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黄山的名句和诗词
本文由作者《小回爱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境内,景色美丽以“奇”的特点闻名于世。我国有五岳著称的山峰在黄山面前也是稍显逊色。因为黄山是集五岳特点为一身的山峰。我国古代徐霞客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绝句。如此胜景,领略则忘身之所在,描述则无从下笔。其实不只是现代人喜爱这样的风景胜地,古人也曾流连忘返,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黄山的诗作。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清代诗人沈德潜的作品,他遍游黄山有《黄山游草》一卷,而《天都峰》与《下百步云梯过华沟穿鳌鱼涧》最堪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沈德潜的《天都峰》。
《天都峰》一诗可分三层:前八句写天都峰给人的总体感觉。第一句“黄山天下奇”最概括地指出黄山的“奇”这个突出特点。“天都峰之特”点出天都峰在黄山胜境中的地位。“特”字之意是突出、超绝,这里是说天都峰为黄山三十六峰中最为超绝者。以下从四个方面来写:绝地九百仞言其高,陡如下斧劈言其险,势疑塞高空言其雄伟,体许镇地脉言其为东南灵秀之气所钟,无愧于此方主山。绝地,即超出地面。地脉为古人所谓地的脉络,是古人在对山脉走向及横断山的地层结构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概念,认为地脉关乎一方的政治、文化、人物等,一方地脉又有一主山为标志。
“无心拔众上,众自莫敢敌”二句同杜甫《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成了咏山脉的名句,因为它们不仅通过比较写出了所咏之山的不凡,而且表现了一种谦虚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和无比的信心。同时它还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同《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样,颇可耐人寻味。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29米,在黄山各峰中,最为奇险幻美。天开云低之时,由峰顶四望,在茫茫云海之中,周围群峰只露出绿色顶巅,如海上小岛,天都峰则高浮太空之中,如“群仙所都”之地,这怎能不叫人感到造化的威力与巧智,不感到大自然的卓绝与伟大!
第二层“通体”以下六句,是做具体的描绘。上一层为宏观,此一层为微观。黄山有四绝:松、石、云、泉。云与黄山的整体雄伟气象相连,已暗含在上段的绝地、塞空之中,此段“微观”镜头依次写山之体,山之衣,山之穴窍。诗人从无数奇景妙画中,选出最具特征、最能表现黄山景致的部分加以表现,而特别着意于石、松、泉的刻画。“通体断寸肤,万石怒分坼”是说天都峰青石露体,呈奇效秀,各异情趣,断寸肤,形容山石崩裂之状,通体言目之所触,在在皆是。坼,指杜甫“吴楚东南坼”之“坼”为剖裂之意。
这个“坼”字同“万石”相连,本来就造成了一个很开阔的意境,而加了一个“怒”字,更表现出悬崖危石给人的动态感觉,叫人觉得这些石头好像正在崩裂、飞迸、起伏、翻腾之中。这两句写黄山之石,将其形态之美与力之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虬枝蟠千年,言松枝蜷曲如虬龙之状,或横伸,或倒挂,或弯曲回顾,或夭矫纠结,其错节老干,似乎经历了无数春秋。“苍藓积五色,言覆盖青岩的苍苔,因为阴阳燥润的关系,积久而呈现五色。此两句上句写松,下句写苔,虽巨细相去悬殊,而俱为山之披戴。
如果说“通体”二句是写山本身,纯写其形,则此二句是并形与色一笔绘成。天都峰顶平坦如掌,又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因室外奇险景致的衬托,竟叫人觉得其中十分空旷开阔。“石室开旷朗”即写此。山石裂缝中又溢出甘泉,洋洋洒洒,冲岚光而下,其色、其声、其清凉之气可使人疑为仙境。元代汪泽民的《游黄山记》中“半壁泉飞洒巾袂,当新暑,凄然如秋”“甘泉流罅隙”正写此也。第三层八句,由传说而及于感想。关于一座山的传说,也就是这个山的文化积累,是它的景致、历史等反映于人们心中,被不断地充实加工,经过人们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传说黄帝曾游憩于此山,又传说浮丘伯为黄帝炼丹于此,黄帝之师容成亦曾居于此山。总之从渺茫往古,它便有着不平凡的遭遇,这才正同“天都”二字相称。同它美至奇绝的景致相称。至于是先有“天都峰”之名,后有神仙都会的种种传说,还是相反,则很难说清。仙人已经“飞行无留迹”,只有这些神话传说一直保留。诗人想:如果这些传说是真的,那便说明:长寿只归于黄帝、容成这样的有德之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要学仙而苦苦修炼呢?那些炼丹学仙的人,并没有听说哪一个成了仙啊!
