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与行的优美文案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德与行的优美文案

与德有关的语句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爱国篇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国语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司马迁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班固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范晔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曹操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范晔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崔颢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杜甫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杜甫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韩愈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

——韩愈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

——司马光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苏轼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

——胡宏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一寸赤心惟报国。

——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辛弃疾 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楼钥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郑思肖 尽忠报国。

——脱脱 一寸山河一寸金。

——脱脱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

——于谦 人生富贵岂有极

男儿要在能死国。

——李梦阳 丈夫所志在经国。

——海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

——宋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张煌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

——顾炎武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 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

——颜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

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

图避谤乎

闭户之士哉

——康有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梁启超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

——秋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抖擞精神,唤起国魂,思独立,心如百炼金坚。

把微躯为国捐,把微躯为国捐。

羞偷生,怕神州瓦解难全。

——黄遵宪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守法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管子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

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 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 凡将举事,令必先行。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管子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 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晏子春秋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论语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慎到 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

——慎到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李悝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商君书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

——商君书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战国策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尸子 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

——荀子 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韩非子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韩非子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韩非子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韩非子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不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韩非子 好以智矫法,时以私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韩非子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韩非子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持国。

——吕氏春秋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礼记 矫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

——淮南子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司马迁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司马迁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司马迁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桓宽 曲木恶绳直,奸邪恶正法。

——桓宽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桓宽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殊则百姓惑。

——班固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

——王符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王符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

——桓范 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陈寿 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

——范晔 赏一劝百,罚一惩众。

——王通 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

——吴兢 若甑生获免……有功之人,皆须犯法。

——吴兢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吴兢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吴兢 赏妄行则善不劝,罚妄行则恶不惩。

——魏征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刘昫 法者,国仰以安也;顺则治,逆则乱,甚乱者灭。

——宋祁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欧阳修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 执法而不求情,尽心而不求名。

——苏洵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苏洵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

——苏辙 赏而不诚不劝也,刑而不诚不戒也。

——崔敦礼 法无宽严,清者斯贵。

——徐祯稷 凡事不可轻疑,惟断狱不可不疑。

——吕坤 赏及壬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

——吕坤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

——王夫之 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 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

——张廷玉 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

——魏源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诚信篇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左传 信,国之宝也。

——左传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传 失信不立。

——左传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左传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 民无信不立。

——论语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荀子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韩非子 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礼记.大学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礼记??中庸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礼记??表记 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

——礼记??表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韩婴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司马迁 人先信而后求能。

——刘安 诚无垢,思无辱。

——刘向 布令信而不食言。

——刘向 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

——班固 夫高论而相欺,不诺忠论而诚实。

——王符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王符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待人,妻子疑之。

——杨泉 开诚心,布公道。

——陈寿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傅玄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范晔 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 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颜之推 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

国家兴废,莫不由之。

——李廷寿 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王通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魏征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败德,为下则危身。

——吴兢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馋诉。

——刘禹锡 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

——林逋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林逋 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晏几道 圣,诚而已矣。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周敦颐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

——司马光 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司马光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司马光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轼 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杨时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

——薛瑄 诺而寡信,宁无诺。

——彭汝让 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

——申涵光 半句虚言,折尽平生之福。

——唐彪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魏裔介 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

——王晫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梁启超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知礼篇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诗经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子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

——左传 礼之可以为国久矣,与天地养。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左传 富贵而骄,自遣其咎。

——老子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 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荀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 国无礼则不正。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

——荀子 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辱者常制于人。

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 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荀子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荀子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私。

礼者,表也。

——荀子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行,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

——韩婴 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大戴礼记 忠信,礼之本也。

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礼记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

——礼记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 富润屋,德润身。

——礼记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

——刘安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司马迁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司马迁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

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班固 在官唯明,莅事唯平,立身唯清。

——马融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汉乐府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曹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陆机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吴兢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张籍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林逋 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

——欧阳修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王安石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

——苏洵 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

——苏辙 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私,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

——陆游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杨万里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知耻是由内心以生。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

——朱熹 锄一恶,长十善。

——脱脱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朱柏庐 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

——张廷玉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陈弘谋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张潮 其他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 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纽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 罗素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关于美德的优美句子

【第1句】: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第2句】: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信用中国编辑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第3句】:告别陋习,健康文明。

【第4句】: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第5句】: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第6句】: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第7句】: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第8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第9句】: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第10句】: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第11句】: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请关注:关于道德修养的句子 人生修养名言警句关于文明美德的句子 而耻智之不博(2)

【第12句】: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第13句】: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第14句】: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第15句】: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第16句】: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第17句】: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第18句】: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第19句】: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第20句】: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第21句】: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第22句】: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请关注:关于道德修养的句子 人生修养名言警句关于文明美德的句子 而耻智之不博

【第23句】: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第24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第25句】: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第26句】: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第27句】: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第28句】: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第29句】: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第30句】: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第31句】: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第32句】: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信用中国编辑。

【第33句】:真诚信用中国编辑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第34句】:纸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符合“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为主题的50字以内的格言

