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佳句鉴赏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宋词名佳句鉴赏

【第1句】: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诗中江 【第1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第2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第3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第4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第5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第6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第7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8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第9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10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第1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第2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第3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第4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第5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第6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第7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 【第8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第9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第10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第1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2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第3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4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5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6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第7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第8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第9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10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诗中亲情 【第1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第2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第3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第4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第5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6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第7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8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第9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诗中乡情 【第1句】: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第2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第3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第4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第5句】: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第6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第7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第8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第9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唐诗宋词的名句,作者及出处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第1句】:邕江,水名,在广西。【第2句】:广西南宁的别称。)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第2句】: 宋词名句

马致远(约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3句】: 宋词佳句的出处及赏析

“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词中之“愁”不应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亦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绎出一幕生机盎然且色彩绮丽之景。思绪随之飘荡,竟思起诗圣杜甫那绘春夜之细雨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幽静、轻柔境界了,还有苏东坡那为惠崇僧人之画而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小诗,读罢此处,一幅清新、淳朴之画展卷于前。言至此,可我思绪却一发而不可收拾,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万千以“春”为话题之作全都奔流开来

【第4句】: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王风,归雁洛阳边.白居易 人生代代无穷已; 11;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10句】:长亭外.小雅;<。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觚浊酒尽余欢;>.翁照<.相知无远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李商隐<,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举成名天下知; 9;>,王孙归不归.陈子昂<,相逢何必曾相识------唐:沉溺;>,恐惊天上人;无题> 22: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第6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曹植 5,后不见来者; 6;>【第7句】:以文常会友。(李白《早发白帝 【第8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辛弃疾《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少年辛苦终身事,千里江陵—日还.李白 【第10句】:正是江南好风景.丈夫志四海.学非探其花,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登幽州台歌>,光焰万丈长——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清照<,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一日不见,磨刀霍霍向猪羊.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第21句】:爱好由来落笔难;<。

近乡情更怯.同上,无家问死生,一日难再晨,霜刃未曾试.两情若是久长时.莫等闲.此情可待成追忆,为伊消得人憔悴,天涯若比邻。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第5句】:人春才七日。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

欧阳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1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昼夜乐>.白日放歌须纵酒。

(扪men? 共谁争岁月。(李清照《夏日绝句》) 【第2句】:孤舟蓑笠翁;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下笔如有神——唐;<,江枫渔火对愁眠,如履薄冰------<.古诗十九首<,一吟双泪流——唐; 2,海之角.一日不思量;【第6句】:我劝天公重抖擞.投我以桃,论交何必先同调------唐.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2句】:杜牧<.海内存知己,辨材须待七年期.朱熹<。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木瓜><,疑是地上霜.上穷碧落下黄泉;【第8句】:柳宗元<.求人不求备; 【第8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百川东到海:扪心) 不敢高声语,今宵别梦寒;>2;<.试玉要烧三日满; 21,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愿君多采撷; 10,经冬复立春.郎骑竹马来;13;<.黄庭坚<,青春作伴好还乡------唐.逢事独为贵.柳永<,何人不起故国情; 14,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2,独钓寒江雪;诸葛武侯>.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第9句】:春江秋月冬冰雪。

此夜曲中闻折柳,天涯若比邻,平明送客楚山孤。 海内存知己,散人春风满洛城,好诗不过近人情——清;<。

(柳宗元《江雪》) 【第3句】:野径云俱黑;><,爱上层楼。 人有悲欢离合;30;【第10句】:龚自珍<,求其友声------<,山似论文不喜平------清.月下飞天镜,岁岁年年人不同;留诲曹师等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举头望明月;12,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8,楚王台谢空山丘——唐;秋浦歌>.少年不识愁滋味.黄庭坚<。

(杜牧《山行》) 【第9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小雅.王维<.李煜<,出郭相扶将.祖咏 21;长歌行>.盈盈一水间。《宋之文《渡汉江》) 【第4句】:客路青山外,人比黄花瘦------宋,江船火独明.书博山道中壁>、理还乱.李益 【第6句】:白居易>锦瑟>.杜甫 【第9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夕阳山外山.陶渊明<.韩愈《调张籍》 【第27句】:杜诗韩集愁来读。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无人问。(杜甫《月夜忆舍弟》) 唐诗宋词的名句。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善于写作 【第1句】:文章千古事; 24;【第26句】:陶渊明《移居二首》 【第23句】:论文期摘瑕;鹊桥仙>.古人学问无遗力.小雯>,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支红杏出墙来.李白《江上吟》 【第26句】:李杜文章在.十年磨一剑------唐;>.欧阳修《吊僧诗》 【第14句】:天机云锦用在我;>登科后>,心源如废井——唐,百姓苦。 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摸;>.身无彩凤双飞翼,古岂能拘牵——清;24;2;>,鬓如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12句】:预支五百年新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白璧有微瑕,怕惊天上人 一,月是故乡明。

(杜甫《春夜喜雨》) 【第4句】: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复恐匆匆说不尽,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放言>,断肠人在天涯;诗经,如琢如磨------ 11,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 寄书长不达。

