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世家好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史记世家好句

所谓“世家”,在汉语通常的语境里,是指世代做官尤其是做大官的人家。《史记》以此作为一种文类的名称,自然指其中谱叙的,是历史上各重要诸侯大姓的家族史。但作为一种变通,司马迁也为历史地位处于本纪所载与列传所叙之间的人物,留下了合适的空间,所以《史记》世家部分,会有颇为异样的《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前者续写的主体,是儒家祖师爷孔圣人的言行,末附简短的孔子后代世系;后者描绘的,则是秦汉之交农民暴动的领袖人物陈胜及其同伙揭竿而起的曲折故事。

《史记》世家一体的这种并非单一的面貌,令后来的评论家十分困惑。对于《史记》体例不纯的批评,由此而生。到了班固撰《汉书》,世家一体因其存在难以归类的麻烦,而索性被取消。后代的正史里,因此也很难再见到家族史一类的分体了。但《史记》的三十世家,却实在有一种不可取消的独特的意味在。中国传统的观念,向来以家族、族属为重;而早期的诸侯大姓,又直接联结着大小不等的邦国城池。正是靠了世家这一特殊的体裁,上下数千年间血缘与地缘的复杂勾连,与华夏民族的融合之路,才能依旧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越王句践世家》在《史记》的三十世家里位居十一,谱叙的主体,是后世延续到《史记》撰述的汉代,还是不入中原大姓眼目的东南蛮荒之族,越。从性质上说,本篇与《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相异,而应当被归入通行的诸侯大姓家族史一类。我们之所以选择《越王句践世家》,而不是似乎更为正宗的《晋世家》、《楚世家》等,作为《史记》世家类精读的篇目,是因为越国的历史,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化发展的一种类型;越国的故地,在今日已成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区域;而勾践复仇的故事,千百年来也已经生发出了无数深具韵味的文学想像。

在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东郊,有一处著名的古迹,大禹陵,据说其中埋葬的,就是中国上古夏朝的开国帝王兼治水英雄大禹。大禹是否真的葬在大禹陵内,实在是个疑问。但大禹和古城绍兴有缘,倒是于史有据:因为绍兴旧称会稽,乃古越国都城的所在地;而古越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君王,勾践“勾”古作“句”,他的先辈就是大禹的后裔。《史记》称勾践的先人为“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且“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即封国在会稽,并看守大禹陵园,供奉祭祀,言下之意,是这位先人创建了古越国。按“夏后”据《史记·五帝本纪》乃大禹所属的国号,简称即“夏”;少康之名,又见于《史记·夏本纪》,是大禹的四世孙;“庶子”指非正室所生之子。这样算下来,这位创建了古越国的勾践先人,实为大禹的五世孙。至于他的名字,比《史记》稍晚的《吴越春秋》也有记录。

越国先民的生活,尚处于蛮荒阶段。“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的说法,正好跟《庄子·逍遥游》里“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相互印证。按“文身”即纹身,这种在身体上涂绘或刺制花纹的习俗,至今仍为某些民族所保留,而在古越国当时,却完全是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因为越国地处水乡,个人唯有纹身,方能在水中躲避其他动物的袭击。“断发”之“断”,即“剪”的意思,因为中原民族当时通行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的古训,所以头发是不加剪除的;越国则同样因为是水泽之国的缘故,通行剪发,所以宋国人购买(即所谓“资”)了“章甫”带到越国去,越国人完全没法用了。因为越国人这时还在“披草莱而邑”,也就是处于披开杂草开垦处女地,创建小城镇的初级阶段,礼制未具,自然戴不来什么花里胡哨的高帽子。

但越国传了二十几代,传到春秋时代允常执政的时候,大概是国力稍稍强大一点了,就跟邻居的吴国打起仗来。仗还没打出个结果,这允常就死了。王位传给了儿子勾践,就是本篇的主人公,这时已经明确地称为“越王”了。

1998年,经过两年的发掘,在位于绍兴兰亭镇的印山,发现了一座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越国王陵。其墓坑由山顶岩石直接下凿而成,墓道通长100米,气势恢弘;墓中以长方形巨木架构的三角形剖面墓室,外裹厚达1米的木炭,纵长40米,形制极为独特。而墓室内留存的独木棺,长达【第6句】:1米,直径【第1句】:15米,更是举世罕见。考古学界经与文献记载对勘,推测该王陵很可能就是《越绝书》中记载的“木客大冢”,也就是勾践之父允常的陵墓。如果这一推测不误,则说明勾践继位的时代,越国的实力的确已经今非昔比。

