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捕头贪淫寡妇,管家一花瓶砸下,县令:赏他五十大板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民间故事:捕头贪淫寡妇,管家一花瓶砸下,县令:赏他五十大板

东晋时期,柳营村上有个名叫柳充光的小伙子,母亲早逝,父亲又一病不起,柳充光为了给父亲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父亲每当看到儿子愁眉不展时,心里都万般痛苦。于是,趁着儿子外出砍柴的功夫,从家里拿了根绳子,拖着病重的身体,找了棵歪脖子树,上吊而亡。

当柳充光回来后发现父亲不在床上时,就慌了,连忙出去寻找,当找到之时,老爹早已断气良久,柳充光痛哭流涕,安葬了老爹后,感觉自己无依无靠,留在这个村子里,只剩下悲伤。索性收拾了点行李,踏上了异乡的路。

经过几日的奔走,来到了一个县城里,此时的柳充光早已饥肠辘辘,两天没吃过饭了,看着路边卖的大包子,口水直咽,真恨不得上前拿起十几个都装进肚子里,可是他现在兜比脸还干净。看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子,柳充光饿得眼都蓝了,直接冲上去抢了俩个大包子边往嘴里塞边跑,后面卖包子的老板这个猛追,由于柳充光饿了俩天,哪有力气跑的过老板,被老板逮住后一顿暴揍。

被揍完的柳充光,包子也吃完了,老板拉着他就要去报官,柳充光抓住老板的腿就跪了下去,求老板不要报官,自己家穷,把钱都给父亲看病用了,结果钱也花完了,病也没治好,老父亲上吊了,自己孤苦无依留在家里徒添悲伤,所以才出来打算找个活干,已经饿了俩天了,今天实在是饿的受不了,才有了抢包子的念想,求老板饶了他,他可以给老板家做工,不要钱,只要给口饭吃就行。

包子店老板听到他一通诉苦,想到自己每天起早贪黑的剁馅揉面,这免费来个打工的,就吃点饭也不亏,看着柳充光也不像是个说谎的,便同意他留了下来。柳充光踏实肯干,刚开始老板都让他干粗活,搬菜洗菜,揉面,每天都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就这么干了一年多,老板看他人确实老实本分的,就没那么防着他了。

于是,柳充光慢慢的把包子的整套流程都熟记于心,做起包子来也是得心应手,有时候老板有事外出,连卖包子都放心的交给了柳充光。不料,这样的好景没在持续,一场战乱打破了这一切原本美好的一切,包子铺被砸了个稀烂,老板也不知所踪,柳充光也没顾上收拾行李,就逃了出来。

逃出来的柳充光又到了一个新的县城里,依旧饥肠辘辘的柳充光看到店面就进去问要人不,一天问下来,没有一个地方要他的,又累又饿的他坐在一个墙根底下睡着了,梦里正梦着自己再吃大包子的时候,被人给推醒了,一抬头看到那人踢踢他让他赶紧走,别坐在他家附近,柳充光看到来人跪下就求他给口吃的,不料这人一看这架势,非但没有可怜他,反而使劲推了他一把道:“走开,你个臭要饭的,别脏了我们张老爷的大门口。”

柳充光也不管他打骂,上来就抱着他的大腿不撒手,这一打闹惊动了院里的人,院里的夫人出来问道:“这是何事,如此吵闹?”那个小厮道:“夫人,这人就是个要饭的,我这就把他打发走。”夫人此时已经出门看到了柳充光,于是道:“既然是要饭的,那就给他拿点吃食吧。”柳充光见夫人这般善良,忙上前跪地道:“夫人,我不是要饭的,我本是包子铺的伙计,因为战乱毁掉了包子铺,只能出来另寻出路,小人会做包子,不怕苦不怕累,求夫人给小的一条生路,让小的做什么都行。”