诗中说的“斯理”,指只有有德之人可以成仙之理。不诬,即不假,非欺人虚语。金石,此指炼丹的原料。中国古代道家丹鼎派常拿了水银、硫黄等矿石加热研制各种化合物。第三层的感想虽承接第二层对天都峰神奇美景的描绘,由“或云仙人都,轩辕此游息”四句引起,但并非随意言及。就其所表现的思想而言,实由第一层来,因为第一层是鸟瞰式的总写,便无形中表现了一个观景主体也即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这个形象诗中未直接写,读者却可从诗外看出:无此高大身躯,如何能通观横空塞天的天都峰?
正由于前六句已在读者心中隐隐约约出现了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故读到“无心拔众上,众自莫敢敌”二句,便自然觉得它并非仅仅写山,同时也表现着人格、精神上的高尚、坚强与自信。全诗末四句表现的思想,不同此一致吗?人们说登山远眺可以心旷神怡,开阔胸襟。此诗所写则同时表现了物我为一,主客相证的意念和思考,体现了一种纯正高尚的人格。因而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体现着一种崇高美,给人以哲学的启迪。沈德潜这首关于黄山的作品,是借景抒情堪称佳作,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有没有被诗中黄山的风景所吸引呢?
参考资料:沈归愚诗文全集
参考资料:归愚诗钞
参考资料: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小回爱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流传于后世的诗总共有三首,最著名的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黄巢这个“反贼”啊。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真不是这一句,《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才是真有气势,本来,这菊花就是九月重阳前后才开的,可黄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战,今后我要是当了主宰春天之神,非要把这一现象改过来,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看看,这得有多狂妄,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反映出黄巢敢于向威权挑战的宏伟气魄,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倒有几分相似。而事实证明,黄巢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只不过自然规律说说而已,任谁也改变不了,但他却建立了大齐政权,并在长安称帝,直接动摇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灭亡。
虽然黄巢的最终结局是败亡自杀,但其敢于抗争的精神和气概,却为后人称颂,完全对得住“冲天大将军”这个称号。
黄巢留下的三首诗,前两首都是借花言志,充满“反意”。
【第1句】:《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2句】:《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第3句】:《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赞美孩童的诗词有哪些
谢谢!赞美孩童的诗词很多,下面列举一些。请学习,谢谢!
【第1句】:《满庭芳·归去来兮》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第2句】:《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第3句】:《水调歌头·岁岁有黄菊》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
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第4句】:《临江仙·竹里行厨草草》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竹里行厨草草,花边系马匆匆。使君移传意何穷。儿童随骑火,猿鹤避歌钟。
梅雪自欺舞态,烛花先放春红。酒醒人散夜堂空。殷勤松上月,独照老仙翁。
【第5句】:《四时田园杂兴》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
【第6句】:《笋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列仙阅世独清臞,雪谷冰溪老不枯。
输与锦绷孩子辈,千金一束入天厨。
【第7句】:《和十二兄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晃冲之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时时载酒来,尚赖好事友。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孩子丑。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区区布肉论,迟速成同一朽。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选摘这些吧,希望能喜欢!
谢谢!
你读过哪些赞美梅花精神的诗词?作者是谁
谢!
我对毛主席在一九六一年写的词《卜算子,咏梅》印象极为深刻。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得到山花浪漫时
她在丛中笑
当时中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帝修反以及美台势力围攻中国,经济封锁,武装进攻,敌特破坏时有发生,妄图搞垮中国。在如此困境中诗人淡定若水借红梅不畏强暴的傲骨品格,舒发对一切反华势力的蔑视 ,充满战胜困难进入佳境的乐观情怀。
有哪些赞美多花紫藤的诗词
谢谢大师兄!有关多花紫藤的诗词不多,原创一首,贻笑之处还请众仙海涵:
静苑石苔多花紫 栏垂犹晾美人衣
逸媚引得凤雀妒 闲采掇取酿香脂
惜叹紫仙无羽化 色消香断掩风流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形容年轻女性温柔妩媚的美文、名句、古文、小说、诗词有哪些
谢谢,李白曾经写过一首《清平调》,如下: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与其他赞美女子之诗不同的是,这首作品用的是侧面描写,将杨贵妃比喻成带露含香的牡丹,通过对比楚王神女的传说(云雨巫山相会)和赵飞燕,反面刻画杨贵妃之姿。
至于正面赞美例子,那就数不胜数了。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不少的句子都广为流传,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如宋代张先一首词《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至于在古文之中,最出名的当属曹植的《洛神赋》。其中有一段写的很精彩: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段文章如今仍有不少引用,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妙笔生花。还有不少的佳词妙句,就留待各位补充吧。
赞美阳春三月的诗词,你都知道哪些
1,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4,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8,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9,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10,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李清照最美诗词名句有哪些
谢谢!
【第1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第2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第3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4句】: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第5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6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7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8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10句】: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第11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第12句】: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第13句】: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第14句】: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第15句】: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第16句】: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第17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第18句】: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最美诗词名句太多了,就选这些吧。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