。

历任云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师一等候。

死后赠太师。

30赵宏印:陕西神木人。

清朝将领。

因战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苏州十二年,盗贼敛迹,官民安宁。

死后,郡人祀于名宦寺。

杏花三月,诗画江南为话题作文,急救

诗行常绘江南美,几度梦魂到仙乡  对江南水乡的向往源于两年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对周庄风景的一组描述文章,曾经写下“梦周庄”的诗篇,在梦里我“品读着江南\\\/杏花春雨般的水韵\\\/情思遂随着\\\/小舟上的摇橹声\\\/轻轻荡过悠长的岁月”。

一直以来这个水乡情结便藏于我的心底,何日游江南,遥遥无期吗

近日再次与友人商量了行程,终于得以使梦想成真

  出发的那晚我们特意选乘软卧列车前往,可是如此舒适的条件却无法使我安然入睡,大概因为多年的梦想即将在明日实现,所以内心的狂喜令我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换乘前往嘉兴的列车,一路上透过车窗尽览盛开于草野的无数金黄的油菜花,那景色颇为壮观,让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女子不住地惊叹,惹得坐在我身边的上海女孩,用怪怪的目光看着我,在偷笑我的孤陋寡闻吧

  品尝了正宗的五芳斋粽子,我们来到计划中的第一个游览地点——乌镇。

猛然一看乌镇的古屋黛河,便给人一种灰色的调子,有些忧郁、沉重的感觉。

站在石桥上,看细长的河道里游来的带篷小船,船夫的摇橹悠闲地划开长长的水波,我禁不住举起数码相机捕捉其中独特的风情。

   踏着青石板路走入常封街,琳琅满目的小店一间连着一间,人流如织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着,几个大大的“当”字招牌吸引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汇源典当行,走进森严的大门,就见一个足有一人高的、大大的“当”字书于几尺高的照墙上,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高高的柜台被木格子封得严严实实,游人可以嬉笑着进入柜台后面过把当掌柜的瘾。

这里的阴森氛围让我想起电影中曾看到的情景,可怜的孤苦老人,衣衫褴缕,颤抖着把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拿来典当,然后出现一个特写镜头——皱纹密布的脸上,如此的无奈与辛酸。

  廊亭邂逅伊人俏,得意春风会奇缘  修真观戏台据说是在乾隆年间建的,檐顶的飞龙和戏中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檐下垂下的十二盏红灯笼给戏台增添不少喜庆的气氛。

此时台上正在上演桐乡花鼓戏,男女主人公已经粉墨登场,令不少游人驻足仰望。

戏台边上有一家小店出租各式各样的古装,供游人以水乡古镇为背景拍照。

这些宫廷服饰因为在京城见的多了,所以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但禁不住友人再三鼓动,便选了一套书生的装束,穿戴完毕后,对着镜子把额前的留海儿藏在帽子里面,再看自己时,似乎觉得这行头真让我添了一份潇洒,忙向店主人借来一把纸扇,摆出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缓缓踱步于廊庭之间,轻摇纸扇,寻找一下感觉。

  正得意之时,忽听得一个娇柔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这位哥哥,可否同我一起留影

”蓦然回首,我不禁发出一声惊叹:“哎呀,天上掉下这么一个美若天仙的香妃

”心下犹为窃喜:真天赐良缘啊

竟然这么快就有mm主动相邀,忙欣然前往。

刚依依不舍告别美女,友人竟扮了盛装的皇后,手执一柄团扇款款走来。

本公子如何修得这等福分

那香妃才刚脉脉含情,这会子皇后又秋波暗送,我岂能坐失良机啊

暗自思忖之后,忙牵了皇后的手,一同去戏台观戏,引来路人纷纷侧目。

没有想到台上的演员也发现了我们,竟然招手让我们上台去

从古戏台的侧门进去,我们踏着木板楼梯,拾级登上戏台,发现这二位花鼓戏演员均是60岁以上的老人,站在台下观看是并未感觉,如今与他们面对面时,从浓重的油彩下仍可以清楚地看到岁月无情的刻痕。

我们抓紧时间和他们一起拍了不少照片,台下的游客不住地喝彩鼓掌,一霎时我们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了演员一般。

  皮影戏是儿时动画片中看到过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今天竟然在这里看艺人现场表演,真是件新鲜事。

几条长凳上坐满了中外游客,“好戏不怕等”,大约过了十多分钟,锣鼓终于敲响了,精彩的演出开始了。

最先出来的这个形象很容易辨认,正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我忙调好镜头,拍下皮影戏中的角色,朋友提醒我可以去后台拍照,我连忙跑了去,分开人群,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正一人自如地操纵着两个角色,表演着激战的场面,她身后有两位老人正在敲鼓、操琴,伴奏伴唱,好不热闹

