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汉老年得子,却无力抚养,教书先生:我来抚养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民间故事:老汉老年得子,却无力抚养,教书先生:我来抚养

读民间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观看月汐酱讲故事。

话说古时,秀水村有一户王姓人家,此家的男主人赵老汉,和妻子柳氏成亲已有20余年,至今膝下没有一儿半女。

眼看赵老汉已经50岁了,妻子柳氏觉得自己嫁过来,没有给赵老汉生下孩子,心中非常的愧疚,于是他便对赵老汉说道:“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现在已经上了年纪,想要生儿育女属实困难,这样吧!明天你去外面买一个女子回来,当你的小妾,我把家中的大房子腾出来给你们住,我自己住在下屋就行了。”

赵老汉听了妻子柳氏的话之后,连连摆手,因为自从柳氏嫁到王家之后,对待赵老汉一直温良贤淑,从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即使二人多年无子,赵老汉也不愿意做对不起妻子柳氏的事情。

可是不管赵老汉如何拒绝,柳氏仿佛铁了心似的,一定要让赵老汉再娶一个小妾回来,被王家传宗接代。

赵老汉拗不过柳氏,只好拿上了银子,去外面打算买一个女子回来,当时,时局动荡,百姓们的日子都过得苦不堪言,卖儿卖女的大有人在。

赵老汉来到了集市之后,那里果然有一些贫苦的老百姓在卖儿卖女,赵老汉在那里转悠了好久,突然看到一个20出头的女子,赵老汉觉得,这女子或许适合做自己的小妾,于是便走上前去询问价格。

一个男子自称这女子的哥哥,对赵老汉说道:“这位好心人,你要是看中我妹妹的话,三两银子买走便可,家乡遭了洪水,我们一家人逃难在此,实在是吃不上饭了,您买走我妹妹也算是给她一条活路啊。”

赵老汉犹豫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了钱,递给这男子,男子接过钱之后,看着这女子,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不舍。

赵老汉拉着女子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可是那女子一步三回头,男子也是流着泪告别,走出好远之后,那男子走上前来,对赵老汉说道:“好心人,我实在是不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带你们吃一顿饭,也算是送我妹妹了。”

赵老汉听了以后,看着泪流满面的女子,只好同意了。

在饭桌上,男子对女子叮嘱着:“去了人家之后一定要好好听话,少吃饭,多干活,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孩子们我也会照顾好的。”

赵老汉听着男子和女子的对话,觉得这二人不像是普通兄妹那么简单,于是便一本正经的问道:“你们二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你们不说实话的话,这买卖我也不做了。”

男子一听这话,当即也慌了神了,他扑通一声,对着赵老汉跪了下来,泪流满面的说道:“好心人,我实话跟您说了吧,其实我们二人是夫妻,家中还有五个孩子呢,孩子们实在是吃不上饭了,最小的小儿子已经饿死了,我们没有办法,舍不得卖儿女,商量之下,只好把媳妇给卖掉了。”

说完之后,这夫妻二人便开始抱头痛哭了起来,赵老汉看着这番情景,觉得心里堵得慌,他对那男子说道:“现在这世道,百姓们过的太艰难了,这样吧!人我也不买了,银子我也不要了,你们拿着这三两银子回家去吧,最起码能让你们过一段时间温饱的日子。”

赵老汉说完之后,还没等这夫妻二人说话呢,转身便走了。

再说赵老汉的妻子柳氏,她在家中左等右等,都没有见到赵老汉领人回来,直到天快黑的时候,这才发现,赵老汉一个人垂头丧气的走进了门来。

柳氏觉得非常奇怪,赶紧问赵老汉,是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赵老汉低着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柳氏,柳氏听了以后,半天没有说话,要知道这三两银子,乃是家中全部的积蓄了,赵老汉就这样直接给了那一对夫妻,确实是太过鲁莽了。

不过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柳氏也想通了,俗话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丈夫把这些银子给了那对夫妻,或许可以就那一家人的性命,这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就这样,柳氏并没有怪赵老汉,而是给他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赵老汉赶了一天的路,吃着妻子做的阳春面,心里也是觉得非常的暖。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赵老汉和柳氏已经放弃了要孩子的念头了,可是这一年,在田地里干活的柳氏突然觉得头晕眼花,就这样晕倒在了田地之中。

当地的乡里乡亲们见此情景,赶紧把她抬回了王家,赵老汉不敢耽搁,赶紧请了大夫来查看,可是大夫查看之后,对赵老汉说道:“恭喜呀,恭喜,你的夫人这是怀孕了,孩子已有三个月大,你们的岁数也已经不小了,日后可要多加注意,要吃些有营养的东西,不要过于操劳。”

大夫说完之后,转身告辞离开了,赵老汉给大夫付了诊金,送走大夫之后,高兴地回家,握住柳氏的手,对她说道:“太好啦!你刚才也听见了吧?我们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了。”

此时的柳氏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就这样,在赵老汉的精心照顾之下,柳氏也终于迎来了生产,这天晚上,柳氏和赵老汉同时做了一个梦,他们都梦到自己生处于一片漆黑之中,只有一道亮光指引着他们前行,他们跟着那亮光走了好久,可是离奇的事,他们走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门前,只见他们的院子门前写着四个大字:“状元及第!”

