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滕王阁楼的相关名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江西滕王阁楼的相关名句

王勃的《滕王客序》,辞藻华丽,对偶工整,佳句俯拾即是,小楼特选其中四大名句,与大家共赏,至于哪一句最有名,大家心中早有答案。

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王勃的这一名句,本是模仿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但他的知名度远超原句。

在王勃的这一写景名句中,描绘了一让人无限想象的视觉画面,蔚蓝的长天与秋水辉映,连成一片广阔的视觉背景,水天之间,红红的落霞在天边浮动,落霞中,一点孤鹜飞舞。

王勃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充满宁静致远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写境名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此一句,王勃从眼前的滕王阁超脱出来,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探讨,骤然提升了《滕王阁序》的境界。

天空深邃遥远,大地平坦辽阔,宇宙无边无际,而身处其间的人,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得失是有限的,事物的兴衰成败都是有定数的。

写情名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重重路难寻,谁不是这世界上的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内心的苦楚。盛筵之后,独自垂泪,美景与盛筵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写理名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关山重重,谁不失路。所谓君子,知人生之难而不畏难,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不失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至此,王勃从眼前的美景盛筵,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感慨,最后寻找到个人面对事物盈虚、历史兴衰和人生得失的内心支柱。

王勃的《滕王阁序》,正是对景境情理的极致表达,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朽名篇。

千载名楼滕王阁,求下联

千载名楼腾王阁.万年遗址周口店

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和南昌的滕王阁,哪个楼的文化积淀更深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其实并无高低之分,本应惺惺相惜,何必你争我斗?同属“江南三大名楼”,它们都是所在城市最出众的建筑名片,他们也都是名满天下的热门旅游景点。简单比较谁最好谁最差,除了引发城市之间的口水战,我看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这里只想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关于每一座名楼的出众之处,因为,它们之中的每一座都拥有其它两座所不拥有的特殊价值。

黄鹤楼,是三座中旅游开发最好的一座,它雄居武昌蛇山之巅,傲视长江,视野极好,因而是最适合登高远望的一座,而这正是自古以来名楼们的建设初衷所在。今所见黄鹤楼虽仅为1985年复建,然而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均可称精品,当为仿清式楼阁之佼佼者。

岳阳楼,是三座中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货真价实,绝非赝品,虽然也仅仅是清末重建的产物,谈不上高大,视野也一般,不过对于热爱古建筑的人来说,这里绝对比钢筋混凝土建筑更有古意。

滕王阁,是其中唯一一座宋风建筑,它复建于1989年,建设蓝本是1942年梁思成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所绘制的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相比清代风格的黄鹤楼和岳阳楼,可以说滕王阁的外观更接近于历史典故发生时的原貌,当为仿宋式楼阁之佼佼者。

总结一下就是:黄鹤楼胜在视野,岳阳楼胜在真实,滕王阁胜在外貌。

江西名楼有哪些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处长江下游平原。因赣江纵贯江西全省,故江西简称“赣”。

江西自古物产丰饶,人才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

在历史发展长流中,涌现了许多人文、风景和古建筑,为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在题咏郁孤台的众多诗词中,尤以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写下这首“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毛泽东主席和江泽民总书记均曾手书此词,认为其“语言蕴藉,意味深长”。

2:宜春台  

宜春台是东汉宜春侯所筑五台之一,也是宜春城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距今2130多年历史。宜春台的正面是由城砖砌成的高台,站在高台上,便可以看见这座气势不凡的三层楼阁了。楼阁是庑殿式,重檐,四道阿顶,筒瓦覆盖。底层是砖砌的护栏,二、三楼则是木质花栏,镂空雕花的刀窗,飞檐画栋,古雅精巧。

3:浔阳楼  

浔阳楼位于江西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一诗中说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浔阳楼自唐代至清代沿存,且颇具规模。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4:滕王阁

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5:聚远楼  

聚远楼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德兴历史文化瑰宝之一,它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由德兴人余仕隆集资兴建,坐落在城北学官后的枕山之巅,建炎年(1127)宋高宗高度赞赏苏东坡诗,特赐聚远楼金匾,有了皇帝的御墨,一些名士来德兴登楼赋诗,由此,聚远楼闻名遐迩,被世人誉为江南名楼。

6:拟岘台

拟岘台位于江西省临川(抚州)市抚河畔,历来为江南名胜,有诗云“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拟岘台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为第七次重新修复,主体高度为【第39句】:9米,为宋代风格建筑。历代文人墨客为拟岘台所作题记诗赋,难以悉数。1【第35句】:江西理工大学是不是一本大学?高考填报志愿时,江西理工大学是几本和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怎么样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古建筑,不过还是遵从宋式仿木结构,爬到最顶峰的时候,有临江俯瞰的感觉,滕王阁瑰玮奇特的气势,在千年前至现在,都是不可忽略的名楼建筑,尤其还是带着年代色彩、众星拱月的名建筑。

