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大全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最新大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大全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篇一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幼儿对于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抽象概念,是较难理解的,因此,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音乐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游戏当中去,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切实改变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借助孩子的肢体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的互补。活动中采取了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动静搭配,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一些简单身体动作,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对活动进行了以下的调整,更好地发展了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1.在引导幼儿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时,增加了“比比谁的耳朵灵”这个环节,从听觉上让幼儿判断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同时,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兴趣。

2.在念白部分,让幼儿两两配合,用自己的身体来数高楼。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的快乐。

3.在图谱的设计上,将图谱中需要填充的地方,加入了“?”,在休止符的位置将圆点改成红点,以遇到红灯停一停的游戏口吻,让幼儿更清晰地看懂图谱的意思。

4.在完整演唱时,采用分组合作接唱的方法,激发幼儿演唱的激情。

二、游戏教学策略的运用。

依据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纲要》中“在音乐等艺术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思想,我采用“歌唱活动从动作开始”的设计思路,将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使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无痕的学习中学会演唱。

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首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的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情景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游戏,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创编动作,同伴合作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创编动作的时间。在学唱部分用分组说唱游戏和接唱游戏,不断激发幼儿的练习兴趣。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幼儿的学唱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的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德提出: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的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的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三、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1.在第一环节,幼儿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时,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的幼儿听歌找谱,一组的幼儿作小裁判来验证,然后再对换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更专注,更准确的判断。

2.念白部分的教学,当幼儿没听出音乐中高楼的节奏时,让幼儿随音乐一起来探索念白部分的节奏。

3.在最后环节搭高楼游戏中,幼儿没有完全明白游戏规则,玩得不好,可将游戏改成两两合作的数高楼,幼儿会更有兴趣和成功感。 

大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篇二

《数高楼》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幼儿歌曲。歌曲有唱词和念白两个部分组成。经过我对我们班级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我决定将这一教学活动分为两个课时上,而这次汇报课我就上了第一课时,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

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会演唱歌曲,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把难点定为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并且能加上愉快的表情。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画了不同颜色的高楼,将3、4层和 7、8层颜色画成一样,便于幼儿将楼层连起来念。还画了节奏谱,根据节奏谱,准确的念准高楼的层数。

突破重点后,第三环节就是学唱歌曲。我首先利用图片的形式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对高楼的鲜明印象,便于孩子熟悉记忆数高楼整首歌词。然后清唱整首歌曲,提问幼儿从中听到了什么。

歌曲比较长,幼儿一下讲不出听到的,我就采取分段清唱,幼儿就能说出很多听到的歌词。并且在唱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回答更加加深幼儿对歌词和歌曲的理解,带着理解和兴趣唱歌,幼儿就更加能接受,学习的也越快。等幼儿整体学唱这首歌后,我又提醒幼儿住在这么高的楼房开心吗?应该用怎么样的表情唱,引导幼儿带上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并且采取了多种方式让幼儿带着兴趣去演唱歌曲。如:整体唱,男女分组唱,小组唱等。幼儿有了表现的机会,唱的更卖力了。

但是,在课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导入部分有点长,问的幼儿比较多。唱歌的时候,太多清唱,应及时加入钢琴弹唱。请幼儿自由做动作时,幼儿的想象力不太够,不大能作出动作的时候我就应该去引导等等。

希望下次活动时,能够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更好的抓住幼儿的心里特点,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学习!