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翅膀-人生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想象的翅膀-人生

1883年,俄国乌克兰的自然科学冢梅契尼科夫教授,在西西里岛建起了一个业余实验室。尽管他对微生物捕猎还一窍不通,但兴趣广泛的他已开始研究海星和海绵消化食物的方法,并发现这些动物体内有一种奇特的细胞,可以自由行走,他称之为游走细胞。一天,梅契尼科夫把一些洋红色的细粒放进了一只海星幼体内。海星幼体透明得如同一扇明净的玻璃,通过透镜能清楚地看到,在海星的滑腻的体内,爬着、流动着的游走细胞,趋向洋红色的细粒并把它们吃掉了!
  
  在海星幼体内的这些游走细胞,它们能吞下洋红色的细粒,也一定能吃掉微生物!这种游走细胞,就是保护海星免受生物侵犯的东西!我们血液中的白细胞,保护我们不受病菌侵犯的一定是它们!这样疯狂的胡思乱想,梅契尼科夫跑到别墅后面的园子里,在圣诞树的小灌木上拔下了一些玫瑰刺,回到实验室,把这些刺插进一个清澄如水的小海星体内。第二天清晨,在海星体内,围绕着玫瑰刺周围的,是一堆懒洋洋爬着的海星的游走细胞,这时,他已肯定了自己对疾病的所有免疫的解释。不久,他到维也纳宣告了他的理论。在同行者们的建议下,他称这种细胞为“吞噬细胞”。这样,梅契尼科夫便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免疫学的鼻祖,并于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渡渡鸟和大颅榄树。但在16、17世纪的时候,由于欧洲人的入侵和捕杀,使得渡渡鸟灭绝了,而大颅榄树也开始逐渐减少,到了20世纪50年代,只剩下13棵。
  
  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他测定大颅榄树的年轮时发现,它的树龄是300年,而这一年,正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这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时,也就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日。这个发现引起了垣普尔的兴趣,他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这说明了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的果实。
  
  一个新的想法浮上了坦普尔的脑海,他认为渡渡鸟与种子发芽有莫大的关系,可惜渡渡鸟已经在世界上灭绝了。但他转而想到,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有一种仍然没有灭绝,吐绶鸡就是其中的一种。于是,他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几天后,被消化了外边一层硬壳的种子排出体外,坦普尔将这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苗圃里。不久之后,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这种濒临灭绝的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处逢生了。
  
  科学需要激情,需要想象。如果科学是一只不死的青鸟,那么想象便是它一双矫健的翅膀,托举它向着成功与理想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