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多媒体教学感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数学多媒体教学感言

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新课改给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我对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探索。

【第1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天天在上课,也经常去听其他老师上课,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场景:一是教师信心百倍,讲得生动精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老师与学生都处于和谐轻松的氛围之中;二则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死气沉沉,毫无反应。

所以,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引导。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

”这种见解非常正确,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因为一个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

数学观念就会永远支配着他的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作为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而应该注重他们数学思想的形成。

【第2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观察数学图形,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会学“”乐学”。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比较省力,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2)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容量进一步增加,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3)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难点有所简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节省了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多媒体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功不可没。

【第3句】: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第3句】:1关心学生心理学表明:差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心理失蘅原因是多样的,对初中生来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差,老师就不关心、疏远,长此以往,学习越来越差,所以关心差生是转化差生的前提,要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不仅要关心和爱护差生,而且要信任和尊重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

只有这样,差生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3句】:2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我并没有放松对优秀生的培养,我引导学生成立了一个由班级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的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小组的活动在课堂内容掌握好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在小组内建立了激励和竞争机制,对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以及对差生的帮助方面作出成绩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把数学学习成绩进步较快的学生及时吸收成为课外小组成员,并大力的表扬,这样,使优秀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使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强,从而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4句】: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4句】:1培养学生的毅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克服的态度和毅力是不同的,实践证明,在初中约有1\\\/5的学生随着知识拓宽和难度加深,而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

教师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外,还应经常组织相关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4句】:2培养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严要求每一个名学生,哪怕是一个错误的符号也不放过,对于经常出现粗心大意问题的学生,除了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外,还对他们给予具体的学习指导。

【第5句】:创新教学的运用根据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本,以学生为主题,以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

因为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创新性教学过程也必须围绕一定知识结构和既定的教学材料来展开,因为创新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基础上的在创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以中心的课堂教育,转变为以一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育方式,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和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创新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具有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利用数学思想进行创新思考的习惯。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设计者、促进者。

新课程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能一蹴而就。

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拨开新课改这层神秘的迷雾,直接面对教育的真谛,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多媒体声像并茂,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会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呢

本人谈谈以下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兴趣这一环是关键的一步。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并掌握于自己的脑中。

多媒体技术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工具,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等有机整合,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如下内容:明明小朋友的生日到了,妈妈给她买了一件精美的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

PPT显示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打开后出现一块可爱的电子表。

学生们被精美的电子表所吸引,提问:你们知道电子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很对,电子钟表可以让我们及时知道时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子钟表。

利用多媒体,通过新朋友明明的生日礼物,让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电脑设计了动画片《小狗狗坐车》:小狗狗去停车场坐车,停车场里有三辆车,车轮分别是:A.正方形;B.车轴不在圆心的圆形;C.车轴在圆心的圆形。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选车员,你会为小狗狗选哪种车轮的车

有选A的,有选B的,有选C的,各抒己见,很有创意,非常热闹。

接下来我播放动画,小狗狗坐在一辆车轮是A的车上很颠簸,小狗狗一脸不舒服的样子;小狗狗坐B车也颠簸,愁眉苦脸;小狗狗坐在C车上不颠簸,很开心。

提问:为什么小狗狗坐在C车上开心呢

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

圆心到圆边上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半径。

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了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

二、动态演示,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无法用粉笔描述的各种图像、动画等抽象的东西,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看,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如教学《加减混合》时,学生往往弄不清计算过程,都要分两、三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

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多媒体,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草坪里有8只羊在吃草,又走来5只,一会儿又走了4只的场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羊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8+5-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计算顺序,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再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常规式传统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辛勤耕耘,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图像,听到的是单调的写字声音,教师板书慢,浪费了大量时间,描述起来还不一定规范。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问题形象直观、动态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解答关于“火车过桥过隧道,计算桥长或隧道长”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或隧道长等同起来,如计算: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每分7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5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

”大多数学生会这么计算:700×5=3500(米)。

为了解决这一错误的计算,我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一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桥头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5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关系式了。

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容易忽略公式“底×高÷2”中的“÷2”,是公式没有记清楚,还是粗心呢

不管哪个原因,究其底就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够明白,记忆不够深刻,如果学生知道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肯定就不会出错。

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先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

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再用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上述的结论,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

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

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四、增强练习效果,提高知识巩固效率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巧妙设计练习,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