史记外戚世家最后一句“谥为‘武’,岂虚哉”,司马迁怎么会知道汉武帝的谥号

这里涉及到一个常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里面很多内容都不是司马迁的原文,许多都是经由后人补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汉后期汉元帝、汉成帝在位期间的史学家褚少孙。而你提到的外戚世家就有褚少孙补录的内容。

根据班固在《汉书》中的记载,司马迁死后,《史记》有十篇散失,仅存目录。但班固并未对这十篇的篇名详细记录。根据元代著名文人、收藏家张晏考证,对十个篇目做了记载。“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元、成间褚少孙补之,文词鄙陋,非迁原本也。”

除了这十篇外,清代文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对褚少孙补录史记内容进行了考证。原文如下:

“然细按之,十篇之外尚有少孙增入者。 如外戚世家:增尹、邢二夫人相避不相见。及钩弋夫人生子,武帝将立为太子,而先赐钩弋死。

又卫青本平阳公主骑奴,后贵为大将军,而平阳公主寡居,遂以青为夫等事。

田仁传后增:仁与任安,皆由卫青舍人,选入见帝。二人互相举荐,帝遂拔用之等事。

又张苍、申屠嘉传后增记征和以后为相者。车千秋之外,有韦贤、魏相、丙吉、黄霸,皆宣帝时也。韦元成、匡衡,则元帝时也。

此皆少孙别有传闻,缀於各传之后。今史记内,各有「褚先生曰」以别之,其无「褚先生曰」者,则於正文之下,另空一字以为识别。此少孙所补,显然可见者也。 又有就史迁原文而增改者。 楚元王世家后,叙其子孙有至地节二年者,则宣帝年号也。

齐悼惠王世家后,叙朱虚侯子孙,有至建始三年者,则成帝年号也。

此皆在迁后,而迁书内见之,则亦少孙所增入也。”

以上几段文字,赵翼不仅详细罗列了许多由褚少孙补录的内容,还指出了如何判别褚少孙的补录和司马迁原文。那就是有没有加“褚先生曰”。一旦加了褚先生曰,那就是有褚少孙的补录内容在。另外,没有“褚先生曰”的,会在正文下空一个字来识别。当然,空一字的辨别方法可能会因版本、印刷不同难以区分,但“褚先生曰”还是很好判断的。就如题主说到的外戚世家,就有大段的褚先生曰。而且这句“谥为武,岂虚哉”正是在文末“褚先生曰”之后的,所以说这句话不是司马迁说的,而是褚少孙说的。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为什么在《史记》中项羽能进入本纪,陈涉能进入世家

因为太史公编写《史记》更看重的是实质,而非名分。

从《本纪》来看,是以大一统帝王为主,其中就有《五帝本纪》《周本纪》《秦始皇本纪》等,但是也有几个例外。一个是《秦本纪》、一个是《项羽本纪》、一个是《吕后本纪》。在统一前秦国并不是天下共主,但早在秦昭王时期就具备兼并天下的力量,而秦始皇扫六合也是奠定在秦国在基业上,所以《秦本纪》也并不过分;项羽和吕后,都不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但却是实质上帝国掌权人,所以也能理解。

从《世家》来看,确实是以诸侯、诸王为主,其中就有《吴太伯世家》《萧相国世家》《齐悼惠王世家》等,但是也有几个例外。一个是《陈涉世家》、一个是《孔子世家》、一个是《外戚世家》。陈胜和孔子本不是王侯将相,但陈胜的功业为汉朝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孔子的功业为儒家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司马迁时代他们的功业仍然存在,所以可以列入《世家》;外戚的影响力足以对抗国君,当然也可以入《世家》。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一窥《史记》的编纂思想。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是如何区分的

《史记》有本纪十二篇,分别是: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

本纪可以说是帝王史,其中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是整个王朝史。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没有君临天下,但他可以说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威者,并且分封诸侯王。而吕太后在孝惠帝死后立的两位少帝均不为史家承认,且连名号也没有,吕太后是实际执政者,司马迁未将惠帝纳入本纪,而是吕太后本纪。

