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杖”的成语(29个)

380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杖”的成语(29个)

本文整理了杖莫如信、折笄之杖、竹杖化龙等含“杖”的成语29个,其中“杖”开头的成语9个,“杖”结尾的成语10个,“杖”在中间的成语1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杖”开头的成语

【第1句】:杖莫如信[zhàng mò rú xìn]

【解释】杖:通“仗”,凭借。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八年》:“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第2句】:杖节把钺[zhǎng jié bǎ yuè]

【解释】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出处】《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第3句】:杖杜弄麞[zhàng dù nòng zhāng]

【解释】指人借读别字

【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第4句】:杖头木偶[zhàng tóu mù ǒu]

【解释】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示例】他只不过是杖头木偶,得抓住幕后黑手才成。

【第5句】:杖化龙[zhàng huà lóng]

【解释】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示例】鸟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宋·陆游《道室杂咏》)

【第6句】:杖策窥园[zhǎng cè kuī yuán]

【解释】杖策:拄杖。扶着拐杖,也要去园中看看。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出处】宋·王安石《窥园》:“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第7句】:杖履相从[zhàng lǚ xiāng cóng]

【解释】指追随左右。

【出处】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示例】予虽不及识公,而有斯人在,会当同往,杖履相从,方公之故居,而蹑其遗踪。 ——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

【第8句】:杖履纵横[zhàng lǚ zòng héng]

【解释】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第9句】:杖钺一方[zhǎng yuè yī fāng]

【解释】钺:古兵器。在一方手持大钺。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出处】《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魏书·慕容白曜传》:“遂推毂委诚,授以专征之任,握兵十万,杖钺一方。”

【示例】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此亦《春秋》之义。(《晋书·张轨传》)

“杖”结尾的成语

【第1句】:折笄之杖[zhé jī zhī zhàng]

【解释】笄:簪子。折断簪子的棍棒。比喻对晚辈进行严厉的教训。

【出处】《国语·晋语五》:“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示例】老臣过庭之训,多谢古贤,折笄之杖,有愧前达。(南朝·陈·徐陵《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

【第2句】:拿刀弄杖[ná dāo nòng zhàng]

【解释】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示例】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弄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第3句】:拿刀动杖[ná dāo nòng zhàng]

【解释】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示例】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第4句】:芒鞋竹杖[máng xié zhú zhàng]

【解释】芒鞋:草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出处】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示例】子怕他腐烂了芒鞋竹杖,尘昧了蒲团纸帐。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第5句】:明火执杖[míng huǒ zhí zhàng]

【解释】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指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示例】夏衍《秋瑾传》:“昨天南乡的愚民听信了谣言,明火执杖的去攻打教堂。”

【第6句】:凭几据杖[píng jī jù zhàng]

【解释】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示例】凭几据杖,以令召焉,则厮役之才至矣。 ——唐·白居易《策林·尊贤》

【第7句】:持刀动杖[chí dāo dòng zhàng]

【解释】持:拿;杖:木棒。用以指动武。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示例】大家都不要持刀动杖的,有话好好说。

【第8句】:盲者失杖[máng zhě shī zhàng]

【解释】杖:手杖,拐杖。瞎子失去了拐杖。比喻失去依靠。

【第9句】:明火持杖[míng huǒ chí zhàng]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出处】《元典章·刑部·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示例】我是首将来皮豹,善晓六韬知三略,明火持杖打劫人,随着展雄做强盗。 ——明·无名氏《临潼斗宝》楔子

【第10句】:伯俞泣杖[bó yú qì zhàng]

【解释】指孝顺父母。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示例】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

“杖”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竹杖化龙[zhú zhàng huà lóng]

【解释】借指得道成仙。

【出处】语出晋·葛洪《神仙传》:“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第2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解释】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示例】舜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妻帝二女,不待瞽瞍之命。 ——宋·陆九渊《经德堂记》

【第3句】:大杖则走[dà zhàng zé zǒu]

【解释】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示例】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

【第4句】:掷杖成龙[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解释】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出处】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示例】偶然掷杖成龙去,又过蓬莱日主祠。 ——清·王士禛《送高念东先生予告还山》诗之二

【第5句】:束杖理民[shù zhàng lǐ mín]

【解释】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示例】上圣自从隋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

【第6句】:竹杖芒鞋[zhú zhàng máng xié]

【解释】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出处】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示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定风波》词)

【第7句】:竹杖芒鞵[zhú zhàng máng xié]

【解释】鞵: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出处】宋·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8句】:笞杖徒流[chī zhàng tú liú]

【解释】笞:鞭打;杖:棒打;徒:徒刑;流:流放。指古代的四种刑罚。

【出处】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第9句】:一杖一条痕[yī zhàng yī tiáo hén]

【解释】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第10句】:竹杖成龙[zhú zhàng chéng lóng]

【解释】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示例】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