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裳”的成语(23个)

271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裳”的成语(23个)

本文整理了衮衣绣裳、玄裳缟衣等含“裳”的成语23个,其中“裳”结尾的成语8个,“裳”在中间的成语15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裳”结尾的成语

【第1句】:衮衣绣裳[gǔn yī xiù cháng]

【解释】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出处】《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第2句】:拱手垂裳[gǒng shòu chuí cháng]

【解释】拱手:双手在胸前合抱;垂裳:衣裳下垂,指端坐。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

【出处】《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示例】今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向风。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一道》

【第3句】:颠衣到裳[diān yī dào shang]

【解释】到,通“倒”。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同“颠倒衣裳”。

【出处】汉·扬雄《太玄·上》:“次六。升于堂,颠衣到裳,廷人不庆。”

【第4句】:水佩风裳[shuǐ pèi fēng shang]

【解释】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出处】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示例】宋·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来到,水佩风裳无数。”

【第5句】:鸿衣羽裳[hóng yī yǔ shang]

【解释】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第6句】:颠倒衣裳[diān dǎo yī cháng]

【解释】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出处】《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示例】夜则废寝,昼则忘餐。颠倒衣裳,不知所措。 ——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第7句】:毁冠裂裳[huǐ guān liè cháng]

【解释】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示例】譬如有一批人是为要拥护中国的旧礼教、旧道德,以为新文字运动是毁冠裂裳的叛逆。 ——郭沫若《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

【第8句】:作嫁衣裳[zuò jià yī shāng]

【解释】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示例】谁知又为张郎作嫁衣裳也。 ——清·无名氏《玉娇梨》第九回

“裳”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玄裳缟衣[xuán cháng gǎo yī]

【解释】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用以指鹤。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

【示例】红溅了玄裳缟衣,那怕你竖飞横飞,耸身追赶肯稽迟。 ——清·方成培《雷峰塔》第十七出

【第2句】:褰裳躩步[qiān cháng jué bù]

【解释】褰:把衣服提起来;躩步:快步疾走。提着衣服小心地快步疾走。形容谨慎而匆忙的样子。

【出处】《庄子·山木》:“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不大睹?’褰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第3句】:衣裳楚楚[yī cháng chǔ chǔ]

【解释】楚楚:鲜明的样子。形容服装整齐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张如其言,推扉一觑,则内有美少年,相视而笑,衣裳楚楚,眉目如画,转眨之间,不复睹矣。”

【第4句】:裂裳衣疮[liè sháng yī chuāng]

【解释】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第5句】:裂裳裹膝[liè cháng guǒ xī]

【解释】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同“裂裳裹足”。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

【第6句】:掎裳连袂[jǐ cháng lián mèi]

【解释】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出处】晋·潘岳《藉田赋》:“蹑踵侧户,掎裳连襼。”

【示例】袨服靓妆,继日而掎裳连袂;鲜车怒马,凌晨而结辙并駈。 ——宋·刘从乂《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

【第7句】:衣裳之会[yī shāng zhī huì]

【解释】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出处】《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君奉王命,以临诸侯,安用兵车?请为衣裳之会。”

【第8句】:坏裳为裤[huài shang wéi kù]

【解释】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出处】《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裤”,往见刘裕。

【示例】卖剑买牛衰可笑,坏裳为裤老犹能。 ——宋·陆游《叹息》诗

【第9句】:轩裳华胄[xuān cháng huá zhòu]

【解释】轩裳:古代贵族的车服;华胄:显贵的后裔。指贵族世家的子弟。

【出处】唐·孙恂《猎狐记》:“二秀才轩裳华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

【第10句】:衣裳盟会[yī cháng méng huì]

【解释】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出处】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第11句】:裂裳裹足[liè cháng guǒ zú]

【解释】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示例】老兄忧时之切,惓惓不忘,窃计裂裳裹足不俟屦而就徒矣。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

【第12句】:倒裳索领[dào cháng suǒ lǐng]

【解释】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出处】《邓析子·无厚》:“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示例】你不要干倒裳索领一样的蠢事。

【第13句】:垂裳而治[chuí cháng ér zhì]

【解释】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第14句】:霓裳羽衣[ní cháng yǔ yī]

【解释】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七卷:“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

【第15句】:掎裳连襼[jǐ shang lián zhēng]

【解释】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出处】晋·潘岳《藉田赋》:“蹑踵侧肩,掎裳连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