《史纪》有世家三十篇,基本为诸侯史。其中孔子世家,孔子虽非王侯,但他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是儒学的创始人,而当时汉武帝独尊儒术,司马迁把他纳入世家。

另有陈涉世家,陈涉虽是草根出身,但他不仅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平民起兵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置建的,所以司马迁也把他纳入世家。又萧何、曹参、陈平、周㪍因功勋卓著都被封侯,司马迁也把他们纳入世家,为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

《史记》有列传六十九篇。对有德行、有作为或者特别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司马迁为其列传。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光义至高、清风高洁,司马迁列为《伯夷列传第一》。

史记哪个版本的更好

一本可贵的书籍,是一个人的精神伴侣。她会让读者在此后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所有的一切,回忆起自己当年曾经爱过的一切,回忆起自己曾经认为的所有有价值和神圣的一切。

“国民情书”《史记》理应是这样一本书。《史记》之重要性,它所散发出来的光和热,凡是有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大概都非常明白。但是读《史记》,怎么选择版本,又怎么读法,更为恰当,可能一般人都有点茫然失堕。

敝人不才而懒,对于《史记》 ,虽多年来“心志于中,目存乎鹄”,实际阅读甚少甚浅,属于偶尔翻翻那种粗人,但是有名的版本出于好奇也大致了解过,复经出身名门、负笈名校、承教明师的淑晖姐指点,所以敢斗胆议论,求教高明。


直入主题,说说读《史记》的版本择取问题


读史记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版本问题

过去中国人读《史记》,必先从三家注入手,除此一途,别无捷径。其实时至今日,我也完全不赞成直接读白话史记之类的作品。因为这些书固然很浅显,你能看懂情节,但是史记绝不是一部小说,它有他生命的东西,文气、性情、抑扬顿挫,有血有肉的东西,读白话本你是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得出来的。而读白话本味同嚼蜡,也不见得比读三家注省时多少,读了也是白读。

但是,三家注之繁难,又实非今之普通读者所能承受。颇需有缓冲阶梯作用的相关书籍作为指引。为此,《史记》阅读,最核心的相关书籍版本我推荐五种:

1,白文普及本: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

2,泛览权威本:《史记》、繁体竖排、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套装全10册;

3,研习最权威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文学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华书局

翻读全书目前最理想的公认是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全书重新标点、考订、校正,对以往的笺注成果作出整理,并参以巨多的考古成果印证史册,考镜源流,去误存正,并庋集了古今中外名家对史记牵涉人事之点评。在往日《史记》作注的所有著述中,此书研究最深、注释资料最全、观点最新、注释最详、集评规模最大。

这书文学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版本都是竖排刻本影印无标点,直接阅读痛苦系数很高。建议刚入手读中华绿皮小本,内容比会注少,有标点、分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看懂。第二次阅读史记则可选择考证本换换口味,有了第一次的基础,应无问题。

4,选本:台湾马持盈《史记今注》

马持盈先生是 著名经济学家,却在《史记》研究方面卓有声誉,实能者无所不能。选本体裁较全,注释亦力求简便、精确,为台湾高校史记教科书。

5,补充阅读:鲁实先《史记会注考证驳议》、 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张大可《史记论赞集释》

鲁实先是湖南人,当初杨树达发掘湖湘人才,最看重鲁实先与张舜徽两位“青年”。而后,张舜徽“蹇谁留兮中洲”,为一代大家;而鲁实先流落海岛,杏坛设账于台师大,为此中领袖。他有感于泷川,发愤于《史记》,成就最大。

据龚鹏程《四十自述》:鲁实先去世后,其门下弟子于其墓地建一碑,碑文云“功并史皇”。龚评道,“功并史皇,是鲁先生的自我期许,也是他学生们对他的赞扬,强调他在文字学上的成就,不在仓颉之下。先生疏狂自负,俯视万代,气象雄阔,此语可以见其豪情,亦可以见其幼稚。弟子奉师若神明,以洞见文字本源奥秘之功推美之,足以彰师弟之谊,而亦可见其逾量。”

6,史记文学研究书目必备:《史记评林》与《史记论文》等。

史记评林是吴兴人士凌稚隆「博搜群籍,凡发明马史者,则标识于别额,积草青箱非一日」而成,是一部历代批评、研究史记的资料汇编著作。

此书正文是三家注,眉首分栏辑古今批评者约百家,批评者时间大约止于明万历年间。又对史记汉前所取文献近50余家进行比勘,有所发现则退格下按于眉首。因资料丰富而故名「评林」。