与“德”匹配的成语210条

【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不德而功】不:无;德:德行,才能。

没有才能却受到奖赏。

【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布德施恩】布、施:给与。

把恩德给与别人。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

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

指行仁政,搞团结。

【包元履德】元:善。

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崇德报功】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

【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

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才德兼备】才:才能。

德:品德。

备:具备。

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材德兼备】材:通“才”。

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齿德俱尊】齿:指人的年龄。

年龄和德行都很高。

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

【酬功报德】酬:报谢;报:报答。

酬谢功劳,报答恩德。

【称功颂德】称颂功德。

【称功诵德】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

颂扬功绩和德行。

【材轻德薄】指才德疏浅。

有时用为谦词。

【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

常用作自谦之词。

同“才疏德薄”。

【才疏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

常用作自谦之词。

【材雄德茂】指才德杰出。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常作谦辞。

【德薄才鲜】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德薄能鲜】鲜:少。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德薄任重】德行浅薄而责任重大。

多用作谦词。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德薄望浅】薄:轻微;望:名望,声望。

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德薄望轻】薄:浅;望:声望。

德行浅薄,名望轻微。

【地丑德齐】丑:同类。

地相等,德相同。

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

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大德不酬】德:恩德;酬:报答。

重大的恩惠无法酬谢。

表示对别人的大恩铭心刻骨,或对人所施大恩不忘回报。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

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

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德高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厚流光】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

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砥砺德行】磨炼品德行为。

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德隆望尊】犹言德高望重。

同“德隆望重”。

【德隆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

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德全如醉】指跌落而没有受伤。

【德浅行薄】行:德行、品行。

指品德、操行浅薄。

【德荣兼备】品德贞淑而且仪容美好。

旧时对女子的褒美之辞。

【德容兼备】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

兼备:都具备。

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德容言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德胜头回】德,通“得”。

回,同“回”。

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德胜头回】德,通“得”。

回,同“回”。

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

多作谦辞。

【德以抱怨】德:恩德;怨:仇怨,怨恨。

以恩德回报仇怨。

【德洋恩普】指德泽优渥普及。

【德言工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德言工容】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

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德言容功】德:妇德,品德。

言:言辞。

容:容貌。

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德輶如毛】德轻得象羽毛一样。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德輶如羽】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同“德輶如毛”。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

道德高尚,恩惠广大。

形容普施恩德。

【德尊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

形容三心二意。

【反道败德】违反正道,败坏道德。

【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负德孤恩】指缺少恩义。

【负德辜恩】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讽德诵功】赞美、颂扬功德。

【丰功茂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丰功硕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同“丰功茂德”。

【丰功懿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同“丰功茂德”。

【奋矜伐德】奋矜:竞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

指骄傲自大,夸耀不实。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

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功崇德钜】功:功绩;崇:崇高;德:德行;钜:巨大。

功绩崇高,德行弘大。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

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功德兼隆】功;功勋;德:德行;隆:大。

功绩和德行都非常突出。

【功德无量】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

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

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

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孤恩负德】孤:负。

辜负别人的恩德。

指忘恩负义。

【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感恩荷德】感:感激;荷:承受。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歌功颂德】歌、颂:颂扬。

颂扬功绩和德行。

【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

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

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怀材抱德】抱:胸怀。

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秽德垢行】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何德堪之】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

【怀德畏威】怀德:心中怀有感恩戴德之情。

指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惧怕其威严。

【厚德载福】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秽德彰闻】秽德: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彰:明显。

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

【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好生之德】好生:爱惜人和动物的生命。

指有仁爱之心,爱惜生命,不乱杀戮的美德。

【怀远以德】怀远:笼络安抚远方的人。

旧指用恩惠、德政去安抚边远地区的民众。

【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

【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

【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同“见贤思齐”。

【进德修业】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

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较德焯勤】显着的德行和功劳。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

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酒后无德】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钜人长德】指德高望重的人。

【巨人长德】巨:大。

形容德高望重的人。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

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灭德立违】灭:消灭。

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明德慎罚】慎:谨慎。

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

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蒙恩被德】蒙、被:受到。

受到别人的恩惠。

【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

母亲的品德。

泛指妇女的品德。

【立德立言】立德:指推行德政;立言:着书立说。

指树立有益于民的政教措施作为后世的典范并流传后世。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

论,通“抡”。

【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

邵,亦作“劭”、“韶”,美好。

【年高德邵】邵: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韶】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劭】劭: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立功立德】立德:树立圣人这德;立功:建立功绩。

旧指树立德业和功绩,为民除难,全面施舍,以救济众生。

【年高有德】年纪大,品德好。

【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离心离德】心、德:心意。

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

指不一条心。

【讴功颂德】犹言歌功颂德。

【品德文章】指学问和品德。

【洽博德闻】谓知识和见闻广博。

【弃德从贼】放弃良好的德行,从事坏人所做的事。

比喻弃善从恶。

【愆德隳好】愆:过失;隳:毁坏。

损害道义,破坏友好。

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

【潜德秘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同“潜德隐行”。

【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弃恶从德】弃;抛开。

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潜光隐德】指隐藏德才。

【耆年硕德】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指年高。

指年老而德高望众。

【耆儒硕德】耆:六十岁以上的人。

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潜休隐德】指隐藏美德。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上德不德】形容很有德行的人,不自夸其德。