乡书何处达。 (酹lei.故书不厌百回读,报得三春晖,何时复西归,到了千年又觉陈——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把酒浇在地上;<,风景旧曾谙.此情无计可消除,非是籍秋风.朝辞白帝彩云间。

能不忆江南。 烽火连三月,得失寸心知——唐;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蓬蒿;长恨歌>箜篌谣> 【第2句】:少小离家老大回; 20,遍插茱萸少一人;徒步归行>,历代非无才------唐,爱材养育谁复议------唐,也攒眉千度------宋。

但愿人长久;满江红>:按;赢得鬓边丝,意恐迟迟归,水名,举杯消愁愁更愁------唐;16;<,养在深闺人未识,城春草木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第8句】:客舍并州已十霜,疑义相与析——晋;<。

不敢高声。

【第5句】: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第1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李煜

【第2句】: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

【第3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第4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第5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6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7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第8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第9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第10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愁永云昼》

【第11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

【第12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13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第14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6句】: 古诗名句赏析

古诗学习,重在感悟与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几乎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都涉及诗词赏析类的内容。

我们赏析时可从不同角度为切入点,就诗句的思想情感、表现内容、修辞手法、字词锤炼等方面的一点或几点加以品味,以获得较高的得分点。下面浅举几例以供大家参考: 【第1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二句脱胎于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若比邻”句,却又与之有所不同。本句主要强调友人之间重在知心,即使远隔天涯,也会犹如近邻一般。

诗句气势浑雄,豁达豪放,感情积极向上,令人振奋。它一扫送别诗篇黯然销魂之境,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名句。

【第2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此二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

它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天将明未明之际,江面上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而今,这两句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跨入旧年,将赶走严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规律。

诗句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在感染读者的同时又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第3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之塞上》这两句展现了诗人超凡的艺术思维。塞外荒漠,无边无际,以致烽火台升起的一股浓烟就格外的引人注目;九曲黄河,横亘大漠,红通通的落日挂在长河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这里一“直”一“圆”,颇有意味:“直”字表现出孤烟的强劲、挺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易引人伤感,一个“圆”字,却又带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以粗犷雄健的线条勾勒出塞外独特壮美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深远。

难怪清人王国维曾称赞其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第4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此二句主要是写离乱之感。春天的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是想到国破的时事,想到离别的悲哀,花也仿佛为之“溅泪”,鸟也似乎为之“惊心”,自己更是伤怀落泪了。

这里作者运用移觉的手法,触景生情,然后又移情于花鸟,使得诗中表达的情感与眼前之景交融起来,真正达到令人悲痛欲绝的境界。【第5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景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赞颂的对象,历史上也流传下来许多写雪的名句,而此二句则堪称是写雪名句当中的名句。诗人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图画。

一个“忽”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荒凉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早起赏雪的诗人仿佛置身于梨花盛开的江南一样愉悦、惊喜!这两句诗想象神奇,情感起伏跌宕,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与想象。【第6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是描绘早春的一个写景名句。一场细雨洒过长安,街道上就像被酥油滋润过一般;远看草色青青,走到近处却看不出什么颜色了。

第一句妙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朦胧、街道润泽的情态;第二句仿佛让人看到细雨飘过的田野上,草芽初现浅淡的青青之色,带了了早春的气息。诗人观察入微,感受细腻,角度新奇,令人叹为观止。

【第7句】: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第8句】: 唐诗宋词名句10句

诗中江【第1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第2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第3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第4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第5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第6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第7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8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第9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第10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中云【第1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第2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第3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第4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第5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第6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第7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第8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第9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第10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别【第1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2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第3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第4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第5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第6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第7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第8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第9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10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诗中亲情【第1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第2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第3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第4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第5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第6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第7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8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第9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诗中乡情【第1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第2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第3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第4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第5句】: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第6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第7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第8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第9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唐诗宋词的名句,作者及出处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邕yong:【第1句】:邕江,水名,在广西.【第2句】:广西南宁的别称.)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第9句】: 唐宋词名句鉴赏,请标明作者,词牌名并附上简单鉴赏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

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

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贾岛

释义: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释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残》翁宏

释义:既是春残,自然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现在,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欢娱难为继,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样吗!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暮春天气,微雨蒙蒙,给人的感觉本是抑郁沉闷的,何况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积的女子呢!偏偏在这时,一双不知趣的燕子,在细雨中穿去穿来,显出很自得的样子,这就使她更加难堪了。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释义:在明月的清辉之中,“三径”那几株青松会显得格外苍郁深沉,那夹径黄花也不减其清芬淡雅。还有那两家同饮的一池清水,闪着鱼鳞般的银光,那池边春风吹拂的杨柳,细软的长条轻轻地蘸着池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释义: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其一 》陶渊明

释义: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

释义: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释义:费心机,弄权术,但结果仍然免不了魂断命消。

勿以色敌心,色衰心易迁。《无悔》 梅尧臣

释义:外表的美丽或许可以让人倾心,但是一旦容颜老去,心也就变了。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释义:心里面高兴也是容易醉的,且就醉卧花下。落英缤纷洒在我的身上,月亮也映在我的酒杯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诗经) 》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