赵老汉和柳氏醒来之后,都互相给对方说了自己的梦,由于他们都没有什么学问,也不明白这梦的意义是什么,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几天之后,柳氏一大早便开始肚子疼,赵老汉知道她将要生产了,赶紧请来了稳婆,稳婆在屋里忙活了一整天,可孩子还是没有生出来,赵老汉在外面急的团团转,终于在傍晚的时候,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让赵老汉放下了心来。

可是赵老汉还没有高兴多久,稳婆突然从屋里跑了出来,对赵老汉说道:“不好啦!你的妻子产后出血,现在很非常的危险,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呀!”

赵老汉当时也顾不得其他,直直的冲入产房,他看到柳氏奄奄一息,不过还是没有忘记他们的孩子,呼喊着让赵老汉把孩子抱过来,赵老汉赶紧把孩子抱到了柳氏的跟前,柳氏伸出了虚弱的手,摸了摸那孩子的脸,有气无力的对赵老汉说道:“这孩子的名字就叫赵杰吧!”

说完之后,柳氏的手就无力的垂下去了,赵老汉看着妻子,顿时泪流满面,要知道,赵老汉和柳氏成亲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争吵过,二人一直恩恩爱爱的,现在柳氏却因为难产而去世,这让赵老汉十分的伤心欲绝。

不过他看着襁褓中的赵杰,又打起了精神,这是妻子柳氏拼死生下的孩子,赵老汉觉得自己就算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这孩子给养大。

就这样,赵老汉草草的把柳氏给安葬了,自己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照顾着赵杰,当赵杰长到四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开口让赵老汉送他去私塾读书,赵老汉觉得十分奇怪,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读书是怎么回事,不过看着赵杰渴望的眼神,他满足了赵杰的愿望,送他进了私塾。

赵杰读书之后,学东西非常的快,教书的先生都对他非常喜爱,并且声称,赵杰是自己教过这么多的学生之中,最聪明的一个。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赵杰慢慢的长到了十岁,此时的他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个头,人长的也是唇红齿白,非常的漂亮,赵老汉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尽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不过这赵老汉毕竟是上了年纪,平日里为了让儿子读书,经常去干一些苦力,身体早已经被拉垮了,在年底的时候,赵老汉突然患上了风寒,这一患病居然再也没有起来过,连年都没有过,就去世了。

赵杰在乡里乡亲们的帮助之下,把赵老汉给安葬了,可是由于年龄太小,又没有一技之长,当地的人们生活也并不富裕,所以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不过,当地的教书先生看到赵杰非常的聪明伶俐,他不忍心这么好的苗子就这样糟蹋了,于是经常会接济赵杰,甚至拿出了家中的藏书,让赵杰免费阅读。

赵杰看到教书先生对自己如此的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为王家光宗耀祖,也要好好报答自己的教书先生。

就这样,赵杰在15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三年之后,上京赶考,他不负众望,居然中了状元郎。

当场的宰相看他小小年纪便考中了状元,又是一表人才,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是却被赵杰给婉言谢绝了,宰相觉得非常生气,便质问他,难道自己的女儿还配不上他吗?

赵杰鞠躬对宰相说道:“大人的千金金枝玉叶,要是能嫁给我,那肯定是我的荣幸,不过在下已有喜欢的女子。”

这宰相大人倒是一个大度之人,听闻赵杰这样说,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你小小年纪可以抵住诱惑,将来或许也是一代清官。”

就这样,赵杰回到了乡下,他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自己的恩师家中,他对自己的老师说到:“早年间我落难之际,老师对我鼎力相助,如今,我已考取功名,今后定会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向顺于你。”

教书先生听了以后,对赵杰说道:“教书育人乃是我的职责,你也不必如此。”

赵杰笑了笑,对教书先生说道:“实不相瞒,学生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我喜欢老师的千金已经很久了,之前没有考取功名,不敢耽误佳人,现在已经金榜题名,所以正式向老师提亲。”

教书先生听了以后并没有惊讶之色,因为他的女儿只比赵杰小一岁,当年他看到赵杰太过可怜,经常让赵杰来家中吃饭,赵杰和女儿确实有过多次相处,现在他看到赵杰如此有出息,也是很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

就这样,在教书先生的主持之下,他们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就这样成亲了。

成亲之后,赵杰带着妻子来父母的坟前祭拜,并且为父母重新翻修了墓地,真正的做到了光宗耀祖的地步。

事后,赵杰带着妻子和教书先生一起去了京城居住,他对待教书先生果真如同亲生父亲一般孝顺,对待妻子也是礼遇有加,和妻子恩恩爱爱的过了一辈子。

好了,本期的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感谢您的观看,如果想看更多的民间故事,欢迎关注——月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