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寄语诗词佳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退休寄语诗词佳句

【第1句】: 关于退休的诗句

【第1句】: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宋代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译文: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第2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第3句】: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出自唐代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译文: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第4句】: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译文:看屋檐外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我已经退隐,半夜在瓢泉听风观雨,春天在雪楼看草赏花。年纪大了,可没有什么大毛病,赋闲之后,躬耕田亩,自食其力。

【第5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译文:我被关在笼子里很久了,没有自由,今天终于回到了大自然。

【第6句】: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唐代司空图的《华下》

译文:不用去四处游历山川寻找长生的秘诀,退休就是我的养生的药方。

【第2句】: 赞美退休的诗句有哪些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

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出自《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诗人: 元稹 朝代: 唐代 体裁: 无“烂熟思来怕热官,退飞心地喜轻安。

舍鱼正可取熊掌,食肉何须知马肝。放眼柳梢初暗动,褪花梅子已微酸。

典衣剩作江头醉,莫谓天涯苦鲜欢。” 出自《初春遣兴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终於惓惓许国之忠》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大隐悠悠未弃官,俸钱虽薄却心安。

人方得意矜蜗角,天岂使予为鼠肝。佳日剧棋志旅恨,短衣驰射压儒酸。

小桃杨柳争时节,载酒江头罄一欢。” 出自《初春遣兴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终於惓惓许国之忠》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出仕曾尘侍从班,退休还得老湖山。

已惭过分无池望,只愿吾儿相对闲。” 出自《送津赴绍兴倅八首》 诗人: 吴芾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未遂退休时望系,再烦居守主恩优。

自缘齿德高群牧,须在山河最上流。” 出自《和文太尉第一无双绝句》诗人: 苏颂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齿发衰残久退休,衡茅荒寂更禁秋。

一年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远浦卧看凫泛泛,深林时听鹿呦呦。

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术黄精不待求。” 出自《老叹》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第3句】: 赞美退休的诗句有哪些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出自《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

诗人: 元稹 朝代: 唐代 体裁: 无

“烂熟思来怕热官,退飞心地喜轻安。舍鱼正可取熊掌,食肉何须知马肝。放眼柳梢初暗动,褪花梅子已微酸。典衣剩作江头醉,莫谓天涯苦鲜欢。”

出自《初春遣兴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终於惓惓许国之忠》

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大隐悠悠未弃官,俸钱虽薄却心安。人方得意矜蜗角,天岂使予为鼠肝。佳日剧棋志旅恨,短衣驰射压儒酸。小桃杨柳争时节,载酒江头罄一欢。”

出自《初春遣兴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终於惓惓许国之忠》

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出仕曾尘侍从班,退休还得老湖山。已惭过分无池望,只愿吾儿相对闲。”

出自《送津赴绍兴倅八首》

诗人: 吴芾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未遂退休时望系,再烦居守主恩优。自缘齿德高群牧,须在山河最上流。”

出自《和文太尉第一无双绝句》

诗人: 苏颂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齿发衰残久退休,衡茅荒寂更禁秋。一年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远浦卧看凫泛泛,深林时听鹿呦呦。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术黄精不待求。”

出自《老叹》

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第4句】: 关于退休的诗词有哪些

【第1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老马伏在马槽里,心却仍旧希望能够驰骋千里,人虽已老,但争霸天下的雄心并没有停止。

【第2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第3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表示到了晚年还要为国出力。

【第4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译文: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 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

【第5句】: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

译文:将横卷还给您,只余我长叹,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龟虽寿

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第5句】: 关于退休的诗句有哪些

【第1句】: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出自唐代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释义: 远送你从这里就要分别了,青山空自惆怅,倍增离情。什么时候能够再举杯共饮,昨天夜里我们还在月色中同行。

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第2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释义: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第3句】: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出自宋代苏轼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释义: 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渐渐听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几亩荒僻的田园留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第4句】: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释义: 宇宙中日月行走,不停地转动,人世间万物也不断地发生不断地消亡。

您看屋檐外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我已经退隐,半夜在瓢泉听风观雨,春天在雪楼看草赏花。

年纪大了,可没有什么大毛病,赋闲之后,躬耕田亩,自食其力。 您外出宦游,一定会十分思乡念归。

您回到家里,会吃黄鸡,饮白酒,到村社祭祀土地神,生活自在安详充满情趣。祖国西北的土地沦陷金人之手,抗战壮士手握长剑欲杀敌报国却不被起用,而投降派执政者只是清谈空论,不想收复失地。

希望您为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再退隐。 【第5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释义: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