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常的近义词

122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三常的近义词

[mark_b]

三常的相关词: 三教、三【第4句】:三官、三唐、三招、三合、三方、三身、三千、三选

[/mark_b]

三常的意思:【第1句】: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

三常的拼音:[ sān cháng ]

近义词的意思:

【第1句】:三合:【第1句】:谓阴气、阳气、天气相合。《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杨士勋 疏:“阴能成物,阳能生物,天能养物,而总云生者,凡万物初生,必须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楚辞·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第2句】:三千:浦韩国南端港市,属庆尚南道。临晋州湾,为天然良港。暖流通过。

【第3句】:三十:【第1句】: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于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第4句】:三方:【第1句】: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

【第5句】:三直:《你像个孩子》是由李宗盛演唱的一首歌,收录于专辑《生命中的精灵》中。

【第6句】:三身:【第1句】: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第7句】:三马:【第1句】:指北齐马子结三兄弟。

【第8句】:三教:【第1句】: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

【第9句】:三木: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件刑具。《汉书·司马迁传》:“ 魏其 ,大将也,衣赭,关三木。” 颜师古 注:“三木,在颈及手足。”《后汉书·马援传》:“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贤 注:“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 张煌言 《虏廷以余倡义既久波累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诗:“所悲诸父行,斑白撄三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第10句】:三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菩萨乘又名大乘

【第11句】:三官:【第1句】: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於三官。”《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孔子家语·正论》:“于奚 辞,请曲悬之乐,繁缨以朝,许之,书在三官。”王肃 注:“司徒书名,司马书服,司空书勋也。”

【第12句】:三醉:三醉,三次喝醉。

【第13句】:三四:三四是汉语词汇,拼音sānsì,出自《北齐书·崔逻传》。

【第14句】:三明:【第1句】: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

【第15句】:三唐:诗家论 唐 人诗作,多以初、盛、中、晚分期,或以中 唐 分属盛、晚,谓之“三唐”。

三常造句:

【第1句】:根据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省委第三常规巡视组向遵义市余庆县反馈巡视情况。

【第2句】: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分别是第二及第三常见的部位。

三常的诗句:

【第1句】:十分之三常例耳《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