夫人看了看柳充光的模样,确实不像乞丐,于是道:“正好家里缺个人手,你先来试试看吧!”柳充光终于看到了希望,一阵给夫人磕头道谢!门口的小厮没少拿眼白他。就这样,柳充光便在这当起了打杂的。原来柳充光来的这府里是个名叫张贵喜的员外家,张贵喜之前本是做小买卖的,后来不知怎地走了大运,这俩年一下子发了大财,刚来这买下了这座府邸,还招了下人,幸好自己来的巧,不然又没了自己的活计。

而那天把他留下来的夫人便是张贵喜的媳妇,名叫徐婉,长得肤白貌美,心地还善良,从柳充光见到徐氏的第一面时,柳充光就心神荡漾,之前只想着有口饭吃就行了,现在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像徐氏这么漂亮善良的女子做老婆啊。

因为柳充光踏实肯干,能说会道的,引起了张贵喜的注意,于是便问道徐氏,他是怎么进府的,于是,徐氏便把柳充光的事给他讲了一遍,张贵喜听闻后对着柳充光问道:“你会做包子?”柳充光回道:“是的老爷。”张贵喜便让柳充光做了好几种馅的包子,张贵喜吃了一口包子瞬间惊了,一连把每种馅的包子都品尝了个遍。吃完,忍不住地点头道:“就是这个味道!”

原来,张贵喜早几年前也有落魄的时候,走过那条街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一文钱,站在包子铺跟前踌躇了很久,犹豫的问了老板一文钱能卖给他一个包子吗?谁料,那老板心善,给他每个馅都装了一个,只收了他一文钱,他就是靠着那几个包子才坚持到回家。对包子的味道记忆犹新。得知包子铺老板因为战乱不知所踪后,张贵喜叹了口气,祈祷包子铺老板平平安安。

此后,柳充光得到了张贵喜的认可,有什么重要的事就喜欢带着柳充光一起前去,这时间久了,柳充光对张贵喜的生意也掌握了不少的门道。而张贵喜经常和一些员外商人喝酒应酬,吃东西还没有节制,时间一久,身体就吃不消了。

但是张贵喜也没当回事,也不懂得养生,依旧我行我素的。一天,在大街上走着,看到一个江湖郎中在街上吆喝,说他的药包治百病,张贵喜信以为真,然后就买了他的药,吃了之后,真的感觉比之前有精气神了。然后,就让柳充光把人请到府里来给他调理身子,这一调把个张贵喜越调越虚弱,急得徐氏赶紧让柳充光去找正儿八经的郎中,不料郎中来了一看,说为时已晚,回天乏术,有什么事就赶紧交代吧!

张贵喜临终前,恋恋不舍,后悔自己当时没找个正儿八经的郎中给自己看病,相信了一个江湖骗子,他拉着徐氏的手道:“对不起啊,我不能在陪你走下去了,如果我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儿子,抚养他长大成才,即使你要改嫁,我也不怨你,毕竟你一个妇道人家,但一定要对咱儿子好,这样我在九泉之下才能放心啊!”

徐氏哭的肝肠寸断的,一气之下把那个江湖骗子郎中告到了官府,把骗子抓了起来,可是也换不回相公的命了。张贵喜在临终之前,把大部分的铺子都兑了出去,就留下一个大一点的铺子交给了柳充光,希望柳充光看在自己对他的知遇之恩,好好尽忠于徐氏,柳充光也点头应下。

徐氏现在成了一个貌美多金的寡妇,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张贵喜去世一年多后,外面的人眼巴巴地瞅着这个美娇娘,更瞅着美娇娘手里的票子,来提亲的媒婆络绎不绝,徐氏对张贵喜感情深厚,真的是无心改嫁。一次次地拒绝了上门提亲的媒婆,后来干脆直接关门不应。但是,挡的了媒婆,当不了官差,这个官差就是当时帮助徐氏抓了江湖骗子的余欢,这个余欢不仅是县衙的捕头,还是县老爷的一个表侄子,仗着后台,作威作福。

当他第一眼看到徐氏的时候,就被徐氏的美貌所迷,在得知张贵喜死后,更是借着办案经常出入徐氏的府邸,余欢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禁想得到美人,更想得到这份家产,所以对徐氏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可是,徐氏还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怎会应了余欢,刚开始还是礼貌地回绝,以至于时间久了,徐氏便没了好脸色。