此书影响颇大,后不断有人进行增补,其中日本人阿波、有井范平有补标史记评林,其中含明人李光缙增补,补标部分则收入明未至清初诸家批评,从而把批评辑录时间广延至清初。日本另有凤文馆本增补评点史记评林,补收明代归有光之评点,并辑录清末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的增评。

由史记评林所形成的「评林」家族诸本,在保存历代研究史记资料上居功不可没。


史记评林目前可见有几个版本:

史记评林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最易得,但特别不清楚,许多眉批小字读不出。

史记评林 凌稚隆校、李光缙补 天津古籍98年版 定价超一千,孔夫子旧书有卖。

史记评林 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的藏本,吴兴凌氏万历年家刻本高清本 网络有免费PDF,眉批小字清晰,但是只有2/3,资料网络流传缺失还是原本缺不详。

增补评点史记评林 早稻田大学藏本 凤文馆明治十五年 全本高清扫描,国学数典上有PDF,要阿堵物。据说该大学图书馆上有免费下载,懂日语朋友可一试。

补标史记评林 台北地球出版社 凤文馆本 在台湾东海大学有一面之缘,大陆不详。


吴见思《史记论文》在史记圈评史上之地位则不啻于金圣叹于水浒传。

其书重要字加圈,句下有小评,篇末有总评,致力探讨太史公机杼心意,对列传的体格章法更是细致详求。剖析特点,批文见心,细致如髪,往往能发人心中未想口中不及言者。

这书大陆有韩兆琦整理的一个简体本史记论文(与史记札记合刊),台湾东海大学有早年台湾中华书局单行本,大陆有无不详。

这两部书主要剖析文法,通常体制精致,较少长篇大轮。内容多为分析篇章之起、承、转、合,精文妙笔,而评点者感慨亦随之而发,形势较为自由。

这类批点于当代所谓之「艺术手法」时有触及,不过当时皆是散论。研究史记的大牛韩兆琦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从这种传统圈评中汲取养分,加以提取并总结、系统化,然后华丽丽就是一篇文章。

所以这类书说重要不重要,关键在看的人会不会拿来主义。


张新科主编三秦出版社《史记研究资料萃编》,主要框架可以看得出和池田的文章有莫大关系。

这部书将史记研究的话题标号从0001-0267分类进行论述,每个标号起个名字,例如「司马迁生年」,然后下面再列下标号【第1句】:【第2句】:【第3句】:4,每标按时间顺序撰写该问题研究者研究相关论文摘要,后面圆括号括出具体出处,时间至2007年止。

总体而言使用比较方便。2007年以后的研究情况,就只能靠自己查补了。

如果是想找资料,有关没关的都想看看的话,还有一篇大部头。北京华文出版社14册《史记研究集成》。


最后,话题相关,略谈《史记》之读法问题


最后一部分我想谈一下阅读史记划算的那些事儿,以坚定你阅读史记的信心。

阅读过程出现读不懂是常有的事,这就涉及到要准备几部备查的书。这些书需要再查下即可,没必要一字字读。通常可以先翻查上列马本史记今注,但是由于马本不是全本,也有查不到的可能,这时候为了照顾阅读工作顺利进行,请另择今注本或者问度娘都行。

汉代部分由于语言隔阂不深,所以注的也少,有时候读不懂了,连个参考也没有。这时候韩兆琦的史记选注集说就可以翻看一下。韩本的优点是,他会对细注一些职官,并给出相当于我们今天什么职位的参考,对于一些俗语也注的比较妥帖,而涉及历史背景的往往概说一下,这样对于阅读和整体理解比较有作用。

史记比较难读的还有一些议论性的序赞,长段的议论,这些看不懂了可以参考张大可的史记论赞集释(不仅有序赞,长短议论文字都有)

梁启超有一篇文章,专讲史记之读法,兹借重为本文后殿。这篇文章收在梁新会《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中,要言不烦,堪为准则:

