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和籍贯有什么区别(教你报考公务员户籍、生源地、籍贯三者怎么填)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户籍和籍贯有什么区别(教你报考公务员户籍、生源地、籍贯三者怎么填)

对于从未接触或刚刚入门国考的考生来说,填写报名信息都是一件难事,如果报名信息没填好,可能导致资格审查不通过。

而报名表中的生源、户籍和籍贯很多小伙伴大概知道意思但无法表达清楚,也不知道在报名表中该怎么填写才是正确的。

尤其是社会在职人员,他们不像应届毕业生,在报名省考时常常受到户籍的限制,只能报考户籍所在地或生源地的职位。所以如果对这些概念不清楚的话就很难顺利报名。

户籍:又称户口,是登记户口的册籍,也就是登记户口所在地的文件。

生源地:一般是指参加高考时的学籍所在地,与在什么地方上的大学,现在的户口所在地没有任何关系。生源地不随户籍的改变而改变。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某考生小张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由于来京上学而将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那他的籍贯和户籍所在地如何填写?

答: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但由于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单位、学校等,这时户籍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

如某考生出生在西安,后来因为考上了南京某大学,并且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那么他的户籍所在地就变成了南京。

上述问题示例中,考生小张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而户籍所在地应该是北京。我们经常说“四川人”、“广东人”、“江西人”,这里说的就是籍贯,而不是说户籍。

这就是关于“户籍”、“籍贯”、“生源地”三者不同的详细解释了。

考生如果在报考阶段遇到难以把控的问题,不要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填报,最好拨打招考单位的联系电话询问清楚。 

籍贯的历史非常久远,已经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魏书·食货志》就有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籍贯最初含义需要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籍”是指老百姓对朝廷负担的各种徭役和税费,也可以指老百姓从事的职业。而“贯”则是指一个人出生地。籍贯二字就是老百姓需要在出生地承担相应的徭役和赋税。

古代人迁移的情况比较少,户籍和籍贯的差别不大,古人登记户籍的时候往往也会把户籍地址登记成为籍贯。在一定程度上户籍地址和籍贯可以划等号。

籍贯和户籍地址正式分离源于南宋初年。

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俘虏徽钦二帝以及宗室大臣3000多人北上。漏网的康王赵构在大臣的拥立下在南京(商丘)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宋朝政治中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建炎南渡后中国北方基本上沦陷,北方汉人沦为金人铁蹄之下的亡国奴。伴随着北方各地陷落,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北方各地汉人纷纷南迁。

北方人南渡之后,他们时刻怀念故国旧土,时刻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南宋皇帝赵构却只想保住半壁江山,他放弃了收复失地的愿望。南宋放弃收复失地也就意味着这些南渡北人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乡。面对现实,南渡北人只能接受。虽然北人接受了现实,纷纷在南方定居,并且落户南方户籍。可是他们却依旧心怀故乡,希望终归一日可以回归故乡。这些北人来到南方等于是外来户,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老乡,增加自己的归属感,他需要登记自己的故乡地,以找到更多老乡。他们也怕自己的子孙后代忘记自己的故乡所在地。所以南渡北人在登记户籍的时候,特别强调自己的北方故乡,也就是自己的籍贯,要求官府把自己的户籍地址和籍贯分开填写。所有南渡北人都会有户籍地址和籍贯两栏,有时候也会加上出生地。逐渐地登记籍贯成为定制,南方汉人也纷纷效仿南渡北人登记籍贯。

真是没有想到一本小小的户口本不仅证明我的身份信息,还蕴含着这样一段惨痛的南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