【盛德不泯】盛大的德行永远不会泯灭。

指大德者永世受人崇敬。

【颂德歌功】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尚德缓刑】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

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上德若谷】上德:最高的道德;谷:溪谷。

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盛德若愚】盛德:极高的品德;愚:愚笨。

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

【四德三从】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树德务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

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盛德遗范】指先人的美德懿范。

【颂德咏功】颂、咏:颂扬。

颂扬功绩和德行。

【施恩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殊功异德】殊、异:特殊的;功:功劳;德:恩德。

指特殊的功德。

【施仁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硕望宿德】犹言德高望重。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损阴坏德】损:亏损。

指亏心伤德。

【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同德同心】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

同“同心同德”。

【同德协力】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天恩祖德】天恩:皇恩;祖德:祖宗的荫德。

皇上和祖宗的恩德。

【同心合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协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同心同德”。

【同心一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同心同德”。

【为德不终】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同“为德不卒”。

【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

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无德而称】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

②指德高不可言状。

【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着,对外用兵成绩斐然。

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威德相济】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

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玩人丧德】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畏威怀德】怀:思念。

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五行代德】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代德:以新德代旧德。

泛指改朝换代。

【无怨无德】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

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小德出入】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腥德发闻】腥德:秽恶的行径。

指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

【修德慎罚】修德:修养道德;慎罚:慎重使用刑罚。

形容旧时行仁政、安定民心的政治措施。

【行好积德】行好:做好事;积德:积功德。

旧时劝人行善做好事的套话。

【心平德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不生气。

【显显令德】显显:盛大明亮的样子。

显明辉煌的美德。

【嗛嗛之德】嗛嗛:微小。

指小小的美德,或微小的恩德。

【妖不胜德】比喻邪不压正。

【以德报怨】德:恩惠。

怨:仇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德报德】德:恩惠。

用恩惠报答恩惠。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遗德休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同“遗德馀烈”。

【遗德馀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遗德余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一德一心】德:心意。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以德追祸】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一饭之德】比喻微小的恩德。

【一飧之德】飧:简单的饮食。

一顿饭的恩德。

比喻微小的恩惠。

【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

【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

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重德不报】恩德重大,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报答。

【昭德塞违】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至德要道】至:极,最。

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知恩报德】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同“知恩报恩”。

【祖功宗德】指祖有功而宗有德。

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

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振民育德】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行。

【澡身浴德】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再生之德】德:恩惠。

使自己再生的恩德。

关于育德的句子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

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仅仅是你有美德之称就行了,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不公平的

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恩欲怨,报怨短,报恩长 哀哀父母,生儿不知父母恩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 中国谚语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感恩诗 白云飘走的时候 谁会停止流浪 海水拍打着紫百合的梦境 美人鱼在天堂微笑 古老的婚礼 香槟酒的色泽 在罂粟花丛中传递 她的歌声 离去是否存留 希冀的不曾放弃 积雪的森林 麋鹿的圣诞节 美丽的公主已经安睡 传说的夜空中 无数的珠翠无人采摘 时间的巢穴 安琪儿飞翔 羽翼的光芒 穿越巴比伦的花园 安拉是个女人 她的化身不是太阳神 娇滴的千金 沙漠戈壁的罅谷 比宫殿华贵的 河流是生灵的母亲 圣洁的浪花 普泽万物长存 七彩的花容是雨水 光照古埃及艳美的妇人 白云飘走的时候 背影将要远去 海水拍打着紫百合的梦境 美人鱼在天堂微笑 王子的婚礼 香槟酒的色泽 在罂粟花丛中传递 她的歌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爸爸妈妈 感谢你们 把我带到了这个 美好的世界 感谢你们 给了我自由的空气 灿烂的阳光 感谢你们 谆谆的教导 殷殷的嘱托 我长大了 而你们却老了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我会向你们献上一片诚挚的孝心 祝你们永远健康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

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一学期的工作到头了,该交的总结、该梳理的心情都梳理玩了,所以这几天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双休日逛逛街,平时看看电视。

早上王丹老师交给我一份团市委下达的关于寒假社会实践的文件“关于组织开展‘2006感恩父母贺岁家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突然想到百度里面去搜索一下,4,320,000篇。

看了几个感恩的故事,其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有一则比较喜欢,就COPY下来了。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

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

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

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

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能帮则帮,有能力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吧。

关于德的诗句

故:所以。

君子:品质高尚的人。

富:财物丰富。

好:喜欢。

行:做。

其:助词,附着于实词前面起加强作用。

德:恩惠。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意思是:因此品质高尚的人富有了,就会做惠及平民百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