这样有趣的场面自然被我忙不迭地摄入了镜头。

  技湛艺精蓝花秀,风雅书香人倍出  在火车上就听别人介绍蓝印花布独特的制作过程,所以是满怀着好奇走进染布的作坊。

店里柜台后陈列着许多用蓝印花布制成的蓝花镀兜、蓝花套裙、蓝花头巾、蓝花提包、蓝花伞、蓝花扇……令人好生喜欢。

穿过店堂,只见作坊前宽阔的晒场上搭着六七米高的木架,木架上垂挂着已经染好的蓝印花布,约有几十米长。

微风吹过,蓝印花布纷纷扬起,如即将启锭远航的船儿鼓起的风帆一般,好有气势啊

引得女孩子倘佯其间,摆上各种妩媚婀娜姿态拍下一帧帧照片。

  蓝印兰花布是如何染制而成的

走进作坊,看到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婶,身系兰花布围裙,正在给粗土布上印花。

原来印制的原料是以石灰粉和豆粉为防染浆。

在粗土布上覆盖上一个暗红色的、刻有镂花的塑胶版,用小铲子把浆放在上面后,刮浆漏印,就可以把图案印在粗土布上,再送去染房染色,蓝印花布,是采用植物染料——蓝草。

据查这蓝草即靛蓝草,春播秋收,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中和沉淀。

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状,俗称“土靛”。

染好的布被人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起,要挂在两层楼高的木架子上,一定需要高超的技艺呢。

  染房的对面是纺线织布榨棉花的作坊,我们向在屋子里表演的老大妈请求,想亲手尝试一下这诸多工序的操作。

朋友不停地拍照,又让我们过回明星瘾。

  走在传统的民居区里,仿佛进入历史隧道,观赏着大多的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依旧是青石板铺路,两边的店铺和住家的门面墙都是用一条条黑色的木板拼成。

有的保留相当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

老宅的门前经常看到有老人坐在竹椅子上,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留着岁月的雕痕,似乎看透了世事沧桑,早已荣辱不惊了。

他们就是那样静静地坐着,漠然看着过往的游人,成了小镇独特的风景。

我很想拍摄一些照片,但老人们却并不希望成为别人的风景,当他们发现镜头对准自己的时候,并不抗议,只是悄然地背过身子,躲开世俗的惊扰。

  抬头看到林家铺子的匾额,我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拍摄那部电影的地方,也是小说所描写的场景。

这铺子正好与矛盾先生的故居遥相对应,让人很快就联想到乌镇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由宋至清,曾经有161名举人出自这里,其中还有进士64人。

走进那幢颇富特色的矛盾故居,我感觉的确有大户人家的风范,据说这600多平方米庭院是沈先生用长篇小说《子夜》的稿酬建造的。

   粉墙乌瓦柳丝碧,橹动河琴古韵幽  街旁小店的炉子上一大笼热气腾腾的粉蒸肉飘着浓香,让我们顿时感觉垂涎。

买来一个剥开粽叶,尝到糯米和肉的味道,好香

不愧是当地著名的小吃。

  锅巴可以冲来喝,新鲜吧

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尝尝滋味到底如何。

啊,黑芝麻、青蚕豆、红萝卜丝,雪白的锅巴,被滚开的水一冲,色彩格外好看,盛一勺放在嘴里,好香

  最特别的还要算临近码头的一家小店,那爽口的青梅汁。

因为在我们游览的行程中,一直以朋友带来的“梦里水乡”这本书为导引,里面不仅翔实地介绍了游览的路线指南、趣闻,还有精美的照片供人参考。

其中就提到了一元一杯的青梅汁。

在街上问了不少小店都不知道有这样的饮品,本以为没有希望了,却终于发现了那家卖青梅干和玫瑰圃的小店,主人殷勤让我们品尝青梅,又热情地给我们每人冲了一杯青梅汁,喝下一口,大家异口同声地赞叹到:“味道的确很不错啊

”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难怪书的作者说喝了之后会找到初恋的滋味呢

  在码头我们租上一条小船,准备在水中继续感受古镇在水中的绰约风姿。

终于坐进水乡的乌棚船了,我们都激动不已。

摇橹的师傅身材很魁梧,他娴熟的把小船划出了码头,沿着河道前行。

拂面的清风让我们体验着乌镇缕缕的柔情,临河而居的人家,晨起水边梳洗,夜枕波声入眠。

从每家阳台上养着的数盆花草,可以猜想这里的人们很注重修养身心。

  河岸边的茶馆有很多家,是这里的人们最常去的地方,据说最多时可达60多家。

每天清晨,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大小茶馆人头济济。

现在是周末,我们从河边茶馆的窗口看去,不少游人也在品茶,因为今日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决定明天到西塘再去好好喝喝茶。

  船穿过石桥继续向前行进,我忽然就想起几副有关乌镇桥的对联::“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开三里济济行踪。

” ;“一渠翠染诗人袖,终古波清客子心”,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笔,描绘出水乡如诗入画的境界,着实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