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及时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等反馈多媒体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不管如何发达、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量”和“度”,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后练习与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以迅猛之势进入课堂,它以其声音、图像、动画等优点,不仅可以传播大量教学信息,而且还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快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又比较单一,无法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经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处理,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把抽象转化为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认识厘米》时,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

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

学生通过刚才的动画能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利用多媒体实施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   现代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很难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的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无法比拟的。

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多媒体技术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借助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展现所要的各种教学素材,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无形中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

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有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掌握,有时即使知道结果,却很难说出其中的道理。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化解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对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要漏掉。

分析原因一则学生可能计算粗心,二则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不够明确,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

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

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的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

  四、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时,我把0.6的小数点设计成一只小蜜蜂,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先向右飞,把0.6变成

【第6句】:

【第60句】:600、6000……,再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向左飞,把0.6变成0.0

【第6句】:0.00

【第6句】:0.0006……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数点移动”的含义,紧接着当学生分组讨论出小数的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的规律时,我再次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向相反的方向飞回来,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小数的大小是怎样随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而变化的。

这样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真正弄懂了规律的含义,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媒体教学从教学过程本身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必能成为新世纪课程教育的一个亮点。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于无意下完成,创设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

   

【第1句】: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可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趣味横溢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好奇的心理变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如教学《倍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了小兔过生日宴会,请小猴来帮忙招待客人的故事情境:“今天小兔子过生日,请小猴来帮忙招待客人,小猴子可勤快了,把洗干净的萝卜和苹果摆放在了盘子里(一个盘子放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放了6个萝卜),它还悄悄地告诉小猪萝卜和苹果的摆放有一个奇妙的关系。

于是小猪开始动脑筋想:萝卜和苹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奇妙的关系呢

”学生们听完故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奇妙的关系

”学生都说:“想”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调动了起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第2句】: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媒体能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再引导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思考,采取对策。

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可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购物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并学会了如何使用人民币。

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易学”

【第1句】:展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它们接受抽象概念的能力很差,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地自行探索、创造,可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现: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一个小朋友的画面。

我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很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过程,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还剩几个小朋友

这样使学生对3-1=2这一等式有了一个直观、形象、动态的认识。

然后,教师又演示“小猴子搬5个桃子掉了2个”的动态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了这个动态过程,并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这样的事例,让学生说算式及算式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一系列观察、师与生、生与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感悟减法的含义。

从而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第2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辅助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可有效地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操作性很强,是教学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量角器的构造认识不清,没有很好地掌握量角的要领。

为此,教学时要设法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切实掌握它的构成。

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量角器这一课件,依次点击出示外形、中心、刻度线、零刻度线(内外刻度分两次点击出示),边出示边介绍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自己的量角器,分别跟着老师依次指出量角器的中心、内外刻度、内外刻度线和内外刻度相应的零度线。

然后演示几个角(如30。

的角和90。

的角等)。

量角这一步更要把展台上的演示与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按照量角的要领,每讲解一步,教师随时在投影上示范一步,同时学生跟着做一步,使学生清晰掌握“中心对顶点,零度刻度线对一边,另一边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外刻度。

只有通过这样扎实细致的过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提高操作的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计算机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

传统教学中,如用黑板演示参与人数少,局限性大;如用练习本做,不利于及时纠正;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

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和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弱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有目的,有层次地设计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

这样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内实现形成性检测,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矫正,更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累积性知识误差。

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第1句】:注意版面的色彩声音搭配 良好的版面设计,色彩要柔和、清晰、不刺眼,可带一些声响效果。

背景不要太长,也不要太暗,在声响方面不宜使用过多,过多则容易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第2句】: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掌握适拍的节奏是一门艺术。

由于计算机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忽视学生思维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握节奏,给学生以充分地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空间和时间,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3句】:强化训练要适量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交换,教师就容易加大课堂地练习量,为了能完成练习题,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思维强度与节奏,不能保证学生有充裕时间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练习。

从而使计算机机械地代替教师向学生按部就班地灌输知识,变成了“现代化”的注入式教学。

因此,要注意精心设计适量练习,提高练习的质量与效率。

【第4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解决一些教学问题,但不可能替代教师而主导课堂教学。

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学、训练、反馈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

由于课堂上计算机部分代替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不仅注意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积极地发现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因此,我们应明确地把多媒体教学定位在“辅助”的角色,在组织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动作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灵活地调控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

杨 勇( 高数教研室 重庆 永川 )[摘要] 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完成数学的教学任务。

