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道德格言集锦60句
中国传统道德的名言
中国传统道德名言
【第1句】: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第2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第3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第4句】: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5句】: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形势解》
【第6句】: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第7句】: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第8句】: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第9句】: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第10句】: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第11句】: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第12句】: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第13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第14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第15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第16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第17句】: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第18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第19句】: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第20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第21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第22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第23句】: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第24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第25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第26句】: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第27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28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第29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第30句】: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第31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第32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第33句】: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第34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第35句】: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第36句】: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第37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第38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第39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第40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第41句】: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第42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第43句】: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第44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第4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第46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第47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第48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第49句】:衡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
【第50句】: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第51句】: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第5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第53句】: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第54句】: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第55句】: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第56句】: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
【第57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58句】: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59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第60句】: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第61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第62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第63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第64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第65句】: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第66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第67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第68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第69句】: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第70句】: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第71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第72句】: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73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