这天,余欢又只身前往到张府,喝了点酒,下人们也知道他是捕快的身份,不敢阻拦。徐氏生气道:“案子已经结了这么久了,你怎么还来?”余欢恬不知耻地道:“我来你家,你还不知道我的情意吗?”徐氏道:“我相公刚走一年,我要为我相公守节,无心其他,你赶紧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余欢狡黠一笑后,借着酒劲露出了凶光道:“我苦苦追了你这么久,你就这么回应我的?真是不识抬举。”说罢就要上前对徐氏来个霸王硬上弓,徐氏奋力挣扎,大声叫喊。

这一喊惊动到了门口的下人,可是这些下人一想到余欢的身份也不敢上前,这时,柳充光正好从铺子里回来,听到了屋内徐氏的喊叫,一脚踹门而进,拿起桌子上的花瓶就砸向了余欢的头,余欢猛不丁的被砸,一下子晕了过去。这时,徐氏惊魂未定地坐在了椅子上喘息着着急道:“这可该如何是好,他这要是醒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柳充光道:“夫人莫怕,有什么事我一人来承担。”说罢便背起了余欢走了出去。

没过几天,余欢便带着人来到了张府,头上裹着纱布大骂着进了门,那些下人被余欢一吓,就招出了是柳充光砸的他,柳充光正在给徐氏报告铺子里的生意,一个下人加速跑进来说余欢来了,徐氏道:“我就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你赶紧拿了这些银两从后门逃命去吧。”柳充光摇了摇头道:“我走了,你怎么办?你一个妇道人家哪能应付得了这样的事。”借着这么慌张的气氛,柳充光又道:“其实,在见到你的第一面时就心动了,但是知道你有家室,所以不敢妄想,又加上张老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只想着好好忠于张老爷,不辜负他。可现在张老爷走了一年多了,又碰上余欢这个狗贼之事,我怕我再不说出来,将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刚说罢,余欢就推门而进,看到柳充光后:“上来就是一脚,你就是那个砸我的柳充光?我看你真是胆子太肥了,给我带走,看我怎么收拾你。”徐氏着急地拦不住,等到人都走后,徐氏想着柳充光刚刚说过的话,其实她怎么能不知道?她在老爷去世后,就看出来柳充光对她有意,但为人老实本分,不敢越距,好多下人看到老爷走后,还偷偷拿了家里的东西出去变卖,要不是柳充光把那些人辞退了,家里都得让那些人搬空了不成。只有柳充光为她着想。

一想到这些,徐氏便也明白了自己的内心,赶忙跑到县衙去告状,她不管县老爷是余欢的后台,她也要让众人给评评理。谁知,当她跑到县衙一看,大堂上竟然坐了两个人,一个在中间,在旁边的就是之前的县令,还一个劲地在那擦着额头上的汗。

原来,中间的那位是从上面调下来的新官卢县令,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巧赶上柳充光此事,余欢刚要狡辩,徐氏便上前状告余欢,将余欢近年来对自己的骚扰及柳充光为了救自己的事全部一股脑说了出来。卢县令听完后,赏了余欢50仗,罢了他的捕快,放了柳充光。

柳充光回到家后,之前想着以为自己会被余欢折磨死,所以就大胆地说明了心意,不料,劫后余生,面对徐氏脸色通红。后来俩人慢慢磨合,都挑明了心意,柳充光便迎娶了徐氏,俩人成亲后恩爱有加,柳充光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两年后,徐氏还给柳充光生了个女儿,柳充光对张老爷的儿子如对自己亲生女儿一般宠爱,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番外:张贵喜死后的灵魂,刚开始看到徐氏被余欢欺辱,甚是气愤不已,后来看到柳充光挺身相助。又看到柳充光又娶了自己的媳妇,本是心有不甘,但是看到他对自己的儿子甚是疼爱,也就放下了心,进入轮回。

好了,故事到此就说完了,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哦!最后不要忘了长按点赞加关注支持一下,下个故事再见!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向世人传承民间艺术,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哦,感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