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的近义词

1847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税务的近义词

[mark_b]

税务的相关词: 税收、税控、税单、税项、税利、税局、税名、税境、税款、税源

[/mark_b]

税务的意思:关于税收的工作:~局。

税务的拼音:[ shuì wù ]

近义词的意思:

【第1句】:税项:税收的款项。

【第2句】:税款:按税收条例向征税对象收取的钱。

【第3句】:税吏:旧时的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

【第4句】:税基:计税依据。按规定比例应纳税额的基数,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类。

【第5句】:税利:指企业单位向有关部门上缴的税款和利润。

【第6句】:税契:旧时民间不动产买卖典当,在契约成立后,新业主持白契向官署交纳契税的行为。一经税契,白契即可换成红契,并办理过户手续。

【第7句】:税费:各种税和费的合称。

【第8句】:税粮:元 明 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一》:“成宗 大德 六年,申明税粮条例,復定 上都、河间 输纳之期。”《明史·食货志一》:“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为籍记之。”《明史·食货志一》:“洪武 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

【第9句】:税收: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税收、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10句】:税名:【名称】:税名【拼音】:shuìmíng【注音】:ㄕㄨㄟˋㄇㄧㄥˊ【解释】:征税的名目。【出处】:《旧唐书·食货志上》:“今并省税名,尽依诸处为四限等第,先给户帖,馀一切名目勒停。”【示例】:《新唐书·食货志二》:“今钱重货轻,若更为税名,以就其轻,其利有六。”

【第11句】:税局:税局,读音是shuìjú,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税务局的简称。

【第12句】:税境:国家有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界限。

【第13句】:税单:税收部门开给纳税人的纳税收据。

【第14句】:税票:税票——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时使用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

【第15句】:税控:税控是指税源控制,它是一种加强税收税源管理的方法,通过对税源的加强管理和控制,税务机关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掌握纳税人的应税行为的情况,从而避免因税源的流失而导致的税款的少征。常见的税控措施是税控收款机、税控开票机等。

税务造句:

【第1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第2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

【第3句】:一位长期从事税务稽查的国税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就通过签一个服务协议来完成,查不到真凭实据往往只能作罢。

【第4句】:这中,有还被指控妨碍美国税务局调查毕马威避税产品案件。

【第5句】:稽查选案对加强税务稽查力度,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治税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第6句】:不要在税务等方面动大脑筋,商业化与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只会让你遇到更为严格的财务与经营审查,除非你永远只想徘徊在下游。

【第7句】:税务员之廉,纳税人之福。

【第8句】:税务局的腐败是件老生常谈的事,这是一个主张对当地经济进行更多控制的机构。

【第9句】:要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政府就必须改弦更张,别再让工厂主继续承受繁重的税务负担,别再让他们受到严苛的劳动法和各种妨碍购买土地规定的束缚。

【第10句】:波兰一名纳税人日前因看到当地税务人员误开给他的巨额缴税单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最后不治而亡。

【第11句】:哥德堡地方行政法院对这对夫妇给予了支持,并于做出裁决:税务局没有理由拒绝注册这个名字。

【第12句】:分析师们比较关注扣税后的总收入,因为税务占总的销售额的大约四分之三。

【第13句】:为了减少逃税现象,防止税收流失,我国税收理论界众口一词地强调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采用化的征管手段,加大查处惩罚力度,这当然是有其道理的,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14句】:担保书须经纳税人、纳税担保人和税务机关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http://www.semjishu.com/

【第15句】:税务局接收“自由空气”,如美国航天局的数字电视公共频道的节目就可以买到从许多来源,其中包括“非现成的”在当地的电子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