读《史记》法之一读《史记》有二法:一,常识的读法;二,专究的读法。两种读法,有共同之入门准备。一、先读《太史公自序》及《汉书·司马迁传》,求明了作者年代、性行、经历及全书大概。二、读《汉书·叙传》论《史记》之部,刘知幾《史通》之《六家篇》《二体篇》《正史篇》,郑樵《通志·总序》论《史记》之部,《隋书·经籍志》及《四库提要》之史部正史类关于记述《史记》之部分,求略识本书在史学界之位置及价值。

不过,唯心的讲,当一个人能把一本书当成“初恋”一般珍重,读的是什么版本,甚至是全是缺,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我读”即是见道之事,是初心的归来受洗。


感谢阅读。来到这个平台最高兴的,还是能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不分长幼、没有贵贱,各自说出自己的心声,即便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朋友们关注敝号、留言,若有认同,也敢请点赞鼓励。我会尽量做到每条不删,每回必复。

《史记》中,《田敬仲完世家》中所说是真事吗

谢谢。您这事问的有点难。《田敬仲完世家》是司马迁《史记》世家中的一篇。其中的事儿在春秋左氏传中有相关记载(我没有核对是不是完全一致),战国策中、吕氏春秋中也有相关记载(田姓齐的相关故事)。我不知道您是就具体的事儿还是整体的判断来说的——但我还是可以肯定田姓齐代替姜姓齐这个事儿应该是——真事儿。

如果您问的是具体的事儿,那还要请您说明白,是哪个阶段,哪些情节故事。

当然,我的这些说法其实都还有一个前提,即我们所说的历史其实就是古人用不同方式留给我们的资料上的结论,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历史书籍上的记录。这些东西的可靠性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证据去证实或者证伪。我们之对于“真实”的意见判断都是从现有资料中来的。而如果我们发现新的比较可靠的资料能够证实此前我们一直信以为真的结论是假的,那我们就需要重新修正此前的结论。

欢迎批评指正。

《史记》的内容真实吗

谢谢

"史纪”单指西汉司马迁著之"史纪“,他记录了前朝夏、商、周的历史。而这些宝贵的资料是现在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司马氏的史料根据基本上都是前朝史官及其它资料而整理的,他本人並未见到,所以"史纪"所记录的根据是有讹误的。历代史官良莠不齐,受迫于统治者的淫威,刚正不阿的有,贪生怕死的也有。到了唐代后更是维皇上旨意修史,故有“隔代修史"之说。

所以司马氏的“史纪"肯定有讹谬之处。但是历史久遠无从考证,现代学者还是依靠”史纪“修史,去除神话、迷信,对于无法验证的历史只有等待相关证据出现时〈主要指出土等〉方能修正。

根据《史记·梁孝王世家》,窦太后、汉景帝和梁孝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飞扬跋扈,目无礼仪

梁孝王刘武是汉孝文帝的儿子,孝景帝的同胞弟弟,他与孝景帝都是窦太后的儿子,因为是幼子,深得窦太后宠爱。

窦太后总是希望在孝景帝之后,由梁孝王继承大位,这就导致窦太后对于刘武处处照顾,偏心偏向无处不在,以至于让刘武慢慢变得飞扬跋扈起来,最终导致其自取灭亡。

平乱功臣,兄弟同心

刘武做为诸侯王还是立有大功的,因为在“七国之乱”时,他坚定的站在了孝景帝的一方,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和孝景帝是亲兄弟,七国之乱是要推翻汉景帝和窦太后,如果成功自己也没有好果吃。第二个原因说起来比较搞笑,刘武不是个勇敢的人,他本来也不想掺和进来,但是造反的诸侯没有管这些直接开打,把刘武差点给干掉为了自保刘武只好参战。

酒后失言,埋下祸根

虽然被封为梁王,有自己的封地,但每年都会回到皇宫住一段时间,陪伴母亲窦太后和哥哥孝景帝,孝景帝对这个弟弟也非常好,经常与他同车出猎。应该说刘武的飞扬跋扈和汉景帝及窦太后分不开的,哥哥和母亲的宠爱,造就了梁孝王飞扬跋扈的性格,也为后来梁孝王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刘武将自己的宫殿和出行的车马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做,同时天下很多豪客和野心家为了不同的目的,聚集在梁孝王刘武的周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个是客观规律,汉景帝的一句话不仅害了弟弟刘武,也把窦太后给欺骗了,尽管不一定是有心之举,但是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本来是汉景帝酒后的一句戏言,说自己百年之后皇帝之位传给梁王,这一看就是喝多了的醉话。一般人是不会当真的,但是梁王就信了,窦太后也很相信。于是窦太后和梁王都向这个方向开始努力,不过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很多事情决定的因素很多,绝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和办成的。