然而我们部分教师盲目追求课件、过多依赖课件来教学,制作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为此寻找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数学教学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相结合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认知能力。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从而达到数学教学更完美的效果。

[关键词] 特点 存在问题 有效结合[ Abstract ] the teaching modernization important symbol applies themultimedia technology, fully uses modernized the teaching method, cancomplete mathematics well the teaching duty. However our partialteachers blindly pursued the class, the excessively many dependentclass come the teaching, the manufacture class to add somethingsuperfluous and ruin the effect, to compete, dispersed student"sattention, diluted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difficult attention key.Seeks mathematics teaching for this the best union spot is scientific,is reasonable, the highly effective use mathematics teaching classroominstruction pattern, therefore we should positively seek the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discipline unify optimize the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forms student"s study way, enhancesstudent"s mathematics accomplishment and the cognition ability. The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modernized teaching methodmutually coordinates, mutually to supplement that, fully displaysrespective manager, thus achieves a mathematics teaching more perfecteffect.[ Key word ] characteristic existence question effective union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学生和现代数学科学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

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融入数学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性发展。

应用到数学教学本来是好事,但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上课要有高度的注意力,跟随老师上课的,数课件太花梢,反而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一、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在它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语言的特色:一是为了表达的简洁、准确,它采用了符号语言;二是为了表达的形象、直观,它采用了几何语言。

正是由于数学语言的特色,使得数学列法靠单纯的语言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数学信息,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需要“大量的写”和“大量的画”。

这一切,不能仅说出来、读出来,必须要写出来,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推演,才能表达准确。

所以,数学课上需要“写很多”。

由于几何语言直观生动、富于启发、易于想象,数学家的思考离不开几何直观,数学的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几何直观。

数学教师常常用图形来表达他的思想,数学中的好多事实、好多思想、好多关系,离开图形几乎没法表达,也可以说,数学教师离开图形便不能说话。

用图形表达思想是数学的特色,因而在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中,上面谈到的这些都要靠“现场手工制作”速度是有限的。

所以课堂上内容呈现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

【第1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设计: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设计教学过程——即能“预先构思”、也能“预先制作”。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想教学过程;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设想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困惑;面对这些应该怎样引导、怎样启发、怎样循循善诱;怎样流露出激动,等等。

这一切都可以编排到课件里面去,并且设计出一个尽量完美的数学教学过程,只要还没走进课堂,随时可以改进,随时可以充实,直至感到满意为止。

【第2句】:使教学内容呈现快,质量高: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的速度快、质量高,因为老师可以把想要呈现的都预先设计好、制作好,即节省了课堂现场“制作”的时间,同时呈现给学生的“板书”又是工整的、规范的、清晰的、可阅读性很强。

【第3句】:更适合于用动画表达思想:恩格斯说:“自从迪卡尔引进了坐标系,运动进入了数学”,数学思维中充满了运动过程,好多概念表达的就是一种动态的观念。

这些概念表达的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用“动画”来表示。

“运动和变化的图形”要靠在黑板上“画”出来,则是很难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使用一幅静态图形引导学生们去想象。

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实现对动态过程的描述,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生动的、明显和自然。

【第4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难点往往在于:(1)新概念的引入;(2)定理的发现;(3)定理证明思路的发现,而这三个难点又正是培养学生的最佳时机。

为此,教师常要模拟一个探索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

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这个过程,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教师可以把要模拟的探索过程都预先设计好、制作好,事先编排出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提示框、说明框、图形动画的出现电动机、顺序、方式,等等。

在课堂上,要模拟的探索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控制下一步一步的出现;所设计的提示、诱导、启发,可以用动态的、多方式的、引人注目的形式展现。

多媒体技术产生的直观、形象、生动的效果,使它们一出现便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们不断的获得启发、不断的去猜测、并不断的去尝试。

由于内容呈现的快,可以使这个“过程”做得“不慌不快”,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能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提问做出现场反应。

而这一切都有是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所难以实现的。

【第5句】:使讲授内容更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记忆:教师可以把公式、警示、注意、评述等,以更醒目的形式标注出来,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记忆。

由于讲授内容呈现的快,使课堂上有充裕的时间,教师便可以在课堂首先介绍本节课的任务、目的、教学过程的流程等,相当于一个“导游图”,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本次课有一个概观;在课尾加一个总结,将主要概念、公式、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等,串成链、织成网,提纲挈领,使学生对内容有更完整的掌握。

