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擒”的成语(25个)

310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擒”的成语(25个)

本文整理了擒奸摘伏、七纵七擒、手到擒来等含“擒”的成语25个,其中“擒”开头的成语9个,“擒”结尾的成语5个,“擒”在中间的成语11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擒”开头的成语

【第1句】:擒奸摘伏[qín jiān tī fú]

【解释】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出处】《续古文苑·无名氏<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郑府君墓志铭>》:“擒奸摘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

【第2句】: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

【解释】擒:抓,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示例】所谓擒贼擒王,这就是办事的诀窍。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第3句】:擒贼先擒王[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解释】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示例】擒贼先擒王,把主使人拿住,学生自然就老实了。 ——老舍《且说屋里》

【第4句】:擒龙捉虎[qín lóng zhuō hǔ]

【解释】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7回:“要图定国安邦计,预备擒龙捉虎人。”

【第5句】:擒奸擿伏[qín jiān tī fú]

【解释】擿:揭发。捉拿暴露的坏人,揭发隐伏的歹徒。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纪闻·苏无名》:“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

【示例】擒奸擿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 ——《续古文苑·无名氏〈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墓志铭〉》

【第6句】:擒纵自如[qín zòng zì rú]

【解释】擒:捉住;纵:放。捕捉、释放都随心所欲。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势。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第7句】:擒奸讨暴[qín jiān tǎo bào]

【解释】奸、暴:指坏人和豪强。捉拿、制服坏人与豪强。

【出处】汉·曹操《褒扬泰山友谊赛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第8句】:擒龙缚虎[qín lóng fù hǔ]

【解释】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示例】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避。 ——明·沈璟《义侠记·秘计》

【第9句】:擒虎拿蛟[qín hǔ ná jiāo]

【解释】擒捉猛虎和蛟龙。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擒”结尾的成语

【第1句】:七纵七擒[qī zòng qī qín]

【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示例】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唐·章孝标《诸葛武侯庙》

【第2句】:束手就擒[shù shǒu jiù qín]

【解释】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示例】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第3句】:俯首就擒[fǔ shǒu jiù qín]

【解释】低头受擒拿。

【示例】他打了败仗,只好俯首就擒。

【第4句】:一鼓而擒[yī gǔ ér qín]

【解释】鼓:擂战鼓;擒:擒住。作战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比喻速战速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吾却于四下埋伏以应之,则曹仁可一鼓而擒也。”

【示例】我已算在这里了,天来兄弟,难得同时在家,倘使冒冒失失的去了,不能一鼓而擒,岂不是可惜!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十五回

【第5句】:活捉生擒[huó zhuō shēng qín]

【解释】擒:捕捉。活着被抓住。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温州护国钦禅师》:“明来暗去,活捉生擒。”

“擒”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手到擒来[shǒu dào qín lái]

【解释】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示例】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第2句】:捉虎擒蛟[zhuō hǔ qín jiāo]

【解释】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第3句】:欲擒故纵[yù qín gù zòng]

【解释】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示例】那时不但安公子怀疑,大约连读者此时也不免发闷,无如他著书的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第4句】:扫穴擒渠[sǎo xué qín qú]

【解释】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示例】在这次“严打”斗争中,武警同志们扫穴擒渠,功不可没。

【第5句】:饿虎擒羊[è hǔ qín yáng]

【解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示例】他做出一个饿虎擒羊的动作让大家哄堂大笑。

【第6句】:不擒二毛[bù qín èr máo]

【解释】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第7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shè rén xiān shè mǎ,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解释】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出处】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示例】唐·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第8句】: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

【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示例】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第9句】:生擒活捉[shēng qín huó zhuō]

【出处】唐·吕岩《敲爻歌》:“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

【示例】若是汤南蛮转来,须要生擒活捉,不可伤他生命。 ——《说岳全传》第五四回

【第10句】:生擒活拿[shēng qín huó ná]

【出处】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我追赶着一人,往这老君堂来,今在此务要生擒活拿。”

【示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9回:“臣此去,大要胜有六七,定将步登高生擒活拿。”

【第11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龙[shàng shān zhuō hǔ,xià hǎi qín lóng]

【解释】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甚么为难的事,只管说!慢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便'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安龙媒此时都敢替你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