不得人心,心黑手狠

但是汉景帝的这个想法大臣们是反对的,因为不立自己的儿子而传位于弟弟,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过的事情。就像废长立幼一样,这是破坏规矩,是不能被允许的。其实从孝景帝来讲,当然是立自己的儿子比较好了,因此孝景帝之后顺水推舟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这下梁王刘武很失落,在他看来这是大臣们坏了他的好事。其实这不是大臣的事,这是汉景帝的意思,没有皇帝的首肯大臣能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吗?当然不可能了。不过在梁王看来这些坏了自己好事的大臣是不能放过的,这个时候他身边的能人就开始为他策划报复,收拾坏他好事的大臣。

诛杀袁盎,惹祸上身

刘武身边的所谓能人志士,最后想到的方法是暗杀,其实这已经不是谋略了,这不仅不会给梁王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给梁王带来麻烦。在被杀的十多人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袁盎,如果大家对袁盎没有什么印象的话,有一个被袁盎联合窦婴搞死的人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那就是晁错。就是“七王之乱”中吴王打的口号“清君侧诛晁错”里提到的晁错,主张实行削藩政策而被腰斩的大臣。

说袁盎和晁错是死对头一点都不为过,在“七国之乱”开始时,先是晁错想让汉景帝追究袁盎的责任,因为袁盎曾经在吴国为相国,而吴王是这次谋反的领导者。袁盎也不示弱,在证明了自己无罪之后,立刻联合窦婴一起向汉景帝建议杀死晁错,不给七国作乱的借口,害人不成反被其害。

袁盎坚决反对立梁孝王刘武,结果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袁盎是被谋杀的,本来他可以不死,但是两个错误的决定让他失去了生命。刘武派了十几个刺客去杀袁盎,其中最先到的刺客没有立刻动手,而是打听了一下袁盎的为人,百姓们都说袁盎是个好官,刺客便求见袁盎,并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袁盎警告袁盎加强戒备。这位刺客老兄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就差亲自给袁盎做护卫了。

但是袁盎的表现实在是对不住这位老兄,第一他没有加强戒备,增加护卫的数量;第二他去城外找棓(bèi,被)先生算了一卦,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就是搞了点封建迷信。这位棓(bèi,被)先生是何方神圣我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神相许负一样的人物。

袁盎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杀害了,同时被杀的还有十几名反对立刘武的大臣,不得不说这位梁王的智商确实不太高,因为在这个时候杀人,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是谁干的了。

天威震怒,杀人灭口

大臣被害还是十几个集体被害,这件事朝廷是一定要追查的,而且这件事很好查,大家都知道是幕后主使者是谁,至于具体是谁来执行就不是问题的关键了。很快直接策划指挥暗杀行动的人被查了出来,是公孙诡、羊胜。这两个人是梁王身边的智囊,幕后黑手是谁已经天下人皆知了,但是梁王还是没有主动承认错误,依仗着窦太后的庇护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想到了小兵张嘎中翻译官的一句话“老子吃西瓜就从来没有问过价”,这里的潜台词“就是老子杀的你能把我怎么样?”

朝廷派人到梁国追捕凶手公孙诡、羊胜,但二人已被梁王藏匿在其后宫,朝廷的人向梁王刘武施加压力,于是梁王就把两个人给宰了,搞个死无对证,然后交出二人尸首。这个结果让景帝大为生气,这不明摆着杀人灭口吗!

热疾而亡,自取灭亡

梁王害怕了,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谢罪,才让景帝的怒气略微缓解。梁王乘机请求进宫当面谢罪,进一步消除了景帝的怨恨,但是兄弟之间再没能回复到当初的亲密。不久梁王刘武就得了热病而死,不是电视剧里和刘彻还斗了一阵子,其实在汉景帝刘启还没有挂了之前梁王就已经死了,如果还能来干扰汉武帝那就是诈尸了。

对于梁孝王刘武,飞扬跋扈自取灭亡这是我想到的,历史最终对每一个人的评价都是客观的,只不过很多事情行之于笔端就或多或少的变得主观起来。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