滕王阁的主题看上去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俗飞的大鲲鹏。 进入滕王阁,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殿堂,壁画、浮雕、龙袍、官服、弓箭、刀剑、还原古时雕像,而且还有历年文人政客,甚至苏东坡手写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真正出名的地方,还是出自于王勃的《滕王阁序》,正处于弱冠之年的王勃,把这篇散文流传千古。后来,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

一千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滕王阁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堪称珠联璧合。自王勃作序后,历朝的文人雅士、官绅常以此作诗,把酒临风,吟诗作赋、挥毫泼墨。

滕王阁,这座名闻古今的文化殿堂,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特色的古建筑和年代感,都是江西省不可或缺的文物,同时也是滕王阁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什么有人将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称为“中国三大名楼”,这些建筑有何历史价值?其中游览哪座建筑的人较多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了。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第57句】: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使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观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黄鹤楼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她最后一次被烧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年之际重新修建的。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五个夹层,共为十层。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

黄鹤楼是现代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酒家为了感谢道士,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她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说到这篇《岳阳楼记》还有一段故事。现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大厅中各镶嵌着一块用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但为什么一个楼里要放两块同样文章的碑刻呢?据说,《岳阳楼记》是清代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的手笔,其书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质,堪称世间佳品。后来当地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想借岳阳楼和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够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张照的笔迹,重抄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也刻在质地同样的木板上,就连字体的大小、形状也与张照的《岳阳楼记》一模一样。但是刻字匠对县官的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心怀不满,而又不敢违抗,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使其与正常的字区分开。野心的县官把张照的《岳阳楼记》拆下来,换上自己的,然后将张照的手书放在船上试图运往别处,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于湖中,县官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县官被淹死。在以后洞庭湖的清淤中人们打捞上来了张照的《岳阳楼记》,因其雕刻于很好的木质之上,张照的手书没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损坏。由于县官和张照的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都可为书法之珍品,所以真假两块《岳阳楼记》的碑刻就同时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她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虽说楼的高度仅有【第19句】: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这江南三大名楼如何排名

首先谢谢,记得8月已作过回答。但若叫我再次排名,必选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对滕王阁我是情有独钟,80年代末根据梁思成先生绘制《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设计而成。滕王阁始建於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53年),历经战火与自然灾害无数。1989年重阳节第29次重建滕王阁顺利落成。滕王阁能为三大名楼之首,一首滕王阁序,名杨天下,唐代四杰之王勃,25岁时从山西老家往广西探父,路过滕王阁留下千古名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第29次重建滕王阁,本人有幸参与,主要负责的是宋式斗拱与飞檐翘角的制安与局部设计,现在承现在游客面前的每座斗拱多有我汗水的结晶,斗拱在古建筑中是起承载作用与装饰作用。在此阁的建造中斗拱成为单一的装饰作用。本建筑为仿宋古建筑砼框架结构。作为同时期的黄鹤楼在建筑规格与人气上,应略底於滕王阁,附属设施工程也没滕王阁完善。

岳阳楼在洞庭湖畔,历史比二楼阁早,它是三国东吴操练水军的发令台,现在承现在游客面前,全木结构的岳阳楼已有3~400年历史了。记得新世纪开始岳阳市领导与我方联系准备维修,后没成行。岳阳楼在我心目中不失小而秀气,有灵气。与湖中的君山景区值得一游。

以上纯是本人观点,不喜勿喷。

鹳雀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谁是天下第一楼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分别为: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而在我国1987年发表的古代四大名楼中,用山东蓬莱的“蓬莱阁”,取代了山西永济的“鹳雀楼”。

其实,那是因为“鹳雀楼”自1222年被毁之后,就一直没有没有修缮,只存有地基。

鹳雀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修复计划,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到2002年才全部修复完毕,正式对游客开放。

所以我们认为的古代四大名楼还是选择了鹳雀楼,而非是蓬莱阁。


鹳雀楼

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足以让鹳雀楼名列四大名楼之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滕王阁

一首王勃的《滕王阁序》,说其它的都是多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黄鹤楼

一首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已经可以让黄鹤楼名流千古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岳阳楼

一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可以让岳阳楼家喻户晓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实在我国四大名楼,主要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1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第2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第3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江南的三大名楼始终都在这些名单之中,所以要选出第一楼,我们只需要在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之中选出即可。


但是这个也是非常不好选的,如果从楼的本身来看:就应该是更具有历史感的岳阳楼。

因为岳阳楼是三座楼里,唯一的木质结构,最后重修的时间是清朝。

而其他两座楼都是建国以后翻新的。


如果要论名气的话,那就应该是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

由于黄鹤楼的地理环境特殊,所以它是集人文风景与自然风景为一体的文化名楼。

而其他两座楼在地理上是比不上黄鹤楼的。


如果要论楼的规模和高度的话,那么就应该是重建次数最多的滕王阁。

它从最初的建成,再到现在,经过了29次重建,而且在三大名楼中,也是最高的楼。

所以在规模上,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综上所述,其实历史名楼。

每座楼都有不同的历史沉淀和特色,是没有办法拿来一起比较的。

我们提出这个比较,其实就是增加趣味性,让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的名楼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