三、对学生和教师有很多优点,但它存在不少问题:在实践中各方面条件还不是十分成熟,在、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整合的因素,这些因素成了制约整合的瓶颈。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句】:我们部分教师盲目追求课件的花梢且依靠课件来教学;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

用信息技术可以产生丰富的视听效果,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有些教师制作的数学课件,背景画面复杂,几何图形变幻莫测,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

这些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2.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时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

不少教师在进行时对计算机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乐道,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上完的内容。

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

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时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严格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上课成了执行既定程序,学生是否适应,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计算机操作能否跟上,他们无暇顾及。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了事。

他们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

【第1句】: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

所以我们要牢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认知能力。

【第2句】: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由于其自身具有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呈现的多样化, 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数学教学设计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师生关系发生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

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

【第3句】:活动性原则: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

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

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

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

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二次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对话框来控制二次函数图像,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b,c,观察a,b,c变化时图像的变化,探索a,b,c对图像的影响。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的重新构建。

【第4句】:开放性原则: 网络的广泛使用促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

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占性的。

而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基础上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条件充足、答案确定的封闭题而言,开放题由于自身的特点,使其更易实现上述的教育理念。

同时,由于学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开放题的来源更加广泛。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方式。

开放性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开放性原则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

开放是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

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

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一定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

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第5句】:板书教学的重要性:借助课件、网络等多媒体对数学问题分析研究,启发学生如何思考问题。

同时板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应忽视,用不着我们去论证,但我们可以肯定公整而漂亮的板书一定会给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好象我们平时打领带一样,打领带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形象,但起码使你有点精神,一个姑娘头上别上蝴蝶结,肯定比豪不装饰好一些。

我曾经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向往的人,课堂就是我们传递真、善、美的舞台,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学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虽然我们不很在意,但学生却记得非常清楚的。

在分析数学问题时一定结合黑板来强调、分析问题。

只有这样老师上课才有激情,学生听数学课才专注。

认为板书是传统的东西。

现在可以用多媒体来代替它,或着认为好差都不影响教学效果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因为数学教学的现实上并不如此。

总之,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实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

大量地实施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实施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大胆尝试。

多媒体手段对提高数学课堂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应用。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我们只有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使数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一切,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黑板还是数学教学主要的教学工具,况且它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矛盾,从这点出发,我们没有多少理由不重视板书。

只有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的结合

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作者:宁永青[导读]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下,让多媒体技术走进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也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增添了活力。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当今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已有了长足发展,它在支持学习和教学方面的潜在优势越来越大。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既能让学生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

而对教师来说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有效地实现精讲,取代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多半是老师教、学生学,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枯燥乏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大。

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多媒体,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氛围,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关系,引导学生忘记自我,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因此数学教师就更要多想想办法,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如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可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折纸、剪纸等活动过程,让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平面内两圆的关系,发现其特征,找出不同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是大自然最奇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探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增加课堂密度,节约时间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得到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与知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25%,但如果两种手段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

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

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手段、途径和方法。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

数学课堂教学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

在教学中必需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

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熟知、亲近的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随着现代技术装备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理解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

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

在新授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首先借多媒体展示“日出”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其次再借多媒体展示“锯子切钢管”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该环节可通过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

如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可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折纸、剪纸等活动过程,让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三、增加课堂密度,节约时间 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得到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与知识。

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让学生按老师给定合理的数据画出不同的三角形,通过叠合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操作过程并讲解。

这种形式不仅让知识的获取形象直观,同时也能让学生形象直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避开空洞的说理和表述同时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等许多课题均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有限的。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节省了老师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

及时的反馈,使学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

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

数学课堂教学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

在教学中必需深入研究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第1句】: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

”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

上课开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

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喝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

”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

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

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

八戒一听瞪在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

”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

”由于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

”“他真呆

”等等。

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

”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

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

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第2句】:运用有效的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先予启发,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有位教师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

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

条件能尽可能少吗

对此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研究。

对学生的不合理分类,教师要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策略,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的“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实践证明,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学习。

【第3句】: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布鲁纳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的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而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

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

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因此,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应当转变角色,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4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必然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努力改正、争取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在教授解方程组:①x+y=7②3x+y=17,大部分学生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y,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x+y)=17,再由第一个方程x+y=7代入得2x+7=17。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

当学生在学习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热情鼓励。

不同的学生表达语言不同,不管是否加以严密,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加以引导